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genotyping(模糊匹配)
19条记录
不同基因型粳稻籽粒产量与功能成分的生态变异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云南省育成的14个功能型水稻品种(系)为材料,在新平、玉溪和寻甸3个生态点种植,研究不同基因型粳稻的产量和功能成分含量及其生态变异。结果表明:寻甸的水稻平均产量、有效穗数和结实率均显著高于新平和玉溪,以新平最低,玉溪每穗穗粒数显著高于新平和寻甸,不同地区粳稻千粒重差异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限制新平、玉溪、寻甸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分别为每穗粒数、有效穗数、结实率;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均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稻米功能成分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稻谷产量、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主要受生态环境的影响,而千粒重受基因型控制,γ–氨基丁酸受生态环境的影响,总黄酮、生物碱受基因型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共同调节,抗性淀粉含量主要受基因型控制;新平水稻糙米γ–氨基丁酸和生物碱含量较高,玉溪和寻甸2种成分含量相接近;总黄酮以玉溪点最高,寻甸较低;不同地区抗性淀粉含量差异较小。

关键词: 水稻 基因型 生态环境 总黄酮 γ–氨基丁酸 生物碱 抗性淀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磷胁迫下大麦磷高效基因型的筛选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获得大麦(Hordeumv ulgare Linn.)磷高效育种的材料,分别在土壤有效磷质量分数为1.32和36.6mg·kg-1的条件下,对180个大麦品种进行磷高效材料的筛选和鉴定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品种中磷高效差异很大;中国大麦茎干重和地上重极显著高于美国大麦(P=0.000);裸大麦(H.vulgare var.nudum)有效穗、分蘖数和茎干重极显著高于皮大麦(H.oldeum vulgateL.);多棱大麦(Hordeum vulgareL.)分蘖数、茎干重和地上干重极显著高于二棱大麦(Hordeum distichon L.)。磷效率用耐低磷力和品种适应性来描述,用籽粒产量计算耐低磷力,云啤1号(122.3%,231.43%)、Z050P004Q(109.81%,214.40%)和YS500(101.08%,566.14%)等是供试样品中磷高效较高的品种。该实验结果为云南地区进一步选育磷高效的大麦品种提供了材料。

关键词: 大麦 磷高效 基因型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魔芋花药培养褐变因素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魔芋花药培养中褐变的一些因素研究,花药的消毒方法、冷处理、基因型、培养过程的温度、光照强度等都影响褐变的发生。通过对以上几个因素的调整,使褐变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褐变率得以降低。

关键词: 魔芋 花药培养 基因型 褐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切花非洲菊基因型综合评价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价12个非洲菊基因型10个主要性状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间的加权关联度系数差异较大,12个基因型的综合性状优越性依次为:X1>X4>X11>X12>X3>X7>X5>X9>X6>X8>X10>X2,评价结果与顾客的实际评价具有高度一致性.

关键词: 切花非洲菊 基因型 灰色关联度分析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百合不同远缘杂交基因型对胚培救效果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07 CSCD

摘要:选择目标性状清楚的亲本配制远缘杂交组合类型(O×O,O×A,O×L,O×野生种,O×L A),对不亲合组合10~20 d的授粉子房进行了离体培养。不同种间及种系间杂交组合类型对百合幼胚的萌发及植株再生有一定的影响:O×O,O×A杂交类型的授粉子房幼胚萌发率最高,O×野生种的幼胚萌发率最低。子房切片培养是较适用的培养方法,但需在发现胚萌发初期使其与子房壁剥离,以避免影响萌发杂种的真实性;胚培养效果还与培养条件有一定的关系,MS+NAA 1 mg/L+蔗糖6%+琼脂6%,pH5.5是最适用的培养基,较适的培养室温度20±2℃,光照10 h/d,光照强度1000~1500 lx(1只日光灯);培养瓶采用不透气膜封口。胚培养后代以瓶内结球的形式出瓶后,成活率达100%。

关键词: 基因型 胚培救 百合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冬播麦区小麦部分品质性状的基因型和环境影响及其相关分析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CSCD

