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几丁质酶―葡聚糖酶双介基因导入滇型杂交稻恢复系提高稻瘟病抗性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许明辉 1 ; 唐祚舜;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几丁质酶基因;葡聚糖酶基因;遗传转化;杂交稻;稻瘟病

期刊名称: 遗传学报

ISSN: 1673-8527

年卷期: 2003 年 030 卷 004 期

页码: 330-3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将含有菜豆(Phaseolus limensis)几丁质酶基因和烟草(Nicotiana tabacum)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pBLGC(16.5kb)质粒用基因枪法导入滇型杂交稻(Oryza sativa L.ssp.japonica)恢复系"南29"中,总计获得93个转化再生植株,以β-1,3-葡聚糖酶基因制备探讨对T1代株系进行Southern杂交分析,17个株系为杂交阳性,证实外源基因完整结构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连续多代的PCR追踪检测证实外源基因已遗传至T4代;对所获得的6个PCR检测阳性T4代品系进行了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生理小种接种鉴定和稻瘟病大田诱发鉴定,结果表明,转基因品系对稻瘟病的抗性较受体对照大幅度提高,获得了稻瘟病新抗源,但不同品系稻瘟病抗性并不相同.

  • 相关文献

[1]几丁质酶-葡聚糖酶双价基因导入滇型杂交稻恢复系提高稻瘟病抗性的研究. 许明辉,唐祚舜,谭亚玲,田颖川,李成云,张树华,陈正华,田文忠. 2003

[2]转几丁质酶-葡聚糖酶基因水稻稻瘟病抗谱分析. 许明辉,李成云,李进斌,谭学林,田颖川,陈正华,唐祚舜,田文忠. 2003

[3]转几丁质酶-葡聚糖酶双价基因水稻稻米毒理试验. 姚春馨,许明辉,李进斌,谭学林,田文忠,唐祚舜. 2007

[4]抗稻瘟病基因在粳型杂交稻育种中的利用. 杨佩文,王群,张树华,洪汝科,许红云,杨勤忠,李家瑞. 2001

[5]水稻亩产千公斤品种产量潜力分析. 朱德峰,杨从党,向镜,陈惠哲,张玉屏,陈叶平,王岳钧,王亚梁,张义凯. 2020

[6]水富县优质高产杂交水稻良种制繁育基地建设初探. 董阳均,邓伟,严泽均,张锦文,吕永刚,年伟,徐雨然,谷安宇,陶天贵. 2015

[7]国际稻作研究所杂交稻新组合的产量潜力及其在云南适应性的初步研究. 和立宣,李维新,张凤文,和永宽,和忠,李崇仁,胡凤益. 2004

[8]水、旱栽培条件下杂交稻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比较研究. 严洪斌,郭咏梅,宋晶晶,吴云龙,黄平,卢义宣. 2008

[9]中国杂交稻新品种在缅甸的品比试验. 黄平,寇姝燕,刘晓利,李华慧,辜琼瑶,涂建,丁生宏,卢义宣,奎丽梅. 2014

[10]云南发展高产、多抗、强再生力杂交籼稻探讨. 胡建,董阳均,陈赟娟,杨春道,严泽均,张锦文,徐雨然,年伟,谷安宇. 2014

[11]云南地方稻种抗稻瘟病基因Pi-1的鉴定与分布研究. 李进斌,李鼎,孙一丁,张庆,许明辉. 2011

[12]对稻瘟病表现抑制活性放线菌的筛选. 杨佩文,欧敏功,尚慧,李一青,刘树芳,李铭刚,崔晓龙,李家瑞,文孟良. 2006

[13]放线菌ECO00008发酵液提取物的抗稻瘟病菌活性初步研究. 尚慧,文孟良,刘卫红,杨佩文,李铭刚,刘树芳,李一青,李家瑞,赵江源,崔晓龙. 2007

[14]放线菌次生代谢产物对稻瘟病菌的抑菌活性筛选. 杨佩文,李铭刚,番华彩,赵江源,曾莉,丁章贵,文孟良. 2011

[15]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分子定位及克隆研究进展. 杨勤忠,林菲,冯淑杰,王玲,潘庆华. 2009

[16]基于抗稻瘟病基因Pi40特异性SCAR标记的MAS育种应用. 寇姝燕,邓剑川,邹茜,刘慰华,张翠萍,朱振华,陈于敏,赵国珍,苏振喜,世荣,袁平荣. 2019

[17]适用于云南粳稻种植区的稻瘟病抗性基因分析. 马继琼,孙一丁,杨奕,李进斌,许明辉. 2021

[18]多年生稻稻瘟病抗性评价. 何奕霏,秦世雯,张石来,黄光福,张静,杨勤忠,胡凤益. 2021

[19]云南地方籼粳稻稻瘟病抗性和农艺性状差异分析及优异稻种筛选. 杨楠,陈恺茜,杨勤忠,唐文强,张文龙,何平,杨暮英,李勇成,韩光煜. 2021

[20]云南粳稻品种(系)对稻瘟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董丽英,李国生,赵秀兰,刘树芳,李迅东,钏兴宽,康洪灿,杨勤忠.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