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施氮水平对云蔗03-194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中国糖料 》 2013
摘要:以云蔗03-194为材料,采用田间穴植试验,设5个处理研究4种施氮水平对生长速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量增施氮肥有利于促进甘蔗分蘖和伸长,提高甘蔗产量和品质。施氮量180 kg/hm2的甘蔗分蘖高于其他施肥水平,以施氮量360 kg/hm2处理的月均生长速率最高,甘蔗的产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施氮量540 kg/hm2处理的甘蔗产量最高,达94726.15 kg/hm2,而甘蔗蔗糖分在各施肥水平间没有显著差异,以施氮量360 kg/hm2处理的蔗糖分和甘蔗产糖量最高。
气象因子与油菜产量及其构成的相关分析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 2013
摘要:[目的]研究气象因子与油菜产量及其构成的关系。[方法]采用田间试验设计,通过 Excel表格汇总整理从气象局获得气象资料,在 DPS数据处理系统下利用逐步回归分析研究气象因子与油菜产量及其构成的相关性。[结果]单株有效角果数与苗期气候因子关系密切,与苗期降雨量显著正相关,而与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每角粒数与苗期降雨量呈正相关,而与苗期气温和花期日照时数负相关。千粒重与苗期日照时数正相关、与花期降雨量负相关。[结论]栽培上应增加地表覆盖等措施保证土壤适宜的水分条件,促进幼苗生长,保持田间通风透光性好,减少降雨对油菜开花的影响。通过壮苗培育提高商品油菜籽产质量。
提高优质水稻耿籼1号产量的优化施肥方案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确定优质稻耿籼1号的最优施肥用量,通过田间小区试验,采用3因素5水平2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研究了氮、磷、钾不同配比对其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耿籼1号最优施肥组合方案为氮肥(46%尿素)255 kg/hm2,磷肥(17%普钙)600 kg/hm2,钾肥(50%硫酸钾)150 kg/hm2,产量可超过8 829 kg/hm2.建立的耿籼1号最高分蘖数、成穗率、产量与肥料用量的优化数学模型,经检验达到显著性水平.
抹新梢对柠檬夏花果生长、产量及效益的影响初报
《中国南方果树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对柠檬夏花果发育期的新梢进行全部抹除、1/2抹除、1/3抹除与不抹梢等4种方式处理,研究抹梢对柠檬夏花果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全部抹除、1/2抹除、1/3抹除的单株着果数分别是不抹梢的1.9倍、1.4倍和1.1倍,全部抹除、1/2抹除能有效促进着果;与不抹梢相比,各抹梢处理能显著促进果实膨大,果实横径随抹梢程度加重而增大;产量、优质果率和收益也随抹梢程度加重而增大,各抹梢处理每667m2收益分别是不抹梢处理的2.7倍、1.7倍和1.2倍。柠檬夏花果发育期将新梢全部抹除对当季夏花果生产的效果最好。
脱毒与普通柠檬苗栽培评价:Ⅰ.树体生长、产量与感病性差异
《福建农业学报 》 2013
摘要:选择脱毒柠檬苗与传统普通柠檬苗进行栽培,通过6a时间对柠檬生长、产量与感病性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脱毒柠檬树体冠幅度高于普通的冠幅度,比普通树体增加1.9%~17.75%;脱毒柠檬嫁接口粗度较普通柠檬的高1.81%~24.61%;2种处理的前期单位面积产量,脱毒柠檬的比普通柠檬的高,但差异不显著,在第4年进入盛产期后,脱毒柠檬的单位面积产量比普通柠檬高24.70%~36.24%,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普通柠檬定植第2年发现感染衰退病、裂皮病,第3年以后,感染裂皮病率为9.5%~30.3%,感染衰退病率为4.5%~14.0%;普通柠檬定植第5或6年后产量表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气象因子与油菜产量及其构成的相关分析(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3
摘要:[目的]研究气象因子与油菜产量及其构成的关系。[方法]采用田间试验设计,通过Excel表格汇总整理从气象局获得气象资料,在DPS数据处理系统下利用逐步回归分析研究气象因子与油菜产量及其构成的相关性。[结果]单株有效角果数与苗期气候因子关系密切,与苗期降雨量显著正相关,而与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每角粒数与苗期降雨量呈正相关,而与苗期气温和花期日照时数负相关。千粒重与苗期日照时数正相关、与花期降雨量负相关。[结论]栽培上应增加地表覆盖等措施保证土壤适宜的水分条件,促进幼苗生长,保持田间通风透光性好,减少降雨对油菜开花的影响。通过壮苗培育提高商品油菜籽产质量。
播种量、秧龄和移栽密度对高原粳稻产量的影响
《中国稻米 》 2013
摘要:以云昌粳1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播种量、秧龄和移栽密度对高原粳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种量的减少,带蘖数、干物质有增加的趋势,播种量为15 kg/667 m2时的秧苗素质最好,产量最高;随着秧龄的增大,有效穗数、实粒数、结实率降低,导致产量降低,60 d秧龄的产量明显高于70 d秧龄的产量;在2.16~2.64万丛/667 m2移栽密度内,随着密度的增加,有效穗数有增加的趋势,产量增加。总之,较少播种量、较小的秧龄、适宜的基本苗数是水稻高产的基础。为了应对干旱,可以通过稀播提高秧苗秧龄弹性,把秧龄延长到70 d,栽足基本苗,降低水稻产量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