摘要:选择冬播麦区108份代表性品种(系)于2001~2002年度分别在南北两组区试15个试点种植,对其部分品质性状进行分析表明,北片各品质指标在不同品种和不同地点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品种间的变异大于品种×地点互作及地点间。试点之间相比,北片各点籽粒硬度和千粒重显著高于南片(里下和试点除外),籽粒蛋白含量和SDS沉淀值各试点相差不大。品种间相比,北片参试品种的籽粒硬度、籽粒蛋白质含量、千粒重和SDS沉淀值普遍高于南片品种,其中北片依次分别为61,12.0%,44.8 g和11.0 mL,南片分别为44,11.5%,37.8 g和10.3 mL;北片品质性状变异幅度较小的品种频率高于南片,北片依次分别为66.2%,76.9%,78.5%和7.7%,南片分别为23.3%,39.5%,32.6%和7.0%。相关分析表明,品质性状间的关系与SKCS籽粒硬度大小有关,硬质麦籽粒硬度与SDS沉淀值和千粒重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和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8和-0.53,籽粒蛋白和SDS沉淀值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5;软质麦籽粒硬度与SDS沉淀值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8,与千粒重无显著相关性,籽粒蛋白和SDS沉淀值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5。

关键词: 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rumL.) 品质性状 基因型 环境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K121S温敏核不育的遗传初探

西南农业学报 2004 CSCD

摘要:以芥菜型油菜温敏核不育系K121S及其母体不育源05S为材料对其温敏核不育性进行了遗传分析,试验结果初步认为,二者受同一不育基因系统控制,4对隐性重叠基因控制基本不育性,还存在1对活性受温度调节的隐性抑制基因,在其激活状态下可抑制重叠基因的作用而表现可育,使得K121S具有夏播不育而秋播可育的温敏性,05S不具温敏性而呈典型的核不育表现。存在3种不育基因型:温敏型s1s1s2s2s3s3s4s4sii,纯合不育两型系s1s1s2s2s3s3s4s4sⅡ,杂合不育两型系s1s1s2s2s3s3s4s4sⅠi,温敏型可作为纯合不育两型系的临时保持系获得全不育群体。测交F1全部可育,各分离群体F2夏播表现3:1、15:1、63:1、205:1、255:1,秋播3:1、13:3、15:1、61:3、63:1、253:3、255:1、1021:3和全可育,兄妹交或F1回交可能出现的分离为:夏播1:1、3:1、7:1、15:1,秋播1:1、3:1、7:1、15:1、31:1、5:3、13:3、29:3、61:3和全可育。

关键词: 油菜 核不育 温敏性 遗传 基因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不同育种材料微型薯休眠特性及调控试验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4 CSCD

摘要:通过对马铃薯不同品种、自交实生薯家系、杂交实生薯家系等3类育种材料的微型薯在3种不同条件下休眠特性的分析,总结了3类育种材料的休眠特性及进行休眠调控的方法。在不同条件下,3类育种材料的休眠幅度(休眠幅度指同一群体从第一个块茎通过休眠至所有块茎全部通过休眠的时间)达极显著。赤霉素处理能使3类育种材料的休眠期较室温下缩短25 0%~62 5%,休眠幅度缩短34 7%~71 4%,但芽长得又细又长;变温处理能有效缩短休眠期较长的品种和家系的休眠时间,对缩短休眠期短的品种和家系的休眠时间效果不明显,但能使3类育种材料的休眠幅度较室温下缩短28 6%~50 0%,使芽长得较粗壮。赤霉素处理和变温处理均不能改变3种类型试验材料之间休眠幅度的差异。

关键词: 马铃薯 微型薯 实生薯 基因型 休眠特性 休眠调控 休眠时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不同基因型微型薯休眠特性及其调控研究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3

摘要:通过对马铃薯不同品种、自交实生薯家系、杂交实生薯家系等3类育种材料的微型薯在3种不同条件下休眠特性的分析,总结了3类育种材料的休眠特性及进行休眠调控的方法。结果表明,在室温(20℃)黑暗条件下,品种的休眠幅度为35~42d,自交家系休眠幅度为42~49d,杂交家系休眠幅度为49~63d;赤霉素处理能使3类育种材料的休眠期较室温下缩短25.0%~62.5%,休眠幅度缩短34.7%~71.4%,但芽长得纤细;变温处理能有效缩短休眠期较长的品种和家系的休眠时间,对缩短休眠期短的品种和家系的休眠时间效果不明显,但能使3类育种材料的休眠幅度较室温下缩短28.6%~50.0%,使芽长得较粗壮。赤霉素处理和变温处理均不能改变3种类型试验材料之间休眠幅度的差异。

关键词: 马铃薯 微型薯 实生薯 基因型 休眠特性 休眠调控 休眠时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