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综合评价(模糊匹配)
73条记录
大蒜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

江西农业学报 2023

摘要:以62份大蒜种质资源为材料,经数据一致性检验后剔除了11份无鳞茎数据的材料,对51份大蒜材料的13个农艺性状作变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层次聚类分析,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参试的大蒜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2.42%~52.39%,大蒜类型较丰富,亲缘关系较远,适合作为种质创新的亲本材料.相关性分析显示,13个农艺性状间存在彼此促进或抑制的内在关系,可作为大蒜种质资源综合评价的关键信息;主成分层次聚类分析显示,在遗传距离为7.5时可将51份大蒜分为4个类群,提取每个类群的典型特征和代表品种,得出类群Ⅰ有19份大蒜,类群Ⅱ有15份大蒜,均属低产类种质,其代表品种分别有S051、S026、S031、S041、S021和S036、S059、S022、S017、S038;类群Ⅲ有5份大蒜,属蒜苗生产类种质,典型品种有S035、S062、S039、S032、S045;类群Ⅳ有12份大蒜,属蒜头生产类种质,典型品种有S020、S025、S044、S004、S002.

关键词: 大蒜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刈割期甘蔗营养成分和生物产量研究及饲用价值评价

热带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饲草饲料的需求日益增加,筛选新的饲料作物品种是当务之急。本研究以2个国审牧草甘蔗品种为对照,对15个甘蔗品种的生物产量和10个青饲料常规营养成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探究甘蔗不同刈割期的主成分变化规律,评价甘蔗饲用价值,为甘蔗一年多采和全株饲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因子主成分分析筛选出粗蛋白(CP)、酸性洗涤纤维(ADF)、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粗脂肪(EE)、钙(Ca)5个主要指标,基本包含了所测指标的全部信息。结果显示:15个甘蔗CP含量最高的是‘云蔗12-201’,为8.80%;ADF含量最低的是‘ROC22’,为35.25%;WSC含量最高的是‘云蔗00-290’,为6.16%;EE含量最高的是‘云蔗01-286’,为1.40%。其中‘ROC22’‘云蔗12-201’的CP含量超过CK1、CK2;‘Q27’‘ROC22’‘云蔗01-286’‘云蔗06-160’‘云蔗12-142-1-J’‘滇蔗11-728’的ADF含量均低于CK1、CK2;‘Q27’‘云蔗00-290’‘云蔗12-142-1-J’‘云蔗16-16’‘滇蔗11-726’‘滇蔗11-728’的WSC含量均高于CK1、CK2;15个甘蔗的EE含量与CK1无显著差异,除‘云蔗06-160’外,其余14个甘蔗EE含量与CK2差异不显著;除‘滇蔗11-726’外,其余14个甘蔗的Ca含量与CK1、CK2均不存在显著差异。所有甘蔗品种第一次刈割期的CP含量均超过第二次,第一次刈割期的ADF、WSC、EE、Ca含量高于第二次的分别有12、5、4、14个甘蔗品种。15个甘蔗品种的2次刈割合计产量在71.40~163.95 t/hm2之间,均大于CK1、CK2。15个甘蔗品种的CP、ADF、WSC、EE单位面积产量均超过CK1和CK2,15个甘蔗品种的Ca产量超过CK2。综合评价表明,甘蔗可以作为反刍动物饲料,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较高。本研究筛选出‘Q27’‘ROC22’‘云蔗01-286’‘云蔗12-201’‘滇蔗11-728’等5个甘蔗品种作为饲用甘蔗来源,这不但可以满足饲草动物的原料需求,而且可以形成糖畜联动的产业发展模式。

关键词: 甘蔗 牧草 营养成分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滇龙胆野生种质资源的表型多样性与综合评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讨滇龙胆(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表型多样性并建立优良种源综合评价方法。采集分布于云南的477株个体19个性状数据,结合遗传多样性指数、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偏最小二乘等方法,开展滇龙胆种质资源评价。结果显示477株滇龙胆根、茎、叶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1.59~2.06;各性状中根粗(H’=2.00)、茎粗(H’=2.00)、根质比(H’=2.02)和根含水量(H’=2.06)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地上部分干重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H’=1.59)。不同地理来源的滇龙胆植株性状差异较大(P<0.05),分布于滇南的滇龙胆根部产量性状数值显著高于其他分布区的植株(P<0.05)。综合得分D值计算显示,477株滇龙胆D值变化范围:0.50~2.45,采自滇西、滇西北(D=1.17±0.03)及滇南(D=1.19±0.37)的植株综合评分较高,滇中(D=1.00±0.30)和滇东南(D=1.00±0.32)样品综合评分较低;云县居群植株综合评分高(D=1.24±0.14),且居群内个体间性状差异小(CV=11.02%),属最优种源。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PLS-R)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发现,根鲜重、根干重、全草干重、分枝数、根数、地上部分干重、茎粗及叶长是区分优劣种源的关键性状(VIP>1.00);土壤属性、生长期降水、最干季平均气温等环境因子则与滇龙胆高产性状的形成紧密相关(VIP>1.00);土壤沙土含量过高、粘土含量过低,干旱高温可能促使根鲜重、干重和根数数值呈降低趋势;4月、5月及11月降水增加则对根部性状提高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滇龙胆 表型多样性 隶属函数 综合评价 环境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木不同部位饲用品质比较研究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23

