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低纬高原甘蔗螟虫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
《中国糖料 》 2019
摘要:本研究针对低纬高原灾害性蔗螟防控难题,历时10年协同攻关,系统攻克了蔗螟综合防控瓶颈,形成了一批核心产品技术,促进了甘蔗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并取得几方面的创新性成果:首次明确了低纬高原蔗区灾害性螟虫种类、种群结构及灾害特性,为制定综合防控技术与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构建了低纬高原蔗区螟虫种群监测技术体系和预警监测网点,实现了蔗螟种群动态精准监测,为综合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撑;开发了低纬高原蔗区螟虫无人机飞防施药技术且大面积成功应用,为有效防控螟虫成功开辟了一条轻简高效新途径;研究形成灯诱和性诱诱杀成虫技术规模化应用,推进了螟虫绿色防控技术进步;在低纬高原蔗区集成无人机飞防、生物制剂、理化诱控、性诱剂诱捕等综合防控技术,制定了标准化技术规程,显著提高了大面积整体防控效果;多年来在低纬高原蔗区云南8个主产州(市)组织进行了甘蔗螟虫综合防控技术推广应用,控制了危害,防控效果显著.2017—2018年累计推广应用278 khm2(无人机飞防13334 hm2),共挽回甘蔗损失3.666 Mt,增加蔗糖469 kt,新增销售额39.79亿元,新增利润12.51亿元,增税1.88亿元.研究成果技术集成度高、实用性强、转化程度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为低纬高原蔗区蔗糖业持续稳定发展、减损增效提供了技术支撑,为边疆民族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脱贫做出了重大贡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EM菌的制作及其在猕猴桃生产中的应用
《热带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将EM菌应用在猕猴桃种植上,分析土壤氮、磷数值,以及物候期、生长势、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和产量、果实品质等.结果发现,在猕猴桃种植生产上施用有机肥后,加施EM菌,能够显著提高土壤全氮、速效氮、有效磷含量,增加猕猴桃枝条生长长度,增粗猕猴桃枝条,提早展叶和开花,提高单株产量和单果重量,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和干物质含量,提早采收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个豆科牧草在干热河谷生态芒果园的应用研究
《草地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在干热河谷生态果园种植的豆科牧草。本文设计牧草种类和翻压方式两水平因素,牧草种类是提那罗爪哇大豆(Glycine wightii(Wight and Arn.)Verdcourt‘Tinaroo’)、热研5号柱花草(Stylosanthes giuanensis‘Reyan No.5’)、大翼豆(Macroptilium atropurpureum(DC)Urb)和铺地木蓝(Indigofera endecaphylla Jacq.)4个牧草,翻压方式为翻压与不翻压,观测牧草草产量、地表温湿度、土壤湿度、土壤理化性状变化量;翻压方式观测翻压牧草前后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芒果园内种植提那罗爪哇大豆在改善果园土壤微环境及作为绿肥翻压提高土壤肥力方面均高于其他3个牧草;大翼豆地上生物量最高,年均干草产量为7 470.463kg·hm-2;热研5号柱花草枯枝落叶量最高,年均3 183.00kg·hm-2。种植牧草小区在调节地表温度及保持土壤水分效果高于未种植区,柱花草在调节地表温度及保持土壤水分的效果高于其他牧草。经济效益与草产量一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