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李文凤(精确检索)
作者:黄应昆(精确检索)
179条记录
螯合态牌甘蔗专用肥田间肥效试验

甘蔗 2004

摘要:甘蔗喷施螯合态牌甘蔗专用肥可促进甘蔗生长,蔗茎长粗,提高蔗苗的成茎率,增加有效茎,从而增加蔗茎产量;同时还可改善蔗汁品质,提高甘蔗蔗糖分含量,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施用量以300-450g·667m-2为宜。

关键词: 甘蔗 螯合态甘蔗专用肥 产量 蔗糖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双高甘庶"病虫害综合防治

云南农业科技 2004

摘要:甘蔗是云南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蔗糖业是云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和边疆地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八五"、"九五"期间的重点培育,云南省甘蔗糖业得到快速发展.2002/2003年榨季.全省甘蔗种植面积达26.67万hm^2,蔗糖产量突破190

关键词: 云南 甘庶 病虫害防治 综合防治 检疫 抗逆品种 田间管理 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甘蔗害虫天敌及其自然控制作用

昆虫天敌 2004 CSCD

摘要:本文简述了云南蔗区甘蔗主要害虫天敌资源及其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在云南蔗田内 ,控制甘蔗害虫发生的生物因子主要的可分为捕食性和寄生性两大类。合理保护利用天敌 ,充分发挥天敌对害虫的自然调控作用 ,这对保护生态环境 ,维护蔗田生态平衡 ,提高害虫综合治理水平 ,促进蔗糖业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甘蔗 害虫 天敌 自然控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丁硫克百威·杀虫单颗粒剂防治甘蔗害虫田间药效试验

甘蔗 2003

摘要:5%丁硫克百威·杀虫单颗粒剂对甘蔗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3- 4月份结合甘蔗松、培土 ,每公顷施 5 %丁硫克百威·杀虫单颗粒剂 36、4 5 kg,对蔗龟的防效达 77%以上 ,对蔗螟的防效在 80 %左右 ,可作为蔗龟、蔗螟防治中的轮换用药。田间使用每公顷以 36 - 45 kg(有效成分 1 .8-2 .2 5 kg)为宜

关键词: 5%丁硫克百威·杀虫单颗粒剂 蔗龟 蔗螟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5%毒死蜱烟雾剂防治甘蔗绵蚜田间药效试验

农药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15 %毒死蜱烟雾剂对甘蔗绵蚜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用 15 %毒死蜱烟雾剂 10 0、15 0、2 0 0ml/ 667m2 的田间防效 1~ 10天均在 98 6%以上 ,可作为甘蔗绵蚜防治中的轮换用药。田间使用以 10 0~ 15 0ml/ 667m2 为宜

关键词: 15%毒死蜱烟雾剂 甘蔗绵蚜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6%高效顺反氯·敌防治菜粉蝶药效试验

云南农业科技 200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0%吡虫啉防治小麦穗蚜药效试验

云南农业科技 200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好年冬乳油防治甘蔗绵蚜田间药效试验

甘蔗 2001

摘要:20 %好年冬乳油对甘蔗绵蚜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公顷用 2 0 %好年冬乳油 30 0、4 50、60 0 ml的 1- 14天田间防效均在 99.1%以上 ,可作为甘蔗绵蚜防治中的轮换用药。田间使用以 30 0 - 4 50ml/ hm2为宜。

关键词: 好年冬 甘蔗绵蚜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突肩瓢虫生物学及田间种群消长研究

昆虫天敌 2001 CSCD

摘要:大突肩瓢虫Synonycha grandis(Thunberg)在云南开远1年发生4代,以成虫在蔗茎老叶鞘内越冬。日均温26.6~27.8℃下,卵期3-4天,幼虫期9-12天,预蛹期1天,蛹期4-5天,成虫产卵前期20-25天,1个世代历期37-46天;日均温24.5—25.5℃下,卵期5-9天,幼虫期14-21天,预蛹期1-2天,蛹期5-8天,成虫产卵前期25-30天,1个世代历期45-55天。(第4代)(越冬代)各虫态历期延长,全代历期长达250余天。成虫、幼虫均捕食甘蔗绵蚜。大突肩瓢虫田间种群动态:6月初开始在蔗田出现,8-10月种群数量明显增长,11月间形成高峰,12月开始越冬。

关键词: 大突肩瓢虫 生物学 种群消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赭色鸟喙象危害成灾因素及综合防治

植物保护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蔗赭色鸟喙象是云南甘蔗上一种新的严重蛀食蔗茎的害虫。经 1997~ 2 0 0 0年调查研究表明 ,酿成云南蔗区赭色鸟喙象成灾的主要因素是 :寄主植物、种植制度、甘蔗品种及天敌。根据该虫的发生危害特点 ,提出以农业防治方法为基础 ;减少虫源 ,统一化防为重点和抓好关键时期科学用药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甘蔗赭色鸟喙象 成灾因素 防治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