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屏边县荔枝栽种面积约占云南省栽种面积的50%,生产已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成为屏边县的支柱产业。本文介绍屏边县荔枝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屏边县荔枝市场的供需情况、科技情况和荔枝产业发展优势,同时针对屏边县荔枝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屏边县
荔枝
产业现状
发展及建议
《中国南方果树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红绣球荔枝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2003年选育并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优质荔枝新品种,2010年采用低位截干换种方法引入云南怒江干热河谷地区试种。该品种在怒江干热河谷区嫁接3年后,单果质量为原产地的87.58%,可食率为原产地的98.19%,可溶性固形物为原产地的97.83%,初步认为引种后的果实性状达到原产地水平,引种成功。
关键词:
红绣球
荔枝
引种
大红袍
《热带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2010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采用低位截干换种方法引入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2009年选育并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的新品种井岗红糯荔枝,在云南怒江干热河谷地区试种,嫁接3年后,测量数据显示,单果重为原产地水平的90.26%;可食率为原产地的97.67%;可溶性固形物为原产地的96.25%。引种后的果实性状均达到原产地水平,引种成功。
关键词:
井岗红糯
荔枝
引种
《热带农业科技
》
2014
摘要:马贵荔荔枝原产广东省高州市马贵镇,2009年引入云南怒江干热河谷地区以高接换种方法试验种植,种植4年后表现适应干热河谷气候环境,速生快长,树体生长良好,易成花,早结丰产,高接后2年挂果,果实性状经测定基本达到原产地水平,引种成功。
关键词:
马贵荔
荔枝
引种试验
怒江干热河谷
《南方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以大红袍荔枝为砧木嫁接的7个荔枝品种的果实综合性状,为云南省调整荔枝产业结构和促进荔枝种植户增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云南保山地区主栽品种大红袍为砧木,分别嫁接大红袍、妃子笑、钦州红荔、鸡嘴荔、桂味、贵妃红、马贵荔等7个荔枝品种,观察、记录各品种的物候期,并对果实性状、果实品质、市场潜力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物候期方面,与大红袍荔枝比,妃子笑成熟期早15 d,钦州红荔、鸡嘴荔和桂味晚10 d,贵妃红晚20 d,马贵荔晚30 d;果实品质和市场价格方面,6个品种均优于大红袍;6个品种单株产量均低于大红袍。以单果重、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单株产量和平均单价进行综合评分,大红袍为1.38分,妃子笑为3.50分,钦州红荔为1.69分,鸡嘴荔为1.49分,桂味为1.98分,贵妃红为2.78分,马贵荔为3.11分。综合性状排名由高到低为:妃子笑>马贵荔>贵妃红>桂味>钦州红荔>鸡嘴荔>大红袍。【结论】妃子笑、马贵荔、贵妃红、鸡嘴荔4个荔枝品种与大红袍荔枝嫁接换种后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适宜在云南省保山市推广种植。
关键词:
荔枝
高接换种
物候期
果实品质
综合性状
《热带农业工程
》
2012
摘要:贵妃红荔枝是广西农业科学院于2005年选育并通过广西农作物新品种审定的优良新品种,2006年以高接换种方法引入云南怒江干热河谷地区试种。贵妃红荔枝在怒江干热种植区种植3a后,与原产地相比,其单果重量为原产地的96.9%,果肉重量为原产地的93%,可溶性固形物为原产地的98.5%,可食率为原产地的96.7%。根据测量数据显示,初步认为其引种后的果实性状达到原产地水平,引种成功。
关键词:
贵妃红
荔枝
引种试验
《热带农业工程
》
2012
摘要:荔枝生产中,种植品种选择不当或树形培养差,导致树高密蔽,不便管理,容易造成病虫害发生、产量低,效益不高,影响种植者的积极性。对失管荔枝果园、密闭荔枝果园采取低位截干换种技术,有利于快速形成树冠,早结丰产,提高种植荔枝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荔枝
低位截干
换种
《热带农业工程
》
2010
摘要:根据国家荔枝产业技术体系保山综合试验站调查记载的基础数据、定点农户观测点记录、相关产地的销售情况调研记录,以及各示范县技术骨干的定期调研材料,通过材料分析云南荔枝主产区产业现状,对云南荔枝产业发展提出了提高果园管理水平、调整荔枝成熟期品种、优化品种、增强品牌意识等对策,为解决生产销售等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荔枝
云南主产区
产业调查
对策
《热带农业科技
》
2003
摘要:对荔枝大红袍品种,通过控制冬梢及其它栽培技术措施,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解决怒江干热区荔枝花而不实和不抽花穗的问题,连续三年单产达到12 000kg/hm~2,产量提高20%以上。
关键词:
荔枝
品种特性
控梢
干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