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硬齿猕猴桃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2019
摘要:以种子、茎段为外植体,对野生种硬齿猕猴桃进行了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初代培养阶段,一定浓度的激素6-BA、ZT、IBA对硬齿猕猴桃的种子萌发无促进作用,不加激素的MS基本培养基是硬齿猕猴桃最佳的种子启动培养基;MS+0.5 mg/L 6-BA+0.2 mg/L IBA可作为硬齿猕猴桃较佳的茎段启动培养基;在继代培养阶段,MS+2.0 mg/L 6-BA+0.2 mg/L IBA较有利于硬齿猕猴桃的增殖;1/2MS基本培养基是硬齿猕猴桃较佳的生根培养基;椰糠+珍珠岩(20:1)是硬齿猕猴桃较好的培养瓶外生根基质.
关键词: 硬齿猕猴桃 种子 茎段 组织培养 增殖 生根 椰糠


新台糖系列品种后代实生苗甘蔗黑穗病抗性研究
《中国糖料 》 2019
摘要:新台糖系列甘蔗品种是我国重要的甘蔗品种和亲本,利用其作为亲本,易于培育出更为优良的杂交后代.本研究利用7个新台糖系列甘蔗亲本,配制20个组合,对其杂交组合进行黑穗病抗性评价,结果表明:20个组合人工接种黑穗病菌后全部发病,参试组合平均丛感病率与平均茎感病率为极显著正相关;组合间丛感病率和茎感病率均为极显著差异,说明人工接种胁迫试验能够将抗病性强、中、弱的组合鉴别出来,从而将感病严重的组合进行淘汰;通过聚类分析,20个组合抗病性可分为3种类型,组合3和12号聚为一类,发病最重,平均丛感病率、平均茎感病率分别为24.74%、11.5% 和28.48%、18.44%,该类组合可以予以淘汰,组合7、10、11和13号聚为二类,发病中等,其余组合聚为三类,发病较轻.


芳香棱子芹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2018
摘要:为了研究芳香棱子芹种子的萌发特性,为芳香棱子芹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芳香棱子芹种子为材料,测定不同的光照、温度、pH值、赤霉素、贮藏时间等条件处理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通过发芽实验研究了温度、光照、pH、贮藏时间等因素对芳香棱子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芳香棱子芹种子最适萌发温度为25℃,发芽率可达79.50%;(2)芳香棱子芹种子在光照条件和黑暗条件发芽率没有差异;(3)其对pH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在pH为2~10范围内均可萌发,但在pH6~8范围内可获得较高的发芽率。(4)其种子不适宜长期贮藏,最适贮藏时间为12个月。(5)300 mg/L的赤霉素对芳香棱子芹种子的萌发具有明显的作用,其发芽率和发芽势都达到最高,分别为81.4%和49.4%。


覆盖处理对滇牡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以原生地(香格里拉、昆明)的滇牡丹和栽培牡丹品种为材料,利用凤丹牡丹作砧木及覆盖薄膜保温保湿措施对其进行嫁接繁殖、植株生长和开花结实性状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滇牡丹和栽培品种嫁接成活率受温度、湿度环境影响较大,覆盖薄膜保温保湿嫁接成活率分别达67%~72%和76%~82%,而无覆盖薄膜保温保湿嫁接成活率仅为26%~32%和38%~53%;滇牡丹与凤丹牡丹砧木有良好的亲和性,嫁接苗植株生长旺盛,当年就能开花结实;嫁接苗木收集保存了一批滇牡丹不同花色类型的种质资源。研究结果暗示可通过嫁接方法异地收集保存滇牡丹种质资源和直接开发利用滇牡丹。


