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海拔下云南田麦产量构成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海拔点云南小麦新品种的性状表现和产量构成。[方法]11个试点分别为德宏、文山、红河、临沧、玉溪、弥渡、保山、楚雄、昆明、大理、丽江,10份小麦新品种分别为云选二号、宜麦一号、7181-1、昆麦二号、楚麦23-240、凤03-321、1069、044-6、青春55、云选11-12。[结果]海拔2 400 m的丽江各品种均表现出较高产量,可作为品种产量潜力测试地。海拔基本相同的试点,产量存在较大差异。生育期、千粒重、有效穗、成穗率、穗粒数、株高等各性状与海拔均没有呈明显的线性关系,常呈"W"和"V"型变化。各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与海拔均不呈相关关系,各性状的极值均不在同一海拔,各海拔点的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也不一致。[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小麦育种和新品种推广提供参考。


云南瑞丽第8轮国家区试甘蔗品种(系)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亚热带农业研究 》 2013
摘要: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综合评价第8轮国家区域试验的10个甘蔗新品种(系)。结果表明,加权关联度值大于新台糖22(CK1)的包括云蔗05-51、柳城03-1137、福农39和云蔗06-407共4个品种,亦是参试品种中含糖量优于或最接近CK1的品种;除了福农36含糖量约低于新台糖16(CK2)外其余新品种(系)含糖量均大于CK2;赣南02-70、云蔗05-51、柳城03-1137、福农39、赣南02-70和福农02-5707等6个品种的加权关联度值均大于新台糖16(CK2),亦是参试品种中蔗糖分优于或最接近CK2(高糖CK)的品种;其中赣南02-70是参试品种中蔗糖分表现最佳的品种,可用作高糖亲本。该评价结果与参试品种的田间综合表现相吻合。建议云蔗05-51、柳城03-1137、云蔗06-407、福农39等4个品种(系)可以在云南瑞丽及其气候相似蔗区推广应用。


甘蔗细茎野生种(S.spontaneum)远缘杂种F_2代模糊综合评判分析
《种子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灰色模糊综合评判分析法对甘蔗细茎野生种的远缘杂种F2代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云02-228、云03-77、云02-312、云02-281、云02-286、云02-294六个材料综合性状优良,可以作为优良亲本进一步回交利用;云02-317、云02-241需作进一步的试验观察;云02-185、云02-297、云02-325、云02-227应予以淘汰。该结果为甘蔗细茎野生种远缘杂种F2代的进一步选育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增加了选育工作的预见性。
关键词: 甘蔗细茎野生种 远缘杂种F2代 灰色关联度 模糊综合评判


甘蔗引进品种灰色关联度多维综合评估
《甘蔗糖业 》 2005
摘要: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度多维综合评估分析方法,从8个主要工、农艺性状,对10个甘蔗引进品种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4个品种Q141、RB76/5418、Q170、SP80/1842综合性状较好,分别排在1至4位,产量与蔗糖分得到了较好的兼顾,与品种的实际表现一致。


甘蔗实生苗入选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中国糖料 》 2005
摘要: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了甘蔗实生苗4个性状对入选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茎数对入选率的关联度最大,以下依次为甘蔗锤度、茎径和株高。说明有效茎数和甘蔗锤度对甘蔗实生苗的选择影响较大。


甘蔗品种模糊综合评判
《亚热带农业研究 》 2005
摘要: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云南省第八套区试 13个品种进行分析评价。分析结果:SP71 /6180、桂糖 90 /95、粤糖 89 /240、云蔗 89 /351、云蔗 94 /375、云瑞 99 /155、云蔗 94 /81、云蔗 92 /19八个品种综合性状优良,可考虑给予示范、繁殖推广,其余 5个品种需作进一步试验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