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371条记录
云南泸定百合种质资源及表型多样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云南省境内的泸定百合资源状况.[方法]采用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相结合,并对采集到的20个泸定百合野生居群进行表型多样性分析.[结果]泸定百合资源以滇东北昭通、滇东曲靖最丰富,滇中昆明、滇东南文山、滇南红河和滇西保山次之,滇西北地区最少,仅见于金沙江河谷地带,而滇西南地区普洱、临沧未见分布.泸定百合的14个表型性状居群间F值为2. 18~19. 10,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73. 58%,居群间变异(59. 5%)大于居群内变异(19. 76%).20个野生居群在聚类树上可划分为2大支,未表现出明显的地理差异性.[结论]泸定百合在云南省境内分布范围广泛,表型遗传多样性丰富.

关键词: 泸定百合 种质资源 居群 表型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枯萎病菌TR4原生质体转化和基因敲除体系构建

植物病理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香蕉枯萎病是一种典型的维管束和土传真菌病害,也是最具毁灭性的植物病害之一~([1])。香蕉一旦感病,很难结果,而且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措施~([1])。因此,研究植物病原菌侵染进程和致病机制,可以拓宽思路以寻求植物病害防治新途径。香蕉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侵染所致~([1])。对生产影响最大的Foc是侵染包括大蜜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野生茄资源的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云南野生茄资源的遗传背景,对其进行分类鉴定,本研究利用9个形态性状和8对SSR引物对从云南省搜集的43份野生茄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6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4.89%~95.64%之间,变异系数最大的性状是单果重,最小的是果实横径,遗传多样性指数在1.638~1.993之间。3个质量性状中,果实颜色主要为绿色和绿紫色,果实形状主要为圆球形和卵圆形,而果肉颜色主要是白色和绿白色。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共有3个,累计贡献率为69.453%,其中果实特征占主要成分。8对SSR引物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7276,Shannon’s信息指数为0.641 1,多样性指数为0.385 0。非加权算术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系数0.48处,43份野生茄资源划分为2大类群,第一类群包括7份野茄材料,其余36份为第二类群。以上结果可为野生茄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野生茄 形态性状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夏大豆种质资源表型鉴定和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全面准确评价夏大豆种质资源,构建大豆种质资源综合评价体系,满足育种家快速、定向选择育种亲本的需求。本研究采用路径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隶属函数、聚类分析、回归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相结合,对451份云南省夏大豆种质资源的11个重要表型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51份大豆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变异丰富,类型多样。性状间存在错综复杂的相关性,且性状间的相互影响清晰地分为两条路径,一条最终影响大豆品质,另一条最终影响单株粒重。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将11个表型性状转化为产量构成因子、品质因子、株高因子、粒重因子、单荚粒数因子等5个公共因子。通过隶属函数计算综合评价值(D值),并对D值进行聚类分析,将451个种质划分成3个类群,每个类群具有不同的优势性状。运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大豆种质综合评价数学模型:D=0.0102X_3+0.0055X_4-0.0021X_5+0.0014X_7+0.007X_9+0.179X_(11)(R~2=0.9908,F=8006,P<0.0001)。该模型可用于大豆种质资源综合评价,为定向选择有重要价值的亲本提供依据。

关键词: 大豆 种质资源 探索性因子分析 隶属函数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生长中后期稻蛀茎夜蛾蛀孔垂直分布及抽样技术研究

植物保护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3年-2015年我们调查了甘蔗生长中后期稻蛀茎夜蛾为害形成的蛀孔,应用统计学方法对蛀孔在蔗茎上的垂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蛀孔在蔗茎上的垂直分布呈现单峰型分布特征,分布于蔗茎14节以下.蛀孔基本成分为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在蔗茎上呈聚集分布.应用Iwao的理论抽样数模型,计算出一定允许误差和一定种群密度下的理论抽样数.

关键词: 甘蔗 稻蛀茎夜蛾 垂直分布 抽样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彩色马铃薯新品种‘紫云1号’

园艺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彩色马铃薯‘紫云1号’以‘会顺23’为母本,‘会泽小乌洋芋’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生育期130 d左右,薯形圆形、紫皮紫肉,皮表光滑,芽眼少而浅。产量为21.7~28.4 t·hm~(-2),田间表现植株抗晚疫病强,无PVX、PVY等病毒病感染。适合云南省春作区、冬作区种植。