腾冲市油菜根肿病苗期发病因素及药剂防治
《云南农业科技 》 2018
摘要:考察育苗时期、苗床地(大田和坡耕地)选择、品种等栽培因素对苗期油菜根肿病发生的影响,研究不同药剂对苗期病害的防治效果,指导病害的有效防控。在黄家寨村和大园子村,以3个播种期(间隔10~15d)、2种育苗地(大田育苗和山地育苗)、4个主栽品种(绵油33、中都油998、绵油14和绵油309)为考察因素,在油菜移栽期调查病害的发病情况,计算病株率和病情指数。试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0%氟啶胺·异菌脲悬浮剂、100亿/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和精制黄腐酸土壤调理剂4个药剂对苗期油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播种期对油菜根肿病的发生发展有较大的影响,随着播种期的延迟,病株率和病情指数逐渐减少;育苗地的选择对油菜根肿病的发生发展有较大影响,大田育苗显著加重油菜根肿病的发生,而异地(坡地)育苗可有效防控油菜根肿病的发生;当地主要推广种植的油菜品种对油菜根肿病的抗病性较差,品种间抗性差异不显著;4个供试药剂对苗期油菜根肿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按照各药剂推荐用量和施用方法,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治和延缓苗期油菜根肿病的发生发展。育苗时期、苗床地(大田和坡耕地)选择、品种等栽培因素与油菜根肿病的发生关系密切,因地制宜地利用各地栽培条件,辅以适当的药剂防治,可以有效防控苗期油菜根肿病的发生。


不同消毒剂处理对托鲁巴姆种子萌发的影响
《蔬菜 》 2018
摘要:以野生茄子托鲁巴姆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1%CuSO_4、0.1%KMnO_4、1%CH_2O、75%C_2H_6O、10%H_2O_2、0.1%HgCl_2、10%NaClO消毒剂对茄子砧木托鲁巴姆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CuSO_4消毒的托鲁巴姆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且1%CuSO_4不会降低种子的发芽率,是较为理想的表面消毒剂;相反,75%C_2H_6O消毒处理削弱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托鲁巴姆种子的萌发。


基于混料均匀设计的无土栽培基质研究与应用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近年来,高端高效高质的农业生产对无土栽培基质的需求日趋增多,而草炭作为其主要原料因不可再生性来源日趋减少。因此,针对本土资源,研究新型基质合成材料全部或部分替代传统材料及配方技术,开发新型基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方法】选择甘蔗渣、中药渣、褐煤以及传统原料草炭和珍珠岩,采用混料均匀设计,开展白菜育苗、栽培试验,通过调查统计发芽率、农艺性状、产量和产投比并进行二阶回归模拟,优选最佳育苗、栽培基质配方。【结果】不同配方对白菜的育苗发芽率、栽培农艺性状、产量、产投比具有显著影响,不同应用及目的回归模拟的最佳基质配方分别为:(1)以成苗率为目标的育苗最佳基质配方为φ(甘蔗渣):φ(中药渣):φ(褐煤):φ(草炭):φ(珍珠岩)=1.27%:26.76%:13.49%:4.14%:54.33%;(2)以产量为目标的栽培最佳配方为φ(甘蔗渣):φ(中药渣):φ(褐煤):φ(草炭):φ(珍珠岩)=52.71%:1.39%:1.66%:42.26%:1.98%;(3)综合各种原料成本及产量的最优栽培基质配方为φ(甘蔗渣):φ(中药渣):φ(褐煤):φ(草炭):φ(珍珠岩)=7.18%:1.39%:66.03%:21.60%:3.80%。【结论】(1)采用混料均匀设计方法,可以高效、准确地从多种原料中筛选最优配方;(2)利用甘蔗渣或褐煤替代部分草炭基质后,可以达到增加产出、节约成本和保护资源的目的。


云南五种野生苹果属植物果实种子形态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为充分开发利用野生苹果资源,对云南5种野生苹果属植物垂丝海棠、三叶海棠、山定子、湖北海棠和丽江山定子的果实种子形态特征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5种果实形态都为近圆形和扁圆形;果实底色大多为橙黄或淡黄色,果皮颜色为浓红、橙红、鲜红、红、紫红和淡红色,部分着色或全部着色;果肉的颜色为淡黄、黄绿或橙黄色,果肉质地除三叶海棠较硬脆,其它4种都较松脆。单果含种子1~7粒,种子形状大小无差异,种子形状椭圆形,千粒重0.63~0.91g,单果重仅0.80~0.91g;湖北海棠果柄极短,其余4种的果柄均在2cm以上。三叶海棠果实的纵横径和果形指数均较大,横径和果形指数极显著或显著高于除湖北海棠以外的其它3个种;果实纵径极显著大于其它4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