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遮阴对高山杜鹃叶片解剖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广西植物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高山杜鹃对光能的需求和适应性,该研究以盆栽3 a生高山杜鹃品种cv. Furnivall's Daughter为材料,探讨了遮阴对高山杜鹃叶片解剖结构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对高山杜鹃品种cv. Furnivall's Daughter叶片的气孔密度没有显著影响,其气孔密度范围在299.70327.22个·mm-2之间,但光照对气孔开度和单个气孔器的面积影响显著,100%全光照和30%全光照处理植株分别具有最小和最大的叶片气孔开度.在处理的光强范围内,随着光强减弱,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以及上、下表皮厚度逐渐降低,有利于提高叶片的光能利用效率.100%全光照处理下,高山杜鹃叶片的光饱和点(LSP)、净光合速率(Pn)、饱和光合速率(Pmax)、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均较低,遮阴处理有效提高了Pn、Pmax、Gs、Tr和光能利用效率(LUE),且30%全光照处理植株的叶片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d)最低,而LSP、Pn、Pmax、Gs、Tr和LUE最高.这表明高山杜鹃在云南昆明地区的最适光照条件是30%左右的全光照,在高山杜鹃的栽培及应用中,应采取适当的遮阴措施以满足其生长的最佳光照条件.
高山杜鹃枯梢病病原菌鉴定及品种抗病性调查
《园艺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高山杜鹃盆花种植基地发现枯梢病,田间发病率达20%以上.发病植株顶梢枯死,茎杆溃疡,最终枯萎死亡.对病原菌进行组织分离培养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病原菌菌落初期白色,后期呈灰黑色;分生孢子器球形,黑色;分生孢子单胞,近椭圆形至纺锤形,大小为(17.2~32.8)μm*(4.7~7.8)μm.以ITS通用引物对病原菌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并测序,同源性比对显示其与小新壳梭孢(Neofusicoccum parvum)的一致性达99%,结合形态学鉴定结果,确定该病原菌为小新壳梭孢.病原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p H 5~7时菌丝生长加快,pH 7时最适于菌丝生长;以蔗糖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时菌丝生长最好.不同高山杜鹃品种对小新壳梭孢的抗性存在差异,18个品种中免疫品种2个,高抗品种2个,抗病品种3个,中感品种3个,感病品种4个,高感品种4个.
关键词: 高山杜鹃 枯梢病 小新壳梭孢 生物学特性 病情指数
IBA浓度和使用方法对高山杜鹃‘Nova Zembla’扦插生根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8
摘要:高山杜鹃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植物,但扦插繁殖困难,限制了其在园林中的应用。为探明IBA浓度和使用方法对高山杜鹃扦插生根的影响,本研究以高山杜鹃品种‘Nova Zembla’为材料,开展不同IBA浓度和使用方法组合的生根试验。结果表明:IBA对高山杜鹃的扦插繁殖有显著影响。IBA浓度在0~15000 mg/L范围内,生根率随IBA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当IBA浓度>10000 mg/L时,生根率达95%以上;在相同的IBA浓度下,固态IBA处理比液态IBA处理的生根率高;采用200 mg/L的IBA浸泡插穗24 h后,高山杜鹃的生根率达到70.79%;在插穗基部的皮层和形成层间进行愈伤有助于提高生根率。研究结果表明扦插繁殖是高山杜鹃进行大规模商业化育苗的可行方法。该结果对加快国内高山杜鹃产业化具有一定意义。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高山杜鹃品种综合评价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28个高山杜鹃品种的观赏性状、栽培特性及抗病、虫害能力等20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Rhododendron‘Halfdan Lem’(哈夫丹·莱姆)、R.‘XXL’(红粉佳人)、R.‘Scintillation’(粉千金)、R.‘Cosmopolitan’(丽都)等品种的关联值较高,综合评价较好,R.‘Anna Kruschke’(安娜·克鲁斯切克)、R.‘Alfred’(阿尔弗雷德)、R.‘Jingle Bells’(门铃)、R.‘Dr Schweitzer’(史怀哲博士)等品种的关联值居中,综合评价一般,而R.‘Cunningham’s White’(坎宁安之白)、R.‘Red Jack’(红杰克)、R.‘Delta’(三角洲)、R.‘Ponticum Roseum’(紫水晶)等品种的关联值最差,综合评价较差。评价结果认为,R.‘Halfdan Lem’(哈夫丹·莱姆)综合表现最好,R.‘XXL’(红粉佳人)和R.‘Scintillation’(粉千金)次之,这3个品种比较适宜进行推广种植或考虑作为杂交亲本。
