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云南高原粳稻白叶枯病菌毒素及其与致病性关系
《植物病理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寻云南高原粳稻白叶枯病菌间毒素的差异及毒素与病菌致病性的关系,本研究选用致病性差异较大的3个云南高原粳稻白叶枯病菌株,采用乙酸乙酯法提取其毒素,用水稻幼苗浸根法和种子发芽抑制法测定毒素粗提物的生物活性,并用TLC法分析毒素组分及组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3个菌株单细胞产毒素量与菌株的致病性强弱成正相关;供试的3个菌株,无论其致病力强弱,其产生的毒素只要有足够的量,都能抑制水稻种子发芽,也能使水稻幼苗萎蔫,且毒素浓度越高,作用越明显;菌株间毒素组分和组分含量存在差异,一些特异的组分是否与其致病性有关,需要深入研究。


香蕉根际及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抑菌活性测定
《西南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分离和筛选具有抗真菌活性的香蕉根际及内生真菌为目的,从云南省内不同种植区的香蕉根际及植株内分离到93株真菌。以香蕉枯萎病菌、香蕉炭疽病菌、香蕉小窦氏叶斑病菌、香蕉暗双孢叶斑病菌、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菌、香蕉角斑梨孢病菌等6个病原真菌为靶标,对这93株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抗菌活性测定。采用孢子萌发抑制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初步测定其抗菌活性,并通过生长速率法和温室盆栽进行活性复筛。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测定结果表明,对上述6种病原真菌具有抑制活性的菌株分别占总菌株数的18.28%、25.81%、17.20%、21.51%、18.28%、23.66%;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测定结果表明,对上述6种病原真菌具有抑制活性的菌株分别占总菌株数的11.83%、15.05%、11.83%、13.98%、9.68%、13.98%;菌丝生长速率法活性复筛获得BEP-006、BEP-058、BEP-073等3个高活性菌株;3个高活性菌株次生代谢产物对香蕉枯萎病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72.06%、64.16%、59.33%,这3个高活性菌株具有进一步应用开发的潜力。


花青素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茶叶 》 2011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及研究人员在植物花青素的发现、种类、结构、合成途径、生理活性及生物合成基因工程等方面的工作和进展,并展望了花青素研究发展的方向。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阿维菌素杀螨活性比较
《西南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浸渍法和叶片残毒法测定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mamectin benzoate)和阿维菌素(avermectin)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与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的致死作用。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温湿度条件下,2种花卉叶螨不同发育阶段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阿维菌素的敏感性不同,2种药剂对雌成螨的毒力高于卵,而不同种群对同一药剂的活性差异不明显;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2种叶螨雌成螨和卵的活性比阿维菌素低。
关键词: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阿维菌素 朱砂叶螨 二斑叶螨 生物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