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生长时期马缨杜鹃光合特性的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广西植物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高山杜鹃的光合能力在不同季节对环境因子适应的动态变化,该文以被广泛引种栽培的马缨杜鹃(Rhododendron delavayi)为材料,露天种植在2加仑塑料盆中,利用气体交换技术和叶绿素荧光技术测定了不同生长时期马缨杜鹃光合特性的动态变化,探讨不同生长阶段影响马缨杜鹃光合作用的主要生理生态因子.结果表明:在云南昆明地区,马缨杜鹃的生长与其光合变化重叠,光合特性的季节变化可准确反映其生长周期的变化.在5—7月的生长初期,马缨杜鹃的净光合速率(Pn)快速增加,气孔导度(Gs)是此阶段影响马缨杜鹃Pn的决定性因素,空气相对湿度(RH)则通过影响Gs和蒸腾速率(Tr)来对Pn产生较大的间接效应,可通过增加RH来激发光合潜能以促进生长;在7—10月的生长盛期,RH高,Gs大,Pn较高且稳定,但受昆明地区独特气候的影响,该时期内较低的气温(AT)是影响该时期光合生理的重要因子,此阶段可通过增加AT来提高Pn以促进马缨杜鹃的快速生长;在10月之后的生长后期,AT和RH快速下降,气孔关闭,光合系统Ⅱ的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Pn逐渐降低,Gs和Fv/Fm是该阶段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子.该研究结果可为马缨杜鹃的科学栽培及推广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干旱胁迫对甘蔗光合日变化及相关特性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干旱胁迫对甘蔗CO2交换和H2O交换的日变化规律、光合作用能力及其他生理特性的影响,为甘蔗抗旱品种选育及探明其耐旱机制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云蔗05-51和粤糖93-159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干旱1 d、干旱5 d、干旱9 d和干旱9 d后复水10 d共4个干旱处理,各处理均设正常浇水为对照.使用PTM-48A植物光合生理及环境监测系统监测甘蔗+1叶的水气交换规律,测定与干旱相关的光合指标(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SPAD值)及生理指标(质膜透性和叶片相对含水率等),并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环境变化影响甘蔗叶片的CO2和水分交换能力,在高温低湿及高蒸气压差的正常浇水生长环境下,云蔗05-51和粤糖93-159的CO2交换率和H2O交换率较高,甘蔗叶片具有更高的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干旱胁迫导致云蔗05-51和粤糖93-159的CO2和水分交换受到抑制.干旱5 d时,2个参试品种的CO2交换率和H2O交换率大幅度降低,干旱9 d导致CO2和水分交换过程接近停滞.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时云蔗05-51和粤糖93-159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显著降低(P<0.05,下同),云蔗05-51的降幅低于粤糖93-159;干旱5 d和干旱9 d处理的甘蔗叶绿素荧光、SPAD值、土壤含水率、叶片相对含水率显著下降,质膜透性显著提升,干旱时云蔗05-51的SPAD值显著高于粤糖93-159,复水后质膜透性低于粤糖93-159.干旱胁迫下光合系统、叶绿素荧光系统及土壤含水率与叶片相对含水率、SPAD值和质膜透性间有显著或极显著(P<0.01)相关性.复水后,2个品种的光合及生理作用较干旱胁迫显著回升,CO2交换和水分交换恢复程度较差,云蔗05-51的各指标恢复程度高于粤糖93-159.[结论]高温低湿及高蒸汽压差的环境有利于促进云蔗05-51和粤糖93-159的光合及水气交换作用;干旱胁迫导致云蔗05-51和粤糖93-159的CO2交换率、H2O交换率、光合作用能力、叶绿素荧光系统及叶片水分等相关生理活动受到抑制;云蔗05-51在干旱胁迫下具有相对更高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其抗旱性和复水后的恢复能力均优于粤糖93-159.
关键词: 甘蔗 干旱胁迫 CO2交换率 H2O交换率 光合作用