大白杜鹃与露珠杜鹃杂交亲和性及其杂交果实发育动态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大白杜鹃为母本,露珠杜鹃为父本进行杂交试验,通过测算露珠杜鹃与大白杜鹃的花柱长度比进行杂交可行性分析,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授粉后露珠杜鹃花粉管的生长状况确定杂交亲和性,并对温室和露天两种条件下的杂交果实的纵横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观测。研究结果显示,露珠杜鹃与大白杜鹃的花柱长度比为0.98,推测两种杜鹃杂交容易成功。露珠杜鹃花粉管在授粉后9 d进入大白杜鹃胚珠并完成受精,证实两种杜鹃杂交亲和。温室和露天条件下的杂交果实形态成熟时间均约180 d,其中,授粉后0~9 d为第1次缓慢生长期,授粉后9~105 d为第1次迅速生长期,授粉后105~135 d为第2次缓慢生长期,授粉后135~180 d为第2次迅速生长期;果实纵径和横径的生长动态变化过程相似,但横径的生长动态曲线较纵径平缓。温室条件下的杂交果实纵横径大小明显高于露天条件下的杂交果实。研究认为,大白杜鹃与露珠杜鹃杂交亲和,杂交果实生长动态曲线为"双S"型,其形态成熟时的纵横径大小与其栽培条件直接相关。
关键词: 高山杜鹃 种间杂交 杂交亲和性 杂交果实 发育动态
基于系谱和SSR标记的高山杜鹃杂交种亲缘关系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研究对高山杜鹃(Rhododendron L.)的总DNA提取方法进行了改良,然后综合利用高山杜鹃EST数据库和该实验室的马缨杜鹃高通量测序数据,引用已发表文献的SSR引物,从154对SSR引物中筛选出了26对多态性高、重复性好、条带清晰的SSR引物。再从中随机选择10对SSR引物进行荧光标记,对69份不同高山杜鹃的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6.959 2个;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PIC)、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和Neis基因多样性(H)分别为0.795 2、0.543 5、0.826 5和0.820 2;杂交种间的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UPGMA)聚类结果与其谱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可实现对一些未知来源的育成品种资源进行祖先亲本类型的推测。
关键词: 高山杜鹃 DNA提取 SSR引物筛选 系谱 亲缘关系
21个高山杜鹃引进品种的亲本分析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收集整理21个高山杜鹃引进品种的系谱资料,研究其祖先亲本进行品系归类,并对各品系的祖先亲本和直接亲本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1个高山杜鹃引进品种来源于23个祖先亲本,其中1个育成品种、6个国外野生种、1个国内野生种和15个类型不详;按祖先亲本来源分类,21个高山杜鹃引进品种分属于高加索杜鹃花杂种群、腺柱杜鹃花杂种群和美国山石南杜鹃花杂种群3类杂种群;在21个高山杜鹃引进品种中,腺柱杜鹃花杂种群的品种更具有多样性,而高加索杜鹃花杂种群、美国山石南杜鹃花杂种群2个杂交群内的品种间有相对较近的亲缘关系;21个高山杜鹃引进品种的亲本种质资源利用率低,种质局限性有待改进,挖掘云南特殊种质与引进品种开展杂交育种是扩宽其品种遗传基础的有效途径。
高山杜鹃高效生产技术
《中国农业信息 》 2015
摘要:高山杜鹃,实际上是一个园艺名称,特指人工栽培的常绿杜鹃,多数为杂交后代,少数为野生种驯化而来。并非植物分类物学上的高山杜鹃亚组的几个种。这类杜鹃,常绿、叶片光亮,花序顶生,在叶之上,小花数朵至数十朵构成伞形总状花序,到了花期,花团锦簇,热烈壮观。它们是杜鹃花家族中观赏价值最高的一类,非常适合作大中型盆花及高端园林景观应用。
利用SPAD-502对高山杜鹃氮素营养的快速诊断研究
《西部林业科学 》 2014
摘要:利用SPAD-502型叶绿素计测定了不同氮水平下高山杜鹃不同生长时期、不同叶位的SPAD值,分析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和叶片总氮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期第1轮和第2轮叶片的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其中新梢生长期第1轮叶片的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最强,而叶绿素各参数中对SPAD值影响最大的是叶绿素b的含量。在不同氮水平下,SPAD值及相对叶色差与单位干重的总氮含量具有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SPAD值的变化能够反映60%的单位干重叶氮含量的变化。因此,可以利用SPAD-502型叶绿素计对高山杜鹃进行快速、无损的氮素营养诊断。
光照条件对高山杜鹃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高山杜鹃‘Furnivall’s Daughter’3年生植株为材料,采用遮阳网遮荫方法设置100%(L1)、53%(L2)、30%(L3)、17%(L4)全光照,研究不同光照对其光合特性及其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探讨高山杜鹃对不同光强的响应及适应机制。结果表明:(1)与全光照条件相比,遮阴处理可有效提高光饱和点(LSP),降低光补偿点(LCP)和呼吸速率(Rd),从而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Pn);其中L3处理植株的LCP、Rd最低,而且其LSP和饱和光合速率(Pmax)最高,表明L3光照条件是其最适宜的生长光强。(2)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叶片的叶绿素a呈轻微下降趋势,而叶绿素b、单位面积叶氮含量(LNCa)、光合氮利用效率(PNUE)则呈显著增加趋势,且光照强度对叶绿素b的影响较叶绿素a敏感,从而导致总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而叶绿素a/b比值下降。(3)可塑性分析结果表明,高山杜鹃‘Furnivall’s Daughter’主要通过Pmax、LSP、LCP、Rd、PNUE和叶绿素含量的改变来适应光环境的变化,而比叶重(LMA)、LNCa、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其适应光环境的过程中作用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