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李春花(精确检索)
作者:卢文洁(精确检索)
作者:王艳青(精确检索)
作者:王莉花(精确检索)
30条记录
西南部分地区荞麦根结线虫种类与地理分布

植物保护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荞麦面积的迅速增加,根结线虫病呈逐年加重趋势,严重影响了荞麦的产量与品质。本研究于2014年对西南10个地区17个乡镇秋播苦荞麦根结线虫的分布、发生种类以及危害程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危害荞麦的根结线虫种类有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和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3种,其中南方根结线虫为优势种群。田间根结线虫种群大多数为单一种群,23.5%的样品为南方根结线虫与爪哇根结线虫(或花生根结线虫)组成的混合种群。调查发现前作为烟草或马铃薯的地块,荞麦根结线虫发生危害严重,平均被害株率为6.0%~77.5%,病情指数为1.4~26.1,而前作为玉米的荞麦根结线虫则较轻,被害株率最高为16.0%,相应病情指数为2.3。

关键词: 荞麦 根结线虫 种类鉴定 地理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苦荞种质资源主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从云南苦荞种质资源中挖掘优异种质资源,拓宽苦荞遗传基础,以48份苦荞种质资源为材料研究了6个主要农艺性状和5个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云南的苦荞资源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6个农艺性状中株粒重的变异系数为34.4%最大,品质性状中总黄酮含量的变异系数为51.72%最大。聚类结果表明,将48份材料聚为3大类,可区分为低产型、矮秆高产型和中秆高产型。6个主要农艺性状和5个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累计贡献率分别达84.105%和80.332%,各主成分性状载荷值反映了主要数量性状的育种选择潜力。综合分析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可为云南苦荞种质资源的利用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苦荞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荞麦轮纹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荞麦轮纹病病原菌草茎点霉(Phoma herbarum)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以期为今后荞麦轮纹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草茎点霉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6。不同碳源和氮源对草茎点霉菌丝生长有显著影响;最适菌丝生长的碳源为葡萄糖,最适菌丝生长的氮源为蛋白胨、胱氨酸、牛肉浸膏和苯丙氨酸。草茎点霉菌丝在12h光暗交替条件下生长快,草茎点霉菌丝的致死温度为53℃,10min。

关键词: 荞麦 轮纹病 草茎点霉 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密度对‘云荞1号’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晚播条件下为了实现‘云荞1号’的不同种植密度对苦荞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以目前该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云荞1号’为材料,采用4个不同密度(70万株/hm2、95万株/hm2、120万株/hm2、145万株/hm2),研究了苦荞晚播条件下,密度对苦荞产量及产量构成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晚播条件下种植密度对株高、一级分枝数、主茎节数等植物学性状没有显著影响,但对产量有显著差异;在14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产量最高,达2424.17 kg/hm2。晚播的‘云荞1号’在云南秋播区最适宜的播种密度是145万株/hm2。

关键词: ‘云荞1号’ 种植密度 产量 产量相关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期对苦荞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为了探讨苦荞品种在云南昆明周围夏播的优质高产栽培的最佳播期,以3个品种(‘云荞1号’、‘迪苦一号’、‘晋苦6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了4个播期(6月25日、7月5日、7月15日、7月25日)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迟延,3个苦荞品种的生育期均明显缩短,而株高、主茎节数、一级分枝数随着播期的迟延,没有规律性的减少或增加,而株粒数、千粒重、株粒重及产量都随着播期的推后均有降低的趋势。并且3个品种在产量上分别与早播(6月25日)比,7月5日减产69.4%~74.8%,7月15日减产61.4%~93.3%,7月25日减产88.3%~94.7%。在本试验条件下,云南夏播苦荞的优质与高产相结合的最佳播期是6月25日,使产量达到最高水平。

关键词: 苦荞 播期 农艺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苦荞杂交后代优良株系筛选研究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来源不同的9个苦荞品种的开花日数、株高、一级分枝数等9个农艺性状进行了Tukey的多重比较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性状间有显著差异的6个品种,进行了不完全双列杂交。根据对不完全双列杂交亲本间差异的分析结果,从中筛选出株高、一级分枝数等6个性状有显著遗传性差异的2个品种,测定其分离后代(F2和F3)各农艺性状的遗传模式和遗传相关。在北陸4号和石荞的F4中发现了12个优良单株(早熟、矮秆、高产),并根据苦荞各农艺性状的遗传特性,讨论了筛选优良株系的选拔方法。结果表明,利用杂交育种法筛选优良株系时,首先利用SSD法繁殖至F4,再利用系统育种法来选拔最为有效。

关键词: 苦荞 农艺性状 双列杂交 筛选方法 优良株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薏苡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揭示云南薏苡种质资源多样性,发掘薏苡资源中的有益基因,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收集的65个薏苡种质资源的13个农艺性状进行多样性评价。结果表明,云南薏苡资源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栽培种的分枝数和分蘖数的遗传变异系数分别达到57.4%和47.5%,野生种百粒重的遗传变异系数达到60.4%。应用主成分分析将云南薏苡13个性状简化为7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为85.67%,以叶片宽因子贡献率最高,为49%。采用系统聚类分析,将65份供试材料在遗传距离16.21水平上聚为5个大类,可区分为株高较矮叶片较短型、株高较高叶片较长型以及3个特殊型。

关键词: 云南薏苡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苦荞资源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云南苦荞种质资源多样性,发掘苦荞资源中的有益基因,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收集的63个苦荞种质资源的12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云南苦荞资源中遗传多样性很丰富,其中株粒质量的遗传变异系数达到33.2%。应用主成分分析将云南苦荞12个性状简化为7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为89.14%。采用系统聚类分析,将63份供试材料在遗传距离19.39水平上可聚为3个大类,可区分为生育期较长型、生育期中等、生育期较短型。其中第2类的株高适中、生育期适中、千粒质量大,综合性状表现较好,是选育优良品种(系)的理想材料。

关键词: 云南苦荞资源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同异分析法在苦荞新品种(系)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同异分析法对引进的苦荞品种(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苦荞04-46的综合性状最好,其次是当地苦荞(CK)、西荞2号、六苦2081、川荞1号、晋荞麦1号等,黔苦5号的综合性状最差。可见同异分析法的评价结果与田间鉴评结果基本一致,而且同异分析法运算简便,结果全面客观,可在苦荞品比试验中应用。

关键词: 同异分析法 苦荞 综合评价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杀菌剂防治荞麦立枯病田间药效试验

山东农业科学 2014

摘要:本试验应用7种杀菌剂对荞麦立枯病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99%恶霉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效为78.57%,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的防效分别为75.22%、70.46%,3种药剂对荞麦立枯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荞麦立枯病 杀菌剂 药效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