关键词: 马铃薯 彩色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超高产区甘蓝型油菜产量及相关特性研究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7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为试材,比较研究了甘蓝型油菜在超高产区云南临沧和对照地重庆北碚(长江流域)产量形成的相关特性.结果表明:收获期云南临沧油菜株高低于重庆北碚,茎粗、光合效率、单株干质量、产量、有效分枝数、有效角果数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重庆北碚;经统计分析得出超高产油菜经济产量高主要是通过增加单株有效分枝数、一次分枝角果数和二次分枝角果数来实现的.该研究可为油菜高产育种、栽培及代谢调控提供有益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 不同生境 甘蓝型油菜 超高产 差异 比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华蜜蜂HSC70-4基因表达特性的研究

环境昆虫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组成型热休克蛋白70-4(heat shock protein 70 cognate 4,HSC70-4)是HSP70家族的重要成员,对蛋白质的正确折叠与转运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中华蜜蜂转录组数据中获得的HSC70-4基因序列为基础,通过对中华蜜蜂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组织以及不同低温胁迫下的HSC70-4 m RNA表达量进行测定,以期为揭示该基因在中华蜜蜂生长发育和耐寒抗冻过程中的生理功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中华蜜蜂HSC70-4基因包含1923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641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70.4 k Da。中华蜜蜂HSC70-4氨基酸序列中包含3个HSP70家族的标签序列,其N端含有HSC70家族的GGXP四肽结构标志,C端包含EEVD结构。与膜翅目其它昆虫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在94%以上,具有较高的保守性。中华蜜蜂HSC70-4在成虫期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幼虫期和蛹期(P<0.01),从幼虫期至10日龄成虫期呈逐渐上升趋势,但在15日龄至30日龄间呈现波动起伏。HSC70-4在中华蜜蜂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1),且在胸部高度表达,在足中中度表达,在其余组织中低度表达。中华蜜蜂HSC70-4的表达受低温胁迫的诱导,在低温胁迫2 h时其表达量最低,4 h时表达量最高。本研究结果表明中华蜜蜂HSC70-4在中华蜜蜂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应对低温胁迫时发挥生理功能。

关键词: 中华蜜蜂 HSC70-4 发育表达 低温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外光谱技术在滇龙胆栽培方式选择上的应用

广西植物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研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对条播、撒播、剪根后移栽、扦插和剪枝后移栽的滇龙胆进行了分析,以筛选滇龙胆的最佳栽培方式。结果表明:(1)不同栽培方式的滇龙胆原始谱图在峰形、峰位和峰强上有一定差异;用小波去噪法对光谱进行优化处理并进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能较好地区分不同栽培方式的滇龙胆样品,PLS-DA二维得分图显示同一栽培方式的样品聚在一起,表明相同栽培方式的滇龙胆化学组成和含量差异较小;播种滇龙胆样品(条播和撒播)距离较近,移栽滇龙胆样品(剪根、扦插和剪枝)距离较近,而播种和移栽滇龙胆样品距离较远,表明栽培方式对滇龙胆化学成分的积累有影响。(2)滇龙胆四种主要成分总含量大小依次是剪枝>剪根>撒播>条播>扦插,除剪根后移栽,剪枝后移栽滇龙胆中四种主要成分总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栽培方式下的滇龙胆(P<0.05),剪枝后移栽滇龙胆质量最佳。(3)以液相数据为参考值,采用正交信号校正—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预测不同栽培模式滇龙胆中龙胆苦苷、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和当药苷的含量。校正集和验证集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0,校正均方根误差、交叉验证均方差和预测均方根误差均小于1.65,模型相关性和预测效果好,该方法对红外光谱分析在中药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正交信号校正-偏最小二乘法 栽培方式 滇龙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昆明晋宁蔬菜园昆虫群落结构及时间动态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物种多样性、均匀性、优势度指数等测定分析了2014年昆明晋宁县蔬菜园昆虫群落结构及时间动态特征。结果表明,蔬菜园共收集到昆虫43442头,隶属8目23个类群,包括植食性13个类群、寄生性4个类群、捕食性4个类群和其他昆虫2个类群,其中潜蝇类、苍蝇类、小蜂类、茧蜂类昆虫为优势类群,分别占总数的32.94%、19.52%、17.63%和4.78%;潜蝇类发生高峰期在3-4月和10-11月,小蜂类发生高峰期在4-5月,茧蜂类发生高峰期在4-5月和7-11月;7月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最高为2.3273和0.7421,3月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最低,分别为0.9376、0.2992;优势集中性指数为0.1279~0.5005,3月最高,6月最低;Ss/Si稳定性指数为0.0011~0.1176,Sn/Sp稳定性指数为0.4000~0.7000,说明昆虫群落结构稳定性差;1月与4-11月昆虫群落中等不相似,其他月份之间昆虫群落表现为中等相似或极相似。

关键词: 蔬菜园 昆虫群落结构 时间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