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D优203的选育及应用
《种子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D优203是不育系D62 A与蜀恢203杂交选育而得的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综合性状好的特点。经多年试验,均较对照汕优63增产,稻瘟病抗性强,品质好,适合云南省大面积生产应用,2008年1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低磷胁迫下云南粳稻强耐低磷杂种后代及群体的遗传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严重缺乏有效磷的酸性红壤开展合系41×大白稻强耐低磷杂种后代及重组近交系(RILs)的遗传特性研究,以期明确低磷胁迫下杂种后代的耐低磷特性的表达,为磷高效水稻种质资源的定向改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①低磷胁迫下,F3、F4分离群体的株穗质量与地上干物质量、穗长、总粒数呈极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较高;RILs群体的相对株穗质量与地上干物质量、总粒数、实粒数、穗长呈极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也较高。RILs磷高效株系的筛选中应对这几个性状充分重视。②株穗产量分布曲线各世代均呈连续性变异,各世代符合正态分布或偏态分布,表现出典型的数量性状特征。③主基因多基因分析表明,株穗质量主要受2对主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为68.21%,该组合具有较好的利用前景。
水、旱栽培条件下杂交稻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比较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旱稻不育系沪旱1A与10个水稻恢复系配出的10个杂交组合,设水、旱2种处理种植,研究杂交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相对水栽条件而言,在旱栽条件下的10个杂交组合株高降低,有效穗减少,根长和根粗增加,根数减少;粒长、粒宽、长宽比、直链淀粉含量均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垩白率明显增加,说明杂交稻在旱栽条件下品质相对变差。水栽条件下直链淀粉含量略有升高,但变化幅度小,说明在水分胁迫下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因品种而异。因此,研究水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在传统的水栽和旱栽2种环境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将对抗旱杂交稻组合的选育有重要指导意义。
秧苗密度和施氮量对超高产杂交籼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中国水稻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7年在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水稻特殊高产生态区,利用杂交籼稻组合协优107,设计了氮肥处理(10.3、20.7、31.0和41.4g/m2N)和秧苗密度处理(353、706、1059和1412苗/m2)双因子试验,旨在探讨施氮水平、秧苗密度和秧龄对超高产杂交籼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秧苗密度降低或施氮量增加,均降低出叶所需的有效积温,加快秧苗的出叶,且秧苗密度的效应更显著;2)高密度或低氮条件下,秧苗单株带蘖数随着秧龄的增加有减少的趋势;而在高氮或低密度条件下,秧苗单株带蘖数在播种后27d(7叶期)内呈增加趋势,之后进入分蘖衰减期;3)施氮对秧苗新分蘖的发生和大分蘖保持、苗床叶面积指数的增大、单株干质量的增加以及植株含氮量的提高均有正效应;4)秧苗密度对秧苗新分蘖的发生和大分蘖保持、单株干质量的增加均有负效应,并比氮效应明显;对植株含氮量的提高也有一定的负效应;对苗床叶面积指数的增大有正效应。
云南地方稻核心种质利用研究Ⅰ.农艺性状的表现及遗传多样性
《西南农业学报 》 2006 CSCD
摘要:核心种质如何创新和有效利用是目前植物遗传资源研究的主要内容,为此,以云南地方稻(ORYZA SATIVA L.)种资源核心种质519份和497个F1杂交组合为研究材料,研究了籼(INDICA)、粳(JAPONICA)2个亚种间、5个稻作生态区和16个行政地区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分布趁势.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稻种资源遗传多样性大,稻区间遗传多样性差异不明显,地区间遗传多样性差异较明显,遗传多样性中心在滇西南(西双版纳、思茅、临沧、德宏),遗传多样性的形成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粳稻表型遗传多样性大于籼稻.核心种质中籼稻与滇屯502的杂种一代总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均增加;粳稻与合系35的杂种一代总的遗传多样性降低,但亲本与F1的遗传多样性的差异不显著,遗传分化增加.应加强对遗传多样性中心的遗传资源进行深入研究,以便使这些宝贵资源在遗传改良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水稻丽粳2号近等基因系杂种后代耐冷性遗传研究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06
摘要:在昆明低温冷害条件下,以十和田×(十和田和丽粳2号BC4F5)配制的杂种BC5F1、BC5F2、BC5F3和BC5F4及亲本为材料,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丽粳2号作耐冷基因供体培育出的近等基因系进行孕穗期耐冷性遗传研究。结果表明:(1)杂种BC5F2、BC5F3和BC5F4分离群体在同一世代每穗实粒数与总粒数、结实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2)以结实率为耐冷性鉴定指标,近等基因系孕穗期耐冷性受2对主基因和多基因共同控制,其主效基因的遗传率为90.97%,微效基因遗传率为3.83%,主基因和微效基因都存在加性-显性-上位性效应。
几丁质酶―葡聚糖酶双介基因导入滇型杂交稻恢复系提高稻瘟病抗性的研究
《遗传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含有菜豆(Phaseolus limensis)几丁质酶基因和烟草(Nicotiana tabacum)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pBLGC(16.5kb)质粒用基因枪法导入滇型杂交稻(Oryza sativa L.ssp.japonica)恢复系"南29"中,总计获得93个转化再生植株,以β-1,3-葡聚糖酶基因制备探讨对T1代株系进行Southern杂交分析,17个株系为杂交阳性,证实外源基因完整结构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连续多代的PCR追踪检测证实外源基因已遗传至T4代;对所获得的6个PCR检测阳性T4代品系进行了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生理小种接种鉴定和稻瘟病大田诱发鉴定,结果表明,转基因品系对稻瘟病的抗性较受体对照大幅度提高,获得了稻瘟病新抗源,但不同品系稻瘟病抗性并不相同.
关键词: 几丁质酶基因 葡聚糖酶基因 遗传转化 杂交稻 稻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