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抑制剂效果探试
《浙江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为预防控制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进行田间5.6%嘧肽·吗啉胍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处理A)、3%超敏蛋白微粒剂4 000倍液(处理B)、复合微生物肥料(处理C)和8%宁南霉素水剂1 200倍液(处理D)4种药剂抑病效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第1次用药后田间发病不明显,第2次、第3次用药后田间调查防效为处理A>处理B>处理C>处理D,且与对照清水处理间均有极显著差异。第2次用药后7 d,处理A、B、C、D间无显著差异,第2次用药后15 d处理A与D差异显著;第3次用药后7、15 d,处理A、B与处理D差异极显著。马铃薯Y病毒检测,处理A、B样品的阳性检出率较低;结合田间发病情况和烟叶样品检测结果,5.6%嘧肽·吗啉胍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和3%超敏蛋白微粒剂4 000倍液2种药剂对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的防效较好。


烟草酚酸和有机酸对黑胫病菌生长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烟草根系分泌物中酚酸和有机酸对烟草黑胫病菌生长的影响,为明确根系分泌物组分与黑胫病菌互作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外源添加方法,比较了不同酚酸和有机酸对黑胫病菌菌丝生长、孢子囊产生量及游动孢子的影响。【结果】不同酚酸物质在低浓度时促进了黑胫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囊产生量,但随着浓度增加促进作用减小甚至转变为抑制作用;除高浓度香草酸和香豆酸直接抑制游动孢子释放,其他酚酸各浓度均表现为促进作用。除添加0.05 g/L苹果酸表现为促进作用外,其他有机酸对黑胫病菌菌丝生长具表现为抑制作用;苹果酸、乳酸和富马酸对孢子囊产生和游动孢子释放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而草酸、酒石酸和丁二酸在各浓度下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另外,乙酸基本完全抑制孢子囊产生和游动孢子释放。【结论】不同酚酸和有机酸对黑胫病生长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促进或抑制作用取决于酚酸和有机酸种类及浓度。


烟草育苗漂池液中细菌数量变化与防控根腐药剂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烟草漂浮育苗过程中,常发生烟苗根系腐变,影响健壮烟苗的培育和造成育苗业主的极大经济损失。探索致腐原因及其防控措施,可减免育苗业主和烟农的经济损失。【方法】通过测定漂池液中细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利用甲霜·锰锌、农用链霉素和福美双分别对分离鉴定的6种致腐性细菌进行抑菌效果测定,选用盐酸和草酸调节漂池液p H值和漂池液中分别加入3种农药进行防控根腐的试验,并进一步利用具有显著防控效果的药剂在育苗生产中进行试验示范。【结果】漂池液中细菌数量在根腐发生时期显著增加,除福美双对1种致腐菌无抑菌作用外,甲霜·锰锌、农用链霉素和福美双对分离鉴定的菌株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分别用2种酸调节漂池液p H值至5.5、及分别施用甲霜·锰锌、农用链霉素、多肽保等对根腐均具有良好的防控效果。育苗生产中通过4 M HCl调节漂池液的p H值或在漂池中加入甲霜·锰锌,均显示出显著的防控效果。【结论】育苗过程中根腐现象主要由致腐细菌引起,可通过加入农药或调节漂池液p H值的试剂进行防控。


肿柄菊中倍半萜类化合物对番茄斑萎病毒的抑制活性分析
《烟草科技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有效防治烟草番茄斑萎病毒(TSWV)引起的烟草病毒病害,从植物中筛选出抗病毒的先导化合物,并利用枯斑计数法,对从肿柄菊中分离的14种倍半萜类化合物进行抑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接种病毒24 h后施用100μg/mL制剂(防控作用)情况下有7种化合物的抑制率高于对照宁南霉素(58.80%),其中倍半萜类化合物12的抑制率最高,为76.00%;先施用制剂6 h后接种病毒(预防作用)情况下,有4种化合物的抑制率高于对照宁南霉素(61.25%),其中化合物12的抑制率为78.50%;抑制率随化合物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具有明显的浓度效应,浓度为200μg/mL时化合物12防控作用和预防作用的抑制率分别为86.00%和89.20%。因此,肿柄菊中倍半萜类化合物可作为抗TSWV新型生物源农药研发的先导化合物。
关键词: 烟草 番茄斑萎病毒(TSWV) 肿柄菊 倍半萜 抑制率