干旱胁迫对甘蔗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干旱胁迫下甘蔗的光合及生理作用对提高甘蔗品质与产量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方法]以第十四轮全国区试品种中3个品种云蔗11-1074、云瑞12-263、粤甘52号和新台糖22号(ROC22)为供试材料,研究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甘蔗形态特征、光合作用以及生理反应的变化规律.采用盆栽试验,通过人工称重控制土壤含水量,在甘蔗伸长期设定干旱3 d、干旱6 d、干旱10 d和复水10 d4个处理,测定甘蔗光合指标和生理指标,并通过隶属函数法对4个品种的抗旱性进行评价.[结果]经干旱10 d后,各参试品种绿叶率、叶片含水率显著降低.光合指标中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下降,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F../F.降低,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胞间C02浓度上升.4个品种中粤甘52号光合指标受影响最大.干旱胁迫10 d时4个甘蔗品种的抗氧化酶活性整体增加,CAT和GR活性变化更加明显,可溶性糖含量有所提升,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增加后减少,MDA含量逐渐升高.云瑞12-263的SOD和CAT活性较高;ROC22有着较高的GR活性;云蔗11-1074的MDA含量显著高于其它3个品种,云瑞12-263含量最低.复水后,4个品种受干旱胁迫的影响得到一定缓解,粤甘52号光合能力恢复性较强但其它方面则未有好的表现.在生长能力方面,ROC22和云瑞12-263受干旱胁迫影响小,云蔗11-1074和粤甘52号受影响较大.结合平均隶属函数值对甘蔗抗旱性进行排序为:云瑞12-263>ROC22>云蔗11-1074>粤甘52号.[结论]干旱胁迫条件对4个甘蔗品种的形态变化、光合作用、抗氧化酶活性均产生影响,参试品种中云瑞12-263的各项光合指标均高于其它3个品种,可以对此品种进行进一步研究挖掘抗旱基因用于育种.


生物菌肥对谷子长势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生物菌肥浓度对谷子植株叶面积、地上生物量、净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晋品谷4号为材料,大田设置0(CK)、450(S1)、900(S2)、1 350(S3)、1 800(S4)和2 250(S5) kg/hm2 6种施肥梯度,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结果】开花期施肥处理叶面积显著高于对照CK,以S4的叶面积最大,为203.03 cm2,比对照CK增长17.00%;开花期谷子地上鲜重和干重都以S4最大,分别为579.46和153.02 g,并且都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在抽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都以S4净光合速率最高,分别为26.29、22.94和14.02μmol/(m2·s),均表现出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净光合速率呈现先增加后减低的变化趋势,并且不同施肥处理都显著高于对照CK;不同施肥处理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CK,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产量增加到峰值出现降低趋势,以S4的产量最高,为4 995.00 kg/hm2,较对照CK增加17.80%。【结论】生物菌肥作为一种环保型肥料可以代替部分无机肥料,以1 800 kg/hm2的施用量为宜。
关键词: 生物菌肥 谷子 叶面积 地上生物量 净光合速率 产量


增强UV-B辐射对杧果叶片光合生理和超显微结构的影响
《果树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紫外(UV-B)辐射胁迫对杧果生物量、叶片光合生理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2年生三年芒和马切苏杧果树为材料,以自然光照为对照(CK),设置2种不同强度的UV-B辐射(T1:2.5 kJ·m-2·d-1和T2:5.0kJ·m-2·d-1),测定植株生长、叶片光合参数和细胞超微结构。【结果】2个品种的杧果树对不同UV-B辐射强度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与CK相比,T1、T2处理下三年芒的生长发育、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特性指标呈增加趋势,而马切苏下降。随着UV-B辐射的增强,叶片细胞超微结构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T1处理下2个品种的杧果叶片表皮蜡质增多,气孔萎缩,叶绿体趋向于椭圆形,积累较多嗜锇颗粒,其中马切苏局部出现断裂,细胞内有大量黑色脂滴形成;T2处理下马切苏细胞结构层次排列不清,黑色脂滴数量显著增加,叶片光合能力降低。【结论】叶片质地较厚的三年芒对UV-B辐射具有较高的耐受性,而叶片质地较薄的马切苏对UV-B辐射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因此三年芒较马切苏更适合于在UV-B辐射较强环境下栽培。
关键词: 杧果 UV-B辐射 光合生理 叶绿素荧光 超微结构


