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云南大豆品种抗虫性鉴定及评价方法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温室栽培接虫鉴定与田间套种自然鉴定相结合,对9个大豆育种新材料和品种进行了抗鳞翅目害虫鉴定及评价试验研究,用目测抗虫指数调查法,计算平均抗虫指数,得到综合抗虫指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豆育种材料和品种12-1、滇豆6号、滇豆7号对鳞翅目害虫抗性表现为抗虫(R);大豆育种材料和品种11-1、29-1、67-1、89-1、滇豆4号、滇豆5号对鳞翅目害虫抗性表现为中抗(MR)。试验结果品种间差异明显,调查及评价方法简便易行,为大豆田间抗虫品种筛选及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砂仁叶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药剂筛选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采自西双版纳景洪的砂仁叶斑病标样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得到引起砂仁叶斑病病原节梨孢菌(Gonmatopyricularia am-omi)菌株,并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及药剂抑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利用不同培养基进行培养节梨孢菌长势有一定差异,病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生长速率高低顺序为黑麦A>米糠>燕麦>PDA>玉米>V8>番茄汁。通过温度对节梨孢菌生长影响测定,该菌在4~35℃的温度下均可生长,较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30℃;在10~35℃的温度下均可产孢,以25~30℃温度下产孢量较大,在4℃温度下不产孢。选用14种杀菌剂进行节梨孢菌室内抑菌测定,效果较好的药剂有40%百菌清、72%杜邦克露、80%代森锰锌、70%甲基托布津、80%多菌灵、72%甲霜.锰锌、64%杀毒矾和5%烯唑醇,抑菌效果均达100%;其次是75%达科宁和50%唏酰吗啉,抑菌效果为64.81%和62.96%;而霜霉威、春雷霉素、50%安克和15%三唑酮的抑菌效果不明显,在16.67%~22.22%。
砂仁叶斑病田间发病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8年至2009年对西双版纳阳春砂仁叶斑病田间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叶斑病是云南阳春砂仁叶片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其发病规律及特点:10月初发病,1月为发病高峰,8月发病较低;具有冬季发病重,夏季发病轻的特点。影响田间发病的因素有气温、降雨量、种植密度、环境、品种等,对3个砂仁基地进行月均温、月降雨量与田间病情指数相关性分析表明,田间病情指数与月均温的相关性系数R2=0.8413,与降雨量的相关性系数R2=0.9358,即气温在10~30℃,降雨量在10~250 mm,气温越高降雨越多田间叶斑病发病指数越低,即呈负相关关系。
白菜根肿病菌致病性因素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2002年至2004年白菜根肿病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为20%、30%、40%、50%、60%、70%、80%时,白菜根肿病病情指数分别为0,1.5,10.5,28.6,26.9,19.8,2.9。对病田土壤中根肿病菌休眠孢子囊垂直分布测定,结果为0 cm土层平均含菌量为0.49×106~208.27×106个,10 cm土层为83.85×106~1400.15×106个,20 cm土层为5.1×102~28.7×102个,病田不同土层休眠孢子囊平均含量10 cm>0 cm>20 cm。用0、10、20 cm带菌土壤接种白菜,其根肿病病情指数分别为30.7,25.8,20.0,带菌烘干土样接种未发病。土壤酸碱度与田间根肿病发生有密切关系,pH值5.6~5.97,病株率为100%;pH值6.9~7.59,病株率45.68%~62.96%。病田晒垡60、40、20 d后接种白菜和甘蓝,其病情指数分别为0.47,4.4,38.2和0.2,1.2,24.8。对病根组织泡水和日晒5、10、15 d后接种白菜,其病株率分别为55.2%、79.2%、89.6%和85.7%、100%、100%;新鲜病根接种病株率为84.9%;无病土未发病。
云南辣椒疫病的分子诊断及其病原菌群体特征研究
《植物病理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2005~2007年分离自云南省辣椒疫病的病原菌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病原菌的群体特征进行研究。PCR特异性扩增表明,引起云南辣椒疫病的病原菌是辣椒疫霉。交配型测定显示,234个云南辣椒疫霉菌株由A1、A2和A1A2(自育型)3种交配型组成,以A2和A1A2交配型为主。其中,A2占45.3%,A1A2占43.2%,A1仅占11.5%。大部分产区3种交配型共存,在田间进行有性生殖的可能性很大。甲霜灵敏感性测定的200个菌株中,甲霜灵敏感菌株是主要菌系,占测定菌株的95.5%,中抗和抗性菌株比例较低,分别为2.0%和2.5%。抗药性菌株的出现与甲霜灵的选择压力有关。云南辣椒疫霉群体组成较为复杂,A1A2交配型可能在云南辣椒疫霉的有性生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为影响群体结构的一个重要途径。
红壤水稻田配方施肥技术
《农村实用技术 》 2007
摘要:云南的广大水稻区分布着众多的红壤水稻田,红壤的形成母质决定了它干、酸、瘦、薄、粘等特性,并且团粒结构差,形成了供肥、保肥能力弱,直接影响着水稻的丰产。红壤的酸性直接影响着钾、钙、镁等金属离子的活性,多被固定成难于溶
秋大豆稻田免耕直播技术
《农村实用技术 》 2007
摘要:云南南部地区分布着较多的低热河谷区,晚秋的雨热资源较为丰富。可以在水稻收后,可直播一季鲜食秋大豆,供应冬春市场的不足,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以往的种植中,水稻收后,晚秋的雨水太多,给翻耕,整地播种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经过近几年的研究总结,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