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资源和栽培地点的羊奶果综合性状及有机酸含量比较
《热带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对采自6个不同地点的8份羊奶果资源果实样品进行综合性状比较,同时利用HPLC方法测定了样品中6种有机酸含量.结果显示:不同资源和不同栽培地点的羊奶果果实综合性状差异显著;8份样品有机酸含量范围分别为酒石酸0.04~0.55 mg/kg、苹果酸12.11~27.71 mg/kg、柠檬酸1.59~5.21 mg/kg、富马酸0.7~1.41 mg/kg、没食子酸0.40~0.56 mg/kg、琥珀酸0.00 mg/kg;不同资源和不同栽培地点的羊奶果果实有机酸含量差异显著.实验结果表明,资源及栽培环境对羊奶果果实综合性状及有机酸含量有显著影响.
怒江地方花魔芋资源增产性与抗病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文章对怒江地方花魔芋资源的增产性(生育期、重量增长率、繁殖倍数)和软腐病抗性进行了试验观察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受干旱影响下,怒江花魔芋试验材料生育期157~163 d,平均为160.68 d,重量增长率(膨胀率)为49.58%,繁殖倍数为4.77,生育期比对照材料(永胜花魔芋)长0.84 d、重量增长率高3.29个百分点、繁殖倍数高0.25倍,表明怒江花魔芋增产性比对照稍强。怒江花魔芋试验材料茎干离体接种24 h病斑长为6.92 cm,比对照短2.02 cm,接种48 h后无区别;叶片离体接种24 h病斑面积为0.46 cm~2,比对照材料(富源花魔芋)小0.45 cm~2,接种48 h为4.03 cm~2,比对照材料小2.61 cm~2,表明怒江花魔芋对软腐病病原菌敏感,无抗病能力,但耐病性比对照材料强。试验结果可以为怒江花魔芋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怒江地方花魔芋资源品质与产量增产效率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16
摘要:为了开发利用云南省怒江州地方花魔芋资源,充分发挥丰富的林下土地优势,使怒江贫困山区农业提质增效,以云南较早规范化栽培的楚雄市和永胜县地方花魔芋资源为对照,对怒江地方花魔芋资源的内在品质及产量增产效率进行测定分析和试验观察。结果表明:怒江花魔芋的矿质元素、粗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低于对照材料(楚雄花魔芋),但葡甘聚糖含量(11.30%)比对照材料高0.42个百分点。由于受干旱影响,怒江花魔芋试验材料的生育期为160.68天,产量增产效率为33.70%,比对照材料(永胜花魔芋)生育期长0.84天,产量增产效率高5.16个百分点。经核桃林下种植测产,怒江花魔芋产量20556.6 kg/hm~2,比永胜花魔芋产量高出3616.8 kg/hm~2。试验结果显示,怒江地方花魔芋是一种优良的魔芋资源,可以在怒江大面积开发应用,发展林下魔芋产业。
滇西北栒子属植物资源调查
《安徽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通过实地调查滇西北16个县的栒子属植物和查阅大量标本及相关文献,对滇西北栒子属植物的地理分布特征及开发与利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滇西北栒子属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滇西北分布的栒子属植物有33个种和9个变种,其中新记种1个种,1个种和7个变种为云南特有种,15个种和1个变种为滇西北特有的分布种类。栒子属植物在滇西北广泛分布,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均有分布,从总体水平看,草本类分布种类少,栒子属植物在温带区和寒温带区多样性较丰富,分别约有13个种、3个变种和30个种、7个变种。
外引油用亚麻品种资源品质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81份外引亚麻种质资源主要品质性状的变异度分析,结果表明,其资源间遗传差异较大,多样性丰富。相关性分析表明,粗脂肪含量与α-亚麻酸呈显著正相关,与棕榈酸呈正相关,与硬脂酸、油酸、亚油酸显著负相关;α-亚麻酸与油酸、硬脂酸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亚油酸呈显著负相关,与棕榈酸呈负相关。通过系统聚类,把81份材料划分为3大类:品种群Ⅰ油酸平均含量较高,可作为高油酸育种材料或油纤两用类型加以利用,品种群Ⅱ亚油酸平均含量较高,可作为高亚油酸育种材料加以利用,品种群Ⅲ粗脂肪平均含量和α-亚麻酸平均含量较高,可作为油用亚麻的育种资源加以利用。
铁皮石斛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 2014
摘要:铁皮石斛是云南省重要的药用植物之一,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铁皮石斛种质资源,本文综述了铁皮石斛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探讨了云南省铁皮石斛开发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需要重点研究的方向。旨在进一步推动云南省铁皮石斛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与合理开发利用。
云南野茄资源形态学性状的多元统计与分析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40份云南野茄资源的果形、果色、单果质量等12个主要形态学性状进行变异度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变异度分析结果表明材料之间存在着显著的遗传差异,各性状在不同材料之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多样性;相关性分析发现,有7对性状间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7对性状间表现为极显著负相关;通过聚类分析将材料划分为5大类,其中第1类与栽培种差异最大,第3类与栽培种最接近.本研究为云南野茄的研究利用理清了思路,并为加快野茄资源在茄果类生产和育种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野生长果桑种质资源考察及繁育技术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考察了滇南地区113份长果桑资源材料,其中66份开雌花并结果,47份开雄花,果长最长达18 cm。66份开雌花结果的桑椹中有44份结实,27份发芽,通过嫁接和扦插,育苗成功率分别达到92.42%和87.9%。对27份具有代表性材料经嫁接后与野生株进行比较,嫁接株大都表现出米条长产果量减少、果形和叶幅略变大、1年生枝条节距变短等幼龄化现象,充分利用长果桑种的特殊经济价值,对促进蚕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具有积极重要意义。
云南魔芋资源种间杂交育种初步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云南是魔芋起源中心之一,云南的魔芋资源十分丰富,居全国之首。文章用常规育种方法,以栽培品种花魔芋、野生资源勐海魔芋和滇魔芋为试验材料,开展魔芋种间杂交育种研究。结果表明,以勐海魔芋和滇魔芋作为母本,花魔芋为父本,均能杂交成功,但假结实率偏高,分别为49.8%和60.1%;其结实率偏低,分别为45.9%和28.1%。以花魔芋作为母本,勐海魔芋为父本反交,也能杂交成功,假结实率为44.8%;结实率43.3%。研究结果为充分利用云南省丰富的魔芋资源进行质量优良、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魔芋新品种选育提供了实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