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明确云南夏播大豆[Glycine max(L.)Merr.]产区的最适宜播期,并从中筛选出适宜不同时期救灾补种的品种及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方法]采用引进和本地的6个大豆品种(冀豆17来自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徐豆18和徐豆14来自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中黄13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滇豆4号和滇豆7号来自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进行分期播种试验(播期分别为5月21、5月31、6月10、6月20日),研究在云南夏播气候条件下,播期对参试品种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云南夏播大豆产区最佳播期是5月21日左右。随着播期的推后,参试品种的生育期逐渐缩短;株高、主茎节数和节间长逐渐降低;产量构成因子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和产量下降趋势明显;蛋白质含量逐渐下降,脂肪含量反之渐增,蛋脂总量逐渐下降;品种间的差异较大。[结论]该研究可为降低自然灾害对大豆生产的影响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大豆
播期
产量
品质
《江苏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对云南省547份大豆地方种质资源的籽粒特征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蛋白质平均含量为44.36%,脂肪平均含量为17.41%,高蛋白种质资源非常丰富,高脂肪含量种质资源相对缺乏。蛋白种含量高的种质主要分布在滇东南的文山和滇西南的临沧地区,脂肪含量高的种质主要分布在滇东北的曲靖、昭通和滇中的昆明地区。籽粒以黄色种皮,褐色脐,扁椭圆,中粒的为主。从籽粒外观性状与蛋白质、脂肪含量的关系分析可知,绿种皮、深褐脐、扁圆粒、小粒品种蛋白质含量高;黄种皮、褐色脐、圆粒、极大粒品种脂肪含量较高。并从中筛选出一批优异的大豆地方种质资源供云南省大豆育种利用参考。
关键词:
大豆
地方种质资源
籽粒性状
云南省
《西南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温室栽培接虫鉴定与田间套种自然鉴定相结合,对9个大豆育种新材料和品种进行了抗鳞翅目害虫鉴定及评价试验研究,用目测抗虫指数调查法,计算平均抗虫指数,得到综合抗虫指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豆育种材料和品种12-1、滇豆6号、滇豆7号对鳞翅目害虫抗性表现为抗虫(R);大豆育种材料和品种11-1、29-1、67-1、89-1、滇豆4号、滇豆5号对鳞翅目害虫抗性表现为中抗(MR)。试验结果品种间差异明显,调查及评价方法简便易行,为大豆田间抗虫品种筛选及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豆品种
抗鳞翅目害虫
鉴定
评价
《杂草科学
》
2009
摘要:模拟田间不同密度鬼针草研究了鬼针草与大豆之间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大豆在鬼针草的竞争干扰下,单株分枝数、结荚数、百粒重和产量均随鬼针草密度增加而下降。大豆产量与鬼针草密度的最佳回归模型为对数函数y=-211.0215 lnx+1218.261 5或指数函数y=319.5328e-0.0047x,两个函数模型均能较好地表示大豆产量与鬼针草密度之间的关系。鬼针草的经济危害允许水平为14.04%,防除阈值为38.33株/m2。
关键词:
鬼针草
大豆
竞争
防除
阈值
《西南农业学报
》
2007
CSCD
摘要: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云南省大豆杂交亲本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云南省大豆杂交亲本的主要农艺性状是以分枝数、单株粒数、单株荚数、单株粒重、百粒重的变异较大;其次是底荚高、株高和主茎节数;生育期的变异最小。②通过聚类,将参试的105份材料分为5类,各类群性状之间的差异较明显,这有利于育种亲本材料的选择。
关键词:
大豆
杂交亲本
聚类分析
云南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49份云南省大豆地方品种资源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主成分分析中,选取方差累计贡献率为88.34%的前4个主成分来评价云南省地方大豆品种资源.通过系统聚类,将参试的49份品种分为了5类,各类群性状之间的差异较明显,有利于育种亲本材料的选择.
关键词:
大豆
地方品种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云南
《大豆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0个外引菜用大豆新品系在云南省昆明夏播条件下研究其11个主要农艺性状对鲜荚产量的影响及各农艺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对云南省菜用大豆鲜荚产量影响最大的因子是生物产量,而影响生物产量的主要因子是主茎节数、株高、单株荚数和出苗至开花日数。提出通过品种引育、布局,改进栽培技术等措施以促进云南菜用大豆生产的发展。
关键词:
云南省
菜用大豆
限制因子
灰色关联度
《中国糖料
》
2004
摘要:分析了8个甘蔗品种春植栽种后间种大豆的增产增收效应。结果表明:甘蔗栽植后即间种大豆,造成甘蔗显著减产;出苗初期间种大豆,甘蔗、大豆双丰收,但不同品种的间种效应不完全一致。试验中甘蔗产量高而稳定,蔗田效益较好的品种有:云蔗89/351、川宁85/78、云蔗92/19和粤糖93/159;蔗田效益一般的品种为:闽糖93/246、C25和粤糖92/126;福农93/3608由于间种大豆后甘蔗产量下降较大,蔗田总效益较低。
关键词:
甘蔗
大豆
间种
效应
《西南农业学报
》
2004
CSCD
摘要: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云南省大豆品种主要性状对其产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主要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株高>单株荚数>单株产量>生育期>百粒重>分枝。与产量形成关系密切的主要性状是株高、单株产量,并明确了各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云南省大豆育种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豆
主要性状
关联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