摘要:文章测定分析了6个不同地理种源(肯尼亚,马里,老挝,印度,元谋,美国)辣木叶、梗和茎部位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单宁、木质素、草酸6个饲用品质指标,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和隶属函数分析法对供试样品的饲用品质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为饲用辣木种质评价、推广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部位和地理种源对辣木饲用品质均有影响,粗蛋白、粗脂肪和单宁在辣木叶片中含量最高,木质素和粗纤维在辣木茎中含量最高,草酸在辣木梗中含量最高;不同地理种源样品中,肯尼亚种源叶片中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最高,马里种源叶片中的木质素和粗纤维含量最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欧式距离等于10时,供试辣木样品被分为2个类群,叶样品单独聚为第1类群,梗和茎样品聚为第2类群,第1类群具有营养成分含量高、抗营养因子含量低的特点.将第1类群样品进行隶属函数分析,综合排序为肯尼亚种源叶>马里种源叶>老挝种源叶>印度种源叶>元谋种源叶>美国种源叶,其中,肯尼亚种源辣木叶片部位的饲用品质表现最好,具体表现为粗蛋白、粗脂肪含量高,单宁含量适中,草酸、木质素含量低,是饲料化利用的良好材料.

关键词: 辣木 地理种源 不同部位 饲用品质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1个紫花苜蓿品种在干热河谷区的生产性能及营养价值评定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23

摘要:为筛选适宜干热河谷区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于2016-2019年对11 个参试紫花苜蓿品种的株高、干鲜比、鲜草产量、干草产量、粗蛋白、粗纤维、灰分、水分、粗脂肪、干物质、无氮浸出物、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等指标进行测定,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综合评价不同紫花苜蓿在干热河谷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3年平均每茬干草产量最高的品种为巨能995,达3.31 t/hm2;3年平均干鲜比最高的品种是WL525HQ,为27.58%;威斯顿的粗蛋白含量最高,达25.76%,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为21.06%;维多利亚和WL440HQ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均为24.14%.综合分析得出,WL525HQ、WL440HQ、巨能995等紫花苜蓿表现优异,适宜干热河谷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干热河谷区 生产性能 营养价值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苗期抗旱性鉴定评价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摘要:以12个甘蔗品种试验材料,通过桶栽试验,在苗期进行反复干旱胁迫处理,测定甘蔗幼苗存活率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运用抗旱系数法和隶属函数值法,对苗期甘蔗各生理指标性状进行了反复干旱胁迫下的抗性评价和鉴定,为甘蔗抗旱品种的选择提供可借鉴的方法,同时为其抗旱育种和蔗区抗旱品种示范推广提供数据支持。结果表明,反复干旱处理后,所有甘蔗品种幼苗存活率、叶片叶绿素含量、POD和SOD酶活性均有降低,而叶片Pro、REC、MDA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明显增加,且各甘蔗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LC 09-15’、‘GT 32’、‘FN 08-3214’、‘YZ 08-1609’、‘YZ 11-1204’、‘YZ 05-51’、‘YR 11-450’和‘DZ 12-88’等8个甘蔗品种的苗期抗旱性强于对照品种‘ROC 22’。通过甘蔗优异抗旱品种的筛选和推广,解决蔗区主栽甘蔗品种‘ROC 22’种性退化性状,可为蔗区有效抵御早春干旱、保证甘蔗稳产、高产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抗旱性 甘蔗 苗期 生理指标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月季花部性状表型多样性研究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月季花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从73份月季资源中选定了 9个花部性状进行相关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月季各品种间存在显著不同,遗传多样性变异丰富.其中,6个定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值为64.00%,花头数的变异系数最大;定量描述性状的多样性大于定性描述性状的多样性,花瓣数的多样性指数最大.73份月季品种中存在极显著相关的性状有15对;在欧氏距离为10处可将73份月季品种划分为3组;前3个主成分能够表现出9个花部性状的多数信息,累计贡献率为71.19%,贡献率最大的为第一主成分,达44.50%.73份月季资源中'绯扇月季'的综合得分最高,'无刺野玫瑰'的综合得分最低,结合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花朵直径、花瓣长、花瓣宽、花瓣面积和花头数可作为月季花部性状的综合评价指标.

