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三区”科技服务对养蜂效果的影响
《蜜蜂杂志 》 2017
摘要:为评估"三区"科技服务政策对养蜂效果的影响,于2015-2016年在罗平县开展"三区"科技服务4次,每次4~5天,合计培训人数59人次,调查培训前后养蜂人员制作王台数、移虫数、蜂王出房数、交尾成功数、新分出蜂群数以及获得蜂产品数量,以相关性分析评价科技服务对培训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制作王台数量增加到了91个/户,为培训前的6.57倍,移虫数量达到了76个/户,为培训前的7.82倍,蜂王出房数达到了60个/户,为培训前的5.76倍;交尾成功的蜂王达36个/户,为培训前的4.52倍,蜂产品产量同比增长率为87.98%。通过人工育王后获得蜂蜜斤数与王台制作(R=0.434)、移虫(R=0.473)、蜂王出房(R=0.479)、交尾成功(R=0.564)、分出蜂群(R=0.558)呈正相关性,P<0.05,说明培训能有效增加蜂蜜的产量。结论,以"理论+实践+蜂农"结合政策扶持为指导,如发放一定数量的标准化蜂箱、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设备,在"三区"服务中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充分发挥当地特色,整体推进,中蜂科学养殖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野藿香花期蜜蜂饲养管理要点
《蜜蜂杂志 》 2017
摘要:野藿香在我国分布广泛,资源丰富,泌蜜量多,在养蜂生产中占有一定地位。在蜜源植物相对匮乏的秋冬季节,能为蜂群提供食物,并可在集中分布区生产蜂蜜~([1])。野藿香在云南也是一个重要蜜源,并且全省很多地方都有分布,在东川、永善(井底、黄华)、
两种西蜂交尾群蜂群增殖和蜂蜜产量比较
《蜜蜂杂志 》 2017
摘要:对原群直接提交尾群和互换蜂箱提交尾群的两种蜂群在野藿香蜜源流蜜时群势增殖和蜂蜜产量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原群直接提交尾群对蜂群的增殖变化,成蜂量(P=0.048)及卵虫(P=0.009)增长显著,其余差异不显著。互换蜂箱提交尾群对蜂群的增殖变化,成蜂量增长显著(P=0.018),其余差异不显著。互换蜂箱提交尾群增殖与原群直接提交尾群对蜂群的增殖变化比较,总脾数(P=0.004)、成蜂量(P=0.001)、卵虫(P=0.028)增长差异显著,蛹差异不显著。互换蜂箱提交尾群的蜂蜜产量显著高于原群直接提的交尾群。说明原群直接提交尾群和换箱提交尾群到流蜜时群势均有增长,而换箱提交尾群的方法较好。
西双版纳州转地蜂场与成年橡胶林的分布规律
《蜜蜂杂志 》 2017
摘要:西双版纳州种植的大面积的橡胶林,为养蜂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商品蜜源。为了调查该地区转地蜂场的分布与橡胶林种植面积的规律,笔者于2016年4-5月调查了景洪至大勐龙方向转地蜂场数量,以西双版纳州行政区域划分图及201 4年橡胶林面积图相拟合。结果发现蜂场分布与成年胶林的面积相重叠,两蜂场间隔约2 km,且集中在过境的二级允大公路边,山区几乎没有。在景洪至大勐龙方向蜂群采集密度合理且有偏向密集趋势,而深山林区如勐腊西南区蜜源有待进一步开发。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西方蜜蜂抗螨蜂种群体遗传多态性分析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分析西方蜜蜂抗螨蜂种的群体遗传多态性情况,采用18对微卫星(SSR)引物对抗螨蜂种子一代和子二代,并与同场饲养不抗螨的本地意蜂和浙大蜜浆高产蜂种进行比对,共计22个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表明:遗传一致度在0.2时,抗螨蜂种子代发生一定的分化,其他两个品系基本一致.抗螨蜂种子代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遗传距离在0.043 9以内),与本地意蜂和浙大蜜浆高产蜂种各自相互分开.从而对抗螨蜂种的选育和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蜂强1号意蜂子代与本地意蜂蜂王浆产量地区差异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云南蒙自和普洱蜂强1号意蜂(即蜂王浆优质高产抗白垩病蜂种)子代和本地意蜂蜂王浆产量差异,试验在蒙自和普洱两地开展,同一个花期内重复采样9次,蜂王浆取出后用电子天平称量后放入冰箱冷冻保存。结果表明:蜂强1号意蜂子代蜂王浆产量显著高于本地意蜂(P<0.01);蒙自地区,蜂王浆优质高产抗白垩病蜂种子代蜂王浆产量比本地意蜂高34.8%,而普洱地区,却高达47.4%。说明蜂强1号意蜂在普洱地区试验效果好于蒙自地区。
关键词: 蜂王浆优质高产抗白垩病蜂种 本地意蜂 蜂王浆 产量 地区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