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余甘子(模糊匹配)
20条记录
不同颜色余甘子果实发育过程中5种生理指标的变化及其相关性

热带农业科学 2018

摘要:以颜色差异明显的4份余甘子果实为材料,研究果实生长期和成熟期的叶绿素、花色苷、p H值、总糖、总酸的变化规律,探讨这些指标与果实着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叶绿素和花色苷呈显著负相关,果实中期,4份种质外果皮颜色从粉红到翠绿,叶绿素含量从低到高,花色苷含量从高到低;总糖与总酸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余甘子185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总糖含量增加,总酸降低,但余甘子28、37、167表现为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总糖、总酸呈下降趋势。因此生产上可以通过铺反光膜、摘除遮荫叶片等方法促使花色苷合成,使叶绿素提前降解,达到改良果皮颜色的目的。

关键词: 余甘子 果肉颜色 总糖 总酸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内余甘子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热带农业科学 2018

摘要:余甘子作为药食同源和有着优良加工性能的野果,目前越来越受民众和研究人员的重视。相关学者已对余甘子营养药理成份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本文综述针对目前余甘子种质资源方面的研究情况和种质资源的创新改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今后余甘子应加强新品种的开发利用,深入挖掘野生资源,并加强优质资源保存研究,充分利用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手段开展余甘子优质品种的选育。

关键词: 余甘子 种质资源 特异种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余甘子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中国热带农业 2017

摘要:为了揭示我国余甘子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布状况,探索野生余甘子资源的遗传变异规律、居群遗传结构以及演化途径等,为余甘子的起源进化研究、品种改良和野生余甘子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国内外学者对余甘子开展了大量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获得了丰富的研究结果。本文分别对余甘子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及进展、遗传多样性与地理分布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保护措施等几个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对近年来国内外对余甘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以后的研究方向提出看法,以期对我国余甘子种质资源的评价和优良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余甘子 遗传多样性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来源地的余甘子果实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摘要:为准确评价余甘子野生种质资源,指导云南余甘子种质创新及产业化发展,采集云南和广西来源的11份余甘子种质,同质园条件下对其果实总糖含量和氨基酸含量及组成等组分进行测定,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及聚类分析法比较了11份种质的果实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种质余甘子果实中的总氨基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人体必须氨基酸含量为64.5~227.08 mg/100 g,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1.83%~41.35%;味觉氨基酸评价结果表明余甘子果实总糖含量与氨基酸含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鲜味类氨基酸与苦味类氨基酸、药用氨基酸含量间相关极显著(P<0.01),甜味类氨基酸与苦味类氨基酸、药用氨基酸含量间相关显著(P<0.05),苦味类氨基酸与药用氨基酸含量间相关极显著(P<0.01);从氨基酸含量差异的角度可将11份余甘子材料分为3大类。余甘子氨基酸组成多样性丰富,氨基酸组成与风味关系密切,提示余甘子种质创新应在系统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定向诱导或选育。

关键词: 余甘子 氨基酸 风味 种质资源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余甘子果实品质评价因子的选择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为给余甘子品质评价指标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指导余甘子种质创新及果实开发,研究测定源自不同地区的12份余甘子资源的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固酸比等主要品质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各品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心皮数和腹缝线在聚类指标中可不予以考虑,余下的18个指标进行聚类分析,首先单果重、果肉重、果核重、纵径、横径、果肉厚最先聚在一起;粗纤维、总酸、可溶性固形物等7个体现了果实质构的指标聚为一类;回甘度和果核粘离度聚为一类;最后Vc单独聚为一类。最终将品质指标简化为:单果重、粗纤维、回甘度、维生素C 4个主要因子。

关键词: 余甘子 品质 评价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余甘子冬季嫁接技术试验

热带农业科技 2015

摘要:为便于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区冬季余甘子资源收集和完好保存种质遗传特性,需要用当即嫁接保存的方法,但冬季气温低,嫁接成活率低,不能满足需求。试验表明,采用冬季人工辅助增温、保温设施能大幅提高余甘子嫁接成活率,可满足余甘子资源收集和保存的要求,同时还缩短了研究周期。

关键词: 余甘子 嫁接 元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余甘子野生种质资源果实数量性状评价指标探讨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更好的对野生余甘子种质资源进行评价研究,建立数量化、规范化的余甘子种质资源描述系统,于2011—2012年,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种质资源圃对80份余甘子种质资源果实的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外果皮质量、外果皮厚、可食率、果核质量、果核长、果核宽等10项数量性状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以上10个性状存在5.13%以上的变异系数,各性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偏正态分布;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性状分级标准为1~5个等级,每个等级提出2份异地种质作为参照。该研究为我国余甘子种质资源描述系统数量化、规范化的建立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余甘子 野生 种质资源 果实 数量性状 评价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余甘子天然居群果实形态变异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从数量性状上分析余甘子天然居群果实表型性状在居群间和居群内的变异,在云南省选取了6个余甘子天然居群,分别测量了其8个果实表型性状并作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余甘子果实表型性状在居群间和居群内存在着较丰富的变异,8个果实性状在居群间的F值为20.17~35.21,部分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居群内的F值为1.27~3.07,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2)余甘子居群内的平均表型变异接近90%,是余甘子果实表型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3)余甘子表型性状的变化与生态和地理因子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单果重、果实横径、外果皮重、果核宽、果核重等5个表型性状指标是反映滇西北余甘子果实表型差异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余甘子 天然居群 果实性状 形态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不同种源余甘子植物形态变异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2 CSCD

摘要:针对云南不同种源余甘子植物形态变异的特征规律,采用聚类、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14份不同来源地余甘子的18个数量性状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南不同种源余甘子在一年生结果母枝上雄花数变异范围最大(14.25~2 010.5朵),变异幅度最小的为雌花萼片数(6~6.2个);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种源余甘子叶片形态、雌花和雄花性状的特点均是造成余甘子形态变异的因素,其中以叶宽、叶柄长、雌花萼片长对第1主成分影响最大,贡献率达24.17%;第2主成分主要由雄花性状构成,以涉及雄花花梗长的成分最多,其次是雄花花朵长度,对各变量的方差贡献率达18.84%,累积贡献率达43.01%;以17个性状为基础的聚类分析将14份余甘子种质分为3类。

关键词: 余甘子 形态特征 变异 种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余甘子病虫害调查初报

植物保护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云南地区余甘子病虫种类及危害情况,在2010-2011年对云南省12个地州市近20个余甘子资源主要分布区的余甘子病虫害进行了系统调查。记录危害余甘子的虫害14种,病害3种,在此基础上提出余甘子锈病、澳洲吹绵蚧、乌桕黃毒蛾、咖啡豹蠹蛾为当前防治的主要对象,并对主要病虫的发生、危害情况及其相应的防治技术措施作了概述。

关键词: 云南 余甘子 病虫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