优化烟叶结构对红大上部烟叶质量和致香成分的影响
《作物杂志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完善云南省保山地区烟草红花大金元品种的栽培技术,研究了不同烟叶结构优化方法对上部烟叶化学成分、外观质量、感官评吸和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烟叶结构后各处理的烤烟产量、产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处理C(封顶时下打2叶、上打2叶留18片叶)上等烟比例增加最多,达4.17%,与对照产值差价最小,为528元/hm~2。处理D能显著提升B2F等级的化学成分得分和外观质量;处理C感官质量评吸得分最高,达78.899,且与对照有显著差异。各优化烟叶结构处理的致香成分均较对照有所提高,处理C香气物质总量最高,达637.39μg/g,较对照增加了60.09%;新植二烯含量最高,为526.25μg/g,占致香物质总量比例最高,达82.56%;β-大马酮、β-紫罗兰酮和巨豆三烯酮等8种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棕色化反应产物、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茄酮、苯丙氨酸裂解产物含量也最高。综合分析,封顶时下打2叶、上打2叶留18片叶,可明显提高红大上部烟叶的品质和致香成分,提升工业可用性。
关键词: 烟草 优化烟叶结构 红花大金元 上部烟叶 品质 香气成分


基于微管蛋白基因的烟草根黑腐病菌分子检测
《中国烟草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一种烟草根黑腐病菌新靶标的分子检测方法。以β-微管蛋白基因为靶标设计了特异性引物Tbas-tub2F/Tbas-tub R用于根黑腐病菌的PCR检测,对其检测特异性、灵敏度、早期诊断技术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只有根黑腐病菌能扩增到一条254 bp的特异性条带,其他19种真菌、卵菌及阴性对照均无扩增产物,表明该对引物能特异性地检测根黑腐病菌。该引物对根黑腐病菌基因组DNA检测的灵敏度为10 fg/μL。Tbas-tub2F/Tbas-tub R可从接种侵染24 h后的烟草组织中检测到根黑腐病菌,从而对根黑腐病进行准确的早期诊断。开发了烟草根黑腐病菌新靶标的分子检测和早期诊断技术。


现代植保在保山烟叶生产中的应用
《农学学报 》 2016
摘要:文章简述了保山现代植保理念的形成背景,即烟草病虫害对烟叶品质危害日益严峻,化学和物理防治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和烟叶品质降低。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生物防治为重点"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同时,文章回顾了目前保山烟草植保现状,总结了烟草植保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烟草生产中现代植保理念的应用现状,认为加快推进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模式的推广,有效降低了保山烟区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提升了烟叶质量安全,保障了烟区生态可持续健康发展。


烤烟漂浮育苗根系致腐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西南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烟草漂浮育苗中,移栽前在育苗池液的烟苗根系常发生腐烂,影响健壮烟苗的培育和移栽后烟苗的成活率。本研究分别从发生根腐的育苗池液和烟苗的腐烂根系采集样品,分离和纯化培养195株细菌,根据分离物细菌的培养特征、显微形态特征初步归类,筛选出28株细菌;进一步测定其致腐性、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 DNA基因序列。通过综合分析,鉴定致腐细菌的属种。结果表明,13株细菌具有较强的致腐性,分离纯化鉴定的致腐性菌株分别为5个属中6个种的细菌,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韦氏芽孢杆菌(B.weihenstephanensis),耐寒短杆菌(Brevibacterium frigoritolerans),克氏微杆菌(Microbacterium ketosireducens),罗氏耶尔森氏菌(Yersinia rohdei)和香味类香味菌(Myroides odoratus),这些细菌是引起烟草漂浮育苗过程中烟苗根系腐烂的主要细菌。


翻压绿肥数量与烟草线虫危害关系初报
《西南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2种化肥用量、5种翻压绿肥数量组成的10个处理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云南红壤翻压绿肥数量与烟草线虫危害的关系,以期探索绿肥对缓解或克服烟草连作线虫危害的作用。结果表明,烟草采收末期,红壤寄生性线虫和非寄生性线虫数量随着翻压绿肥数量的增加而趋于增加,烟草根结线虫危害显著降低。因此,翻压绿肥改善了土壤营养条件,增强了烟草抗御线虫危害的能力,对烟草根结线虫危害起到了防治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