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有机肥与无机肥不同施用配比对烤烟‘K326’产质量的影响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有机肥与无机肥的最佳配比,通过有机肥梯度对比试验,比较研究了有机肥与无机肥不同施用配比对烤烟‘K326’农艺性状、外观质量、内在化学成分、感官评吸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机肥用量为30%和无机肥用量为70%时,能促进烟株的生长发育,农艺性状最好;烤后烟叶的叶片结构、油分及色度均有改善,烟叶的外观质量达到最优;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增加,总氮和烟碱含量有所降低,同时各项化学成分指标更趋于协调;增加了烟叶的香气质和香气量,减小了刺激性和杂气,改善烟叶吃味;中上等烟比例提高7.7%,均价提高8.9%,净产值提高9.1%。综合考虑有机肥投入产出效益,建议在生产中施用30%的有机肥和70%的无机肥,以提高烟叶工业可用性和烟农的种烟效益。
关键词: 烤烟 ‘K326’品种 有机肥 无机肥 产量 质量


有机肥对火龙果不同批次果实生长与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以常规施肥为对照,通过增施不同量的羊粪,研究其对不同批次果实生长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羊粪处理均提高了火龙果的产量和品质。以处理2效果最佳,对第2、第3批次的火龙果产量、表观性状和营养成分影响最显著。其中,第2批次单位面积产量处理2、处理3较对照分别提高52.32%、56.56%,第3批次单位面积产量处理2、处理3较对照分别提高59.87%、40.56%。增施羊粪均可增大果实的纵径、横径及果形指数,并提高了火龙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改善了果实的口味,其均以2.5 kg/桩复合肥+15 kg/桩羊粪处理2效果最佳。


不同有机肥和磷肥施用量对直缘乌头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学通报 》 2015
摘要:目的:研究有机肥和磷肥不同梯度施肥水平对直缘乌头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研究有机肥和磷肥对直缘乌头块根商品产量、苗块根产量及总产量的影响。结果:直缘乌头商品块根产量与有机肥施用量呈正相关关系,有机肥施用量高于2 00kg/667m2对苗块根的产生没有显著差异,在中等以下的土壤肥力条件下,有机肥最佳施用量为3 00kg/667m2。直缘乌头栽培对磷肥较为敏感,过量磷肥易对商品块根的生长可产生肥害,磷肥最佳施用量为30kg/667m2。结论:施用适量的有机肥和磷肥可显著提高直缘乌头产量。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洱海流域蔬菜地生产力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长期施用有机肥对洱海流域蔬菜地生产力的影响。通过田间长期定位试验的方法,详细对比分析了连续10茬作物在不施肥处理、有机肥处理、习惯施肥处理和优化施肥处理的产量数据和0~2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有效钾的动态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洱海流域蔬菜地地力肥沃,在不施任何肥料的条件下作物的产量仍然能达到优化施肥产量的40%以上;长期施用有机肥可以实现作物持续稳产,同时提升土壤肥力,洱海流域蔬菜当前的习惯施肥量为579 kg/hm2,超过了作物吸收量,施肥量降低30%也能满足作物的正常生长。长期施用有机肥具有扩充土壤氮库、活化土壤磷素的作用,对提升蔬菜地的生产力具有显著作用。


有机肥与复合肥配施对烟株根际土壤pH值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3种不同油菜枯含量、4种不同施用量的有机肥与复合肥配比,在烟苗移栽前进行塘施,对烟株根际土壤定期取样,检测土壤样品的pH值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土质条件下,只施复合肥的根际土壤pH值随烟株生长而发生降升变化;不同油菜枯含量的有机肥与复合肥配施后,对烟株根际土壤的pH值具有微调作用,其中,以50%油菜枯含量的有机肥对土壤pH值的调节作用较明显;有机肥配施量从300~1200 kg/hm2的4个不同配比对土壤pH值都具有微调作用,以有机肥配施量为600~1200kg/hm2时,对烟株根际土壤的pH值具有较明显的调节作用。


不同量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氮肥利用率关系着农业生产的成本和环境问题,为了解洱海上游地区不同量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的氮素吸收利用情况,并为以后的施肥提供依据,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90,72,54,36 t/hm2有机肥(牛粪)分别与化肥配施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率(NRE)、氮素农学效率(NAE)、氮肥偏生产率(PFP)和氮素收获指数(NHI)的影响。结果表明:NRE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分别为4.8%,16.0%,25.4%,34.7%,与施氮量呈极显著(r=0.999,P=0.001)正相关;PFP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分别为50.9,42.1,35.7,32.4 kg/kg,二者间呈显著负相关(r=-0.981,P=0.019);NAE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分别为4.3,7.9,8.7,10.1 kg/kg N,但超过165 kg/hm2后处理间差异不显著;NHI以施氮量为225 kg/hm2和285 kg/hm2最高,均为42。为提高氮肥利用率,应该在降低土壤背景氮的基础上,增加穗粒肥比例,具体以23 t/hm2牛粪作为基肥,8 t/hm2牛粪作为蘖肥,辅以20 kg/hm2化肥氮,穗肥氮112 kg/hm2于孕穗期和灌浆期以2∶3的比例分两次施用。
有机肥不同施用比例对烤烟外观及产质量的影响研究
《云南农业科技 》 2011
摘要:通过大田试验,研究烤烟生产中有机肥不同施用比例对烤烟外观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用50%有机氮和50%无机氮时,有利于烟叶外观质量和产量的提高;但随着施用氮肥中有机氮比例的升高或降低,烟叶外观质量均出现下降,若在烤烟生产中全部施用有机氮不利于烟叶产质量的提高。


前作秸秆还田烤烟经济性状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 》 2009
摘要:比较了前作小麦、水稻、菜豌豆的秸秆分直接和堆沤两种形式还田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前作秸秆还田各处理间,烤烟的主要经济性状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前作秸秆还田,无论堆沤还是直接还田,提高烤烟经济性状的效果表现为混合秸秆>小麦秸秆>稻草>菜豌豆秸。其中混合秸秆堆沤还田可以显著提高烤烟的产量和产值;在高肥力的田烟上,麦秸直接还田可以显著提高烤烟上等烟叶比例;对于低肥力的地烟,前作秸秆只宜堆沤还田。前作秸秆还田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与施用秸秆扣减氮素化肥施用量有一定关系,烤烟前作秸秆还田与适量化肥配合施用,有利于烤烟的优质高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