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草地贪夜蛾化学感受相关基因家族的进化分析
《环境昆虫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于今年1月首次在我国发现以来,已迅速扩散到长江流域省份,对我国玉米生产造成重大危害。本文从全基因组水平对草地贪夜蛾化学感受相关基因进行了鉴定和进化分析。获得了54个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s,OBP)、15个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s,CSP)、82个气味受体(odorant receptors,OR)、210个味觉受体(gustatory receptors,GR)、44个离子型受体(ionotropic receptors,IR)和13个感受神经元膜蛋白(sensory neuron membrane proteins,SNMP)基因。进化分析发现,与家蚕相比,草地贪夜蛾OBP与GR基因具有明显的扩增现象,但SNMP基因存在轻微的收缩。本研究首次从基因组水平鉴定了草地贪夜蛾化学感受相关基因,为进一步开展该物种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气味结合蛋白 化学感受蛋白 气味受体 味觉受体 离子型受体 感受神经元膜蛋白 基因扩增


益蝽对草地贪夜蛾高龄幼虫的捕食能力评价和捕食行为观察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天敌昆虫益蝽对草地贪夜蛾的捕食潜力,本试验在室内条件下评价了益蝽5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6龄幼虫的捕食能力,结合田间观察总结了益蝽的捕食行为特点.结果表明:益蝽5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6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模型,对草地贪夜蛾6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瞬时攻击率和处理时间分别为4.671头、1.512和0.215d;益蝽偏食活猎物,对草地贪夜蛾幼虫致死量大,当草地贪夜蛾幼虫密度大时,益蝽将一头猎物刺吸致死后并不持续吸取,而是快速攻击其他猎物,这一特点对于控制草地贪夜蛾种群数量十分有利.


蠋蝽成虫对草地贪夜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捕食能力
《植物保护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蠋蝽Arma chinensis(Fallou)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的生防潜力,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蠋蝽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的捕食能力.结果表明:雌性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59.7、23.4、9.0头;瞬时攻击率分别为1.081±0.133、1.247±0.116、0.984±0.159;处理时间分别为(0.017±0.001)、(0.043±0.002)、(0.111±0.014)d.雄性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58.9、22.5、8.3头;瞬时攻击率分别为0.964±0.118、1.248±0.095、1.025±0.183;处理时间分别为(0.017±0.002)、(0.044±0.002)、(0.121±0.015)d.蠋蝽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都能捕食,对3龄幼虫捕食量最大,最喜欢捕食4~5龄幼虫,雌雄成虫都对4龄幼虫的瞬时攻击率最高.试验证实蠋蝽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的控害效果,可用于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实践.


益蝽成虫对草地贪夜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捕食能力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评估益蝽成虫对草地贪夜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捕食潜力,本试验在室内条件下开展了益蝽雌性和雄性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的捕食能力试验.结果表明:益蝽雌性和雄性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雌性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61.013、30.057、10.251头;瞬时攻击率分别为1.093、1.441、0.964;处理时间分别为0.384、0.792、2.352 h.雄性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58.824、24.522、9.302头;瞬时攻击率分别为0.996、1.365、1.210;处理时间分别为0.408、0.984、3.072 h.益蝽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都能捕食,对3龄幼虫捕食量最大,最喜欢捕食4~5龄幼虫,对4龄幼虫的瞬时攻击率最高,益蝽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的捕食能力,为草地贪夜蛾的可持续防控提供了新的方法和依据.


