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运用改性活性炭对烟叶氨基酸水解液进行脱色最佳工艺研究
《中国烟草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烟草综合利用率,以生产烟碱及茄尼醇后的烟叶废渣为原料,通过酸水解生产氨基酸,以不同酸碱溶液对活性炭进行改性,以改性后的活性炭为脱色剂对氨基酸水解液进行脱色。研究活性炭脱色处理中活性炭处理方式、pH、活性炭用量、脱色温度、脱色时间等因素对各种氨基酸收率和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脱色工艺为:0.25%KOH处理活性炭、pH=10、活性炭用量为2.5%、脱色温度20℃、脱色20 min,所得产物氨基酸收率79.14%,脱色率达83.89%。改性后的活性炭显著提高了Tyr、His、Lys、Ile和Leu这5种氨基酸的收率。


丽江烤烟漂浮育苗烟草花叶病毒检测及发生规律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查明丽江烟草漂浮苗病毒病原及有效预防烟草花叶病毒病提供依据,2006~2011年对丽江4县1区主要育苗点烟草漂浮苗进行随机抽样法取样采集16 201份烟苗样品进行病毒血清学及形态学检测鉴定。结果表明:所采集的样品中仅检测出烟草花叶病毒,6年丽江总体烟草花叶病病毒病原阳性率占3.01%,表明烟草花叶病毒是危害丽江烟草漂浮苗的重要病毒病原。整体上丽江烟苗病毒病原阳性率由2006~2008的3.87%下降为2009~201l的2.14%这主要是漂浮育苗技术推广的结果。仍出现较高的病毒病原阳性率的个别地方,需要加强育苗操作的管理。


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分析及其相关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初步检测了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石屏县烟草种植地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微生物,以及硝化细菌、解钾细菌、解磷细菌等功能有益微生物在数量上的差异和相关性。并对所得结果分析讨论后得出:相同功能有机肥料处理的不同烟区之间在微生物数量上存在较大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土壤微生物类群在不同地域本身存在较大差异以及长期以来两地农药的施用量存在差异;而对同一烟区进行不同处理,微生物数量上也存在较大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施加不同配比的功能有机肥料后对土壤微生物类群生长有一定作用。另外,通过试验还发现解磷(无机磷)细菌数与真菌数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有机肥与复合肥配施对烟株根际土壤pH值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3种不同油菜枯含量、4种不同施用量的有机肥与复合肥配比,在烟苗移栽前进行塘施,对烟株根际土壤定期取样,检测土壤样品的pH值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土质条件下,只施复合肥的根际土壤pH值随烟株生长而发生降升变化;不同油菜枯含量的有机肥与复合肥配施后,对烟株根际土壤的pH值具有微调作用,其中,以50%油菜枯含量的有机肥对土壤pH值的调节作用较明显;有机肥配施量从300~1200 kg/hm2的4个不同配比对土壤pH值都具有微调作用,以有机肥配施量为600~1200kg/hm2时,对烟株根际土壤的pH值具有较明显的调节作用。


烟草漂浮育苗中漂池营养液pH值对根系腐变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红河州烟区近几年漂浮育苗中常发生根系腐变,多数发生根腐的育苗点,调配漂池液所用水源的pH值呈碱性。在昆明和弥勒两地,分别利用3个烤烟品种,调配漂池液所用水在加入漂池前,用4 M HCl或4 M NaOH将其调节成3种不同pH值(5.50、7.00和8.50),结果表明:因搬动苗盘造成根系损伤、易导致根腐;弥勒试验点中对应于加入3种pH值的水,根腐发生率分别为25.86%、45.31%和48.86%。育苗池液中施入专用肥后,使漂池液的pH值下降,并随育苗进程持续下降。3个烤烟品种中,红花大金元对根腐较为敏感。


侵染云南烟草的粉虱传双生病毒卫星分子基因组结构特征
《西南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侵染云南烟草的粉虱传双生病毒致病性相关分子DNAβ进行PCR扩增和克隆。对9份采自不同时间和地区的样品中的DNAβ分子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发现,9个DNAβ都具有典型双生病毒DNAβ卫星分子的基因组结构特征:在互补链上编码1个大小约为118个氨基酸的βC1蛋白,含有1个卫星分子保守区(Satellite conserved region,SCR)和1个A富含区。核苷酸同源性分析显示,9个分离物的DNAβ分子中,7个分离物的DNAβ属于TYLCCNV伴随的DNAβ分子,1个属于MYVYNV伴随的DNAβ分子,2个属于TYLCTHV伴随的DNAβ分子,1个属于TbCSV伴随的DNAβ分子。系统进化分析发现,这些DNAβ卫星分子具有明显的种类和地理分布差异,但没有因寄主和采集时间的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烟草中石油醚提取物测定方法改进
《中国烟草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烟草石油醚提取物含量的测定速度,进行了标准(YC/T 176-2003)测定方法的改进试验:①增加烟样浸泡过夜预处理步骤;②称量介质由索氏提取器的接收瓶改为滤纸筒。试验结果表明,①增加烟样浸泡过夜预处理后,样品的提取时间缩短2 h;②采用称量索氏提取器接收瓶计量,一套提取装置一次仅能提取1个样品,改为称量滤纸筒计量后,一套提取装置一次可提取12个样品,显著减少了提取设备、石油醚用量、电耗和水耗;③改进法的RSD小于或略大于1.0%;④改进法与标准法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小于2.2%。该法适合烟草石油醚提取物的快速测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