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东方百合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2008
摘要:为建立东方百合元帅、提拔、西伯利亚的高频愈伤体系,以幼叶、花丝、生长点为外植体,进行了不同激素组合的MS固体培养基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研究。结果发现,Picloram比2,4-D更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幼叶、花丝更能有效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生长点的出愈率较低。幼叶在MS+2 mg/L Picloram培养基,花丝在MS+2 mg/L Picloram+0.1 mg/L ABA培养基,生长点在MS+2 mg/L Picloram+0.03 mg/L TDZ培养基上能高效诱导出愈伤组织,来自幼叶的胚性愈伤组织在MS+1.0 mg/L BA+0.1 mg/L KT+0.1 mg/L IBA培养基上能高频再生出芽,来自花丝的胚性愈伤组织在MS+1.5 mg/L BA+0.3 mg/L KT+0.2 mg/L IBA培养基上能高频再生出芽。愈伤组织生长呈直线生长趋势。
关键词: 东方百合 幼叶 花丝 诱导 胚性愈伤组织 植株再生


用于叶绿体基因组转化的马铃薯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西南农业学报 》 2006 CSCD
摘要:云南马铃薯不同品种、不同外植体类型的植株再生能力差异极大.阿诗洋芋、K-18、287、丽薯3号、丽薯4号和紫依的分化率较低,在0~27.8%.多数品种带叶柄的叶片再生能力大于叶盘,茎段分化率最低.会-2是最易诱导植株再生的品种,不同外植体的分化率在20.8%~92.2%,叶盘分化率最高,达92.9%,且平均分化芽数达8.2个,适合于会-2的壮观霉素浓度为100 MG/L.筛选出了用于叶绿体转化的马铃薯会-2的高效再生体系和壮观霉素浓度,为BT基因导入马铃薯叶绿体基因组奠定了基础.


彩色马铃薯叶片再生体系的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06 CSCD
摘要:以云南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中心选育的4个彩色马铃薯品系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叶片离体再生的研究.结果表明,DE02-24-24的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5 MG/L+NAA 0.2 MG/L;DE02-24-39的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1 MG/L;JC02-27-1的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1 MG/L;JC02-27-2的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3.0 MG/L+NAA 0.15 MG/L.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均可达到100%.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分别为:DE02-24-24为MS+6-BA 2.0 MG/L+NAA 0.1 MG/L+GA3 3.0 MG/L;DE02-24-39为MS+6-BA 1.0 MG/L+NAA0.05 MG/L+GA3 2.0 MG/L;JC02-27-1为MS+6-BA 1.0 MG/L+NAA 0.05 MG/L+GA3 2.5 MG/L;JC02-27-2为MS+6-BA 3.0 MG/L+NAA 0.1 MG/L+GA32.0 MG/L.其不定芽分化率分别为83.3%、100%、93.3%、100%.


滇黄芩体胚诱导与植株再生
《西南农业学报 》 2006 CSCD
摘要:以附加2%蔗糖的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的植物激素,进行滇黄芩体胚诱导与植株再生。结果表明:叶柄及不带腋茎段在含NAA 0.2~1 mg/L的培养基中可诱导愈伤组织;茎尖及带腋茎段在6-BA(或KT)0.5 mg/L+IBA 0.5 mg/L培养基中诱导胚状体和芽丛,在6-BA(或KT)0.05 mg/L+IBA 0.1 mg/L培养基中增殖小植株;在1/2 MS+IAA 1 mg/L+3%蔗糖培养基中能产生带2~3级根的壮根;所有培养需附加1%琼脂粉,克服玻璃化现象。


几种影响库拉索芦荟芽器官发生和植株再生的因素
《西南农业学报 》 2002 CSCD
摘要:以MS为基本培养基 ,以库拉索芦荟嫩芽或侧芽为外植体 ,研究了激素、糖、活性炭等因素对芽增殖及根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库拉索芦荟芽增殖最佳培养条件为 :MS + 6 -BA 5mg/L +NAA 0 1mg/L +食用白糖 30 g/L +活性炭 0 2 % ,经 2 0~ 2 5d培养 ,其繁殖系数达 5 1~ 5 4;根形成最佳培养基为MS +NAA 0 8mg/L +食用白糖 30 g/L +活性炭 0 3% ,经 15d培养 ,可生根 4~ 5条 ,苗高达 5~ 6cm。


禿杉组织培养研究
《广西植物 》 1991
摘要:本文详细报道了从秃杉(Taiwania flousiana Gaussen)离体胚诱导不定芽、不定根及从无菌苗茎端培养再生植株的过程。诱导不定芽要求较低的蔗糖浓度(以3%最好);同时BA是必须的,在附加0.1—3 mg/1 BA的White培养基上,从离体胚的子叶或胚轴上诱导了不定芽的发生(以1 mg/1最好);NAA与BA结合使用,对不定芽诱导无促进作用;适当提高光照有利于不定芽的诱导。在诱导不定芽的同时,在子叶表面还观察到有许多无结构的“不定突起”。不定芽起源于子叶表皮下1—2层细胞。IBA对诱导离体胚上产生不定根效果较好。在有或无生长素的培养基上,从生长1月龄的无菌苗茎端培养获得了不定根的产生,在加有细胞分裂索的培养基上,从无菌苗上产生了腋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