2019年缅甸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考察报告
《植物保护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缅甸是我国草地贪夜蛾的重要境外虫源区,为了掌握草地贪夜蛾在缅甸的发生与防控情况,2019年5月19-25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与缅甸农业研究司专家联合对缅甸南部、中部、中北部和东部草地贪夜蛾开展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缅甸全境均有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严重,田间多种虫态并存。其中,南部玉米大部分已经收获,虫株率62.50%~97.50%;中部区域种植少量的商品甜玉米,防治到位,虫株率6.00%~7.50%;中北部曼德勒敏建玉米种植面积最大,达8 000 hm~2,80%的地块已成熟收获,处于吐丝-乳熟期的田块虫株率达100%,受害严重;东部掸邦虫株率59%,虫口密度2.60头/株。玉米是缅甸第二大种植作物,全年玉米种植面积达47万~52万hm~2,其中与我国云南接壤的东部掸邦是主要种植区。到5月前因无有效降雨,全境玉米尚未大面积种植,仅有零星种植,随着雨季的来临,玉米种植面积将全面增加,草地贪夜蛾种群数量也将随之增加。因此,加强与缅甸相关部门合作,密切掌握缅甸玉米种植及草地贪夜蛾的发生与防控情况,对我国草地贪夜蛾的监测预警及防控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9年缅甸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考察报告
《植物保护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缅甸是我国草地贪夜蛾的重要境外虫源区,为了掌握草地贪夜蛾在缅甸的发生与防控情况,2019年5月19-25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与缅甸农业研究司专家联合对缅甸南部、中部、中北部和东部草地贪夜蛾开展了实地调查.结果 表明:缅甸全境均有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严重,田间多种虫态并存.其中,南部玉米大部分已经收获,虫株率62.50%~97.50%;中部区域种植少量的商品甜玉米,防治到位,虫株率6.00%~7.50%;中北部曼德勒敏建玉米种植面积最大,达8 000 hm2,80%的地块已成熟收获,处于吐丝-乳熟期的田块虫株率达100%,受害严重;东部掸邦虫株率59%,虫口密度2.60头/株.玉米是缅甸第二大种植作物,全年玉米种植面积达47万~52万hm2,其中与我国云南接壤的东部掸邦是主要种植区.到5月前因无有效降雨,全境玉米尚未大面积种植,仅有零星种植,随着雨季的来临,玉米种植面积将全面增加,草地贪夜蛾种群数量也将随之增加.因此,加强与缅甸相关部门合作,密切掌握缅甸玉米种植及草地贪夜蛾的发生与防控情况,对我国草地贪夜蛾的监测预警及防控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东亚小花蝽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捕食效应
《植物保护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幼虫的控制潜力,开展了不同温度下东亚小花蝽对不同龄期和密度的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与干扰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当东亚小花蝽捕食1龄或2龄草地贪夜蛾幼虫时,其捕食功能反应与HollingⅡ模型拟合度较好.东亚小花蝽对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在20℃、25℃和28℃下的瞬时攻击率分别为0.772 4、1.090 0、0.673 6,处理单头幼虫的时间为0.174 9、0.173 7、0.295 5 d,对2龄幼虫,在20℃、25℃和28℃下的瞬时攻击率分别为0.794 5、1.153 8、0.392 2,处理单头幼虫的时间为0.218 9、0.805 6、0.696 0 d;东亚小花蝽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捕食量表现出随着猎物密度增加而上升,随自身密度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同一温度下,东亚小花蝽对1龄幼虫的日均捕食量和寻找效应均高于2龄幼虫,寻找效应与猎物密度成反比;东亚小花蝽对3龄和4龄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日均捕食量为0;田间自然状态下东亚小花蝽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控制率为34.62%.


不同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的田间药效
《云南农业科技 》 2019
摘要:本试验选用3种化学农药和3种生物农药对草地贪夜蛾幼M、成虫、卵进行田间药效以及对天敌昆虫的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3种供试化学农药药后1 d、4d、7d对草地贪夜蛾均有较好防效,达80%以上.其速效性乙基多杀菌素WG>氟铃?茚虫威SC>氯虫苯甲酰胺SC,持效性乙基多杀菌素WG>氯虫苯甲酰胺SC>氟铃?茚虫威SC;而生物农药短稳杆菌SC、苏云金杆菌WP、烟碱皂素AS之间防效差异不显著,药后4 d防效在50%左右,药后7 d防效低于40%,15 d后无效.6种供试药剂处理后未查见天敌死亡,说明对天敌种群均表现友好.


云南草地贪夜蛾寄生性天敌资源调查初报
《云南农业科技 》 2019
摘要:为了明确云南本地草地贪夜蛾的寄生性天敌昆虫资源,并筛选优势的天敌昆虫对草地贪夜蛾起到持续有效的控制作用,2019年4-8月在云南省的普洱、版纳、临沧、保山、德宏、大理、楚雄、昆明、曲靖、文山、玉溪、红河等地开展了草地贪夜蛾寄生性天敌资源的调查采集.结果表明,在短短的半年时间,调查和收集到1种卵寄生性天敌昆虫Trichogrammatid sp.,4种幼虫寄生性天敌昆虫分别为Microplitis sp.、Cotesia sp.Ⅰ、Cotesia sp.Ⅱ、Campo0etis sp.,说明云南草地贪夜蛾天敌资源利用潜能较大.Trichogrammatid sp.隶属于膜翅目赤眼蜂科赤眼蜂属,Microplitis sp.隶属于膜翅目马蜂科侧沟茧蜂属、Cotesiasp.隶属于膜翅目茧蜂科盘绒茧蜂属、Campoletis sp.隶属于膜翅目姬蜂科齿唇姬蜂属.田间Campoletis sp.数量明显多于其他的寄生性天敌昆虫,Microplitis sp.的数量最少.调查结果将对云南草地贪夜蛾的绿色防控、持续防控、有效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