关键词: 月季 表型性状 多样性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糖挥发性成分中关键香气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中国调味品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分析研究红糖中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呈香贡献,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联用技术,结合相对气味活性值(ROAV)对15种红糖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15种红糖样品中鉴定出67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醛类、吡嗪类、酮类、醇类、酸类、酯类、酚类其他类8类化合物;不同红糖产品之间相对含量、种类存在差异,D-(-)-泛酰内酯、糠醇在15种红糖中均被检测到,相对含量高,气味活度值较高,是红糖香气共有的特征呈香物质.通过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模型,对红糖香气品质从高到低进行综合排名,前三名依次为样品11号、样品10号、样品5号,该研究结果为红糖质量评估及红糖香气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红糖 挥发性成分 关键香气成分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甘蔗细茎野生种F2群体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与综合评价

热带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白楼蔗与云瑞14-252杂交所创制的45份云南割手密F2群体创新材料,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其农艺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7个农艺性状的变异较丰富,变异系数在7.68%~58.68%之间,某些创新材料有一定的优势可利用。选出的影响云南割手密F2群体创新材料的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7.646%,其中第一主成分即蔗茎产量糖分因子是最重要的因子,其贡献率达50.998%。经综合评价表明,45份云南割手密F2群体创新材料农艺性状综合得分较高的是云割F218-38-17、云割F218-38-45、云割F218-38-15、云割F218-38-3、云割F218-38-43、云割F218-38-5和云割F218-38-8。聚类分析将45份创新材料分为3类,结果与主成分得分结果一致。

关键词: 甘蔗细茎野生种 主要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7份月季品种表型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47份月季品种11个表型性状指标,旨在探明不同月季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为月季种质资源的选育和高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47份月季品种为材料,对花色(FC)、瓣型(PT)、花类型(FT)、花头类型(NFT)、花形(FS)、花香(FF)、小叶数(LN)、顶端小叶形状(ALS)、刺状态(TS)、刺颜色(TC)和品种类型(VT)等11个表型性状进行观测分析,计算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并进行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最后对47份月季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47份月季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11个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在0.46~1.67,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在18.48%~63.32%,变异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刺状态(63.32%)、刺颜色(55.60%)、品种类型(54.00%)、花色(54.00%)、花形(46.10%)、花香(43.62%)、瓣型(39.61%)、顶端小叶形状(33.05%)、花头类型(31.40%)、花类型(20.85%)和小叶数(18.48%),其中小叶数的变异系数最低,刺状态的变异系数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刺状态(TS)和刺颜色(TC)呈极显著正相关水平(P<0.01),相关系数为0.870。品种类型(VT)与瓣型(PT)、花类型(FT)呈显著正相关,与刺状态(TS)呈显著负相关,花色(FC)和花类型(FT)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46、0.312、0.330和0.348。聚类分析表明,在欧式距离为20时,可将47份月季资源划分成三大类。第Ⅰ类包含40个月季品种,可进一步划分为2个亚类,第Ⅰ-1类包含30个品种,主要特征:花色以粉色、红色为主,主多头,重瓣,斜直状、红色刺为主,品种类型以切花月季、灌木月季、藤本月季为主。第Ⅰ-2类包含10个品种,主要特征:花色以粉色、黄色为主,主单头,重瓣,无刺,切花月季或灌木月季。第Ⅱ类包含4个月季品种,主要特征:花色以复色为主,主多头,重瓣,红色、斜枝刺为主,品种类型以切花月季和微型月季为主。第Ⅲ类包含3个月季品种,主要特征:花色白色,主单头,单瓣,钩刺或弯刺,紫色刺,品种类型以野生种为主。主成分分析表明,前5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贡献率为70.73%,特征向量为刺状态、刺颜色、花形(俯视)、花类型、花香、花头类型、瓣型、小叶数等,代表了前5个主成分能较好的解释所有变量所包含的全部遗传信息。【结论】47份供试月季材料中‘甜蜜漂流’的综合评分最高,其次是‘月月红’‘,粉红雪山’的综合评分最低。

关键词: 月季资源 表型性状 表型多样性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