低镁胁迫对不同品种柠檬生长、光合特性和镁元素吸收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我国南方地区是柠檬的主产区,柠檬缺镁现象十分明显,不同品种耐缺镁能力有很大差异,通过对比不同柠檬品种对低镁胁迫响应的差异,筛选出耐缺镁的品种,为柠檬种植的品种布局提供理论依据.以费米耐劳、云柠一号尤力克、塔西提莱檬3个主栽的柠檬品种为材料,以沙培的方式在镁缺乏(0 mg/L)、镁不足(6 mg/L)、镁正常(24 mg/L)3个浓度下进行培养,比较研究植株长势、光合特性和镁元素的吸收的差异,初步解析不同柠檬品种对低镁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在镁胁迫时植株的生长受到抑制,不同柠檬品种响应有所差异,在供镁浓度为0 mg/L时,费米耐劳和云柠一号老叶呈倒V字型黄化,塔西提则无此现象.低镁胁迫时植株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费米耐劳、云柠一号、塔西提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分别下降16.81%、18.01%、13.95%;镁胁迫下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分别下降9.92%~58.96%、10.70%~37.97%、9.80%~31.71%;不同品种柠檬光合指标下降的幅度从小到大为:塔西提、云柠一号、费米耐劳.镁胁迫下不同柠檬品种各部位的镁含量都减少,费米耐劳、云柠一号、塔西提分别减少22.66%、28.34%、24.32%.综合来看,各品种表现为塔西提最耐镁缺乏,云柠一号和费米耐劳不耐镁缺乏,在镁缺乏地区应根据不同品种合理补充镁肥.


不同地理种源漆树幼苗光合特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漆树优良种源选择和引种栽培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针对来源于湖北、陕西和云南的3个地理种源漆树幼苗光合特性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指标进行测定,分析不同种源光合指标的差异性、光能利用率和水分利用率。【结果】3个种源漆树幼苗的光合特性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依次表现为湖北巴东种源>云南砚山种源>陕西平利种源,呈显著性差异;3个种源中,陕西种源的蒸腾速率(Tr)日变化最大,云南种源水分利用率最高,综合水分平均利用率以湖北种源最优;各种源气孔导度日变化为单峰型,变化趋势一致,漆树幼苗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结论】根据漆树幼苗的光合特性,在苗木培育时进行适当遮阴,促进幼苗生长。其中,湖北巴东种源漆树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幼苗良好生长和对环境的适应,可进一步进行良种选育,为漆林的丰产培育提供种源选择。


云南干热河谷区7个小粒咖啡叶片光合特性日变化的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2020
摘要:以云南干热河谷区的7个小粒咖啡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LCpro-SD全自动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等光合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大部分咖啡品种的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不对称的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但'紫叶'呈单峰曲线变化;7个品种的最大净光合速率表现为紫叶>埃塞俄比亚2号>T5175>矮卡(航天)>矮卡>埃塞俄比亚1号>DTARI;7个咖啡品种的气孔导度呈"J型"曲线变化趋势,其日均气孔导度排序为紫叶>矮卡>埃塞俄比亚1号>矮卡(航天)>T5175>埃塞俄比亚2号>DTAR;'矮卡'的日均水分利用率最大,而'DTARI'的最小.总之,'紫叶'具有较强的光合性能(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光能利用率),但是其水分利用率较低,对干旱的适应能力不足.


干热河谷区3个种源余甘子的光响应曲线特性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2020
摘要:以云南干热河谷区3个种源余甘子幼苗为研究对象,利用Li-6400 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其不同光合参数,并绘制相应光响应曲线,比较了不同种源余甘子光合特性差异。结果表明:在低光合有效辐射(PAR)条件下,3个种源余甘子净光合速率(P_n)差异较小,随着PAR升高3个种源余甘子表现出较大差异。3个种源余甘子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在低PAR范围内迅速上升,随着PAR升高呈缓慢上升或下降趋势。3个种源余甘子胞间CO_2浓度(C_i)呈先急速下降后趋于平稳的变化趋势;水分利用效率(WUE)呈现先上升后趋于平缓再下降的总体趋势。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能较好地拟合不同种源余甘子P_n的光响应曲线,决定系数(R~2)在0.9982~0.9994之间。种源20180907-1的LSP、LCP及P_(n,max)均相对较高,利用强光的能力较强;种源20180907-2的LSP中等,LCP及P_(n,max)均较低,表观量子效率(α)较高,对弱光的利用能力较强,且WUE较高,抗旱能力较强;种源20180907-3的LSP、LCP均为中等,对强光的利用能力中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