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genotype(模糊匹配)
33条记录
低磷胁迫下大麦磷高效基因型的筛选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获得大麦(Hordeumv ulgare Linn.)磷高效育种的材料,分别在土壤有效磷质量分数为1.32和36.6mg·kg-1的条件下,对180个大麦品种进行磷高效材料的筛选和鉴定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品种中磷高效差异很大;中国大麦茎干重和地上重极显著高于美国大麦(P=0.000);裸大麦(H.vulgare var.nudum)有效穗、分蘖数和茎干重极显著高于皮大麦(H.oldeum vulgateL.);多棱大麦(Hordeum vulgareL.)分蘖数、茎干重和地上干重极显著高于二棱大麦(Hordeum distichon L.)。磷效率用耐低磷力和品种适应性来描述,用籽粒产量计算耐低磷力,云啤1号(122.3%,231.43%)、Z050P004Q(109.81%,214.40%)和YS500(101.08%,566.14%)等是供试样品中磷高效较高的品种。该实验结果为云南地区进一步选育磷高效的大麦品种提供了材料。

关键词: 大麦 磷高效 基因型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魔芋花药培养褐变因素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魔芋花药培养中褐变的一些因素研究,花药的消毒方法、冷处理、基因型、培养过程的温度、光照强度等都影响褐变的发生。通过对以上几个因素的调整,使褐变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褐变率得以降低。

关键词: 魔芋 花药培养 基因型 褐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切花非洲菊基因型综合评价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价12个非洲菊基因型10个主要性状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间的加权关联度系数差异较大,12个基因型的综合性状优越性依次为:X1>X4>X11>X12>X3>X7>X5>X9>X6>X8>X10>X2,评价结果与顾客的实际评价具有高度一致性.

关键词: 切花非洲菊 基因型 灰色关联度分析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稻PRO基因的克隆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华北农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得到在水稻中特异性表达的脯氨酸氧化酶(PRO)基因。DNA序列分析表明,所获得水稻的PROcDNA的最大开放阅读框序列全长为1 428 bp,可编码476个氨基酸。该序列与NCBI网站上已发表的PRO基因100%相似。为了能进一步验证所克隆的序列是我们所需的目的基因,成功构建了PRO基因超表达载体和PRO基因干涉载体,便于导入水稻中进行基因的功能鉴定。

关键词: 香稻 脯氨酸氧化酶 基因 克隆 表达载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差异表达研究方法及其在作物耐旱基因筛选中的应用

西南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抑制性消减杂交(SSH)、cDNA微阵列技术,差异显示PCR(DD-PCR)、代表性差异分析(RDA)、表达序列标签(ESTs)、基因表达连续性分析(SAGE)、cDNA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cDNA-AFLP)几种技术是目前基因差异表达的主要研究方法。本文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综述了干旱胁迫下玉米、水稻、小麦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进展后认为,对干旱胁迫与正常浇水对照的基因差异表达研究,进而分离抗旱基因,是进行作物抗耐旱转基因、创造抗耐旱种质资源,进而选育抗耐旱作物新品种的基础。在基因差异表达研究中,以采用cDNA-AFLP技术为宜。

关键词: 差异表达 耐旱 基因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优良性状控制基因的定位进展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遗传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分子标记可以寻找并且定位目的基因,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则能够快速、高效地筛选出携带目的基因的优良品种。文章总结了近年来水稻中已被定位的优良性状控制基因及与其连锁的分子标记,其中包括抗病虫害、抗寒、抗旱、不育、育性恢复等194个基因,这些基因中已有14个被克隆测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这些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趋势。

关键词: 分子标记 水稻 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百合不同远缘杂交基因型对胚培救效果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07 CSCD

摘要:选择目标性状清楚的亲本配制远缘杂交组合类型(O×O,O×A,O×L,O×野生种,O×L A),对不亲合组合10~20 d的授粉子房进行了离体培养。不同种间及种系间杂交组合类型对百合幼胚的萌发及植株再生有一定的影响:O×O,O×A杂交类型的授粉子房幼胚萌发率最高,O×野生种的幼胚萌发率最低。子房切片培养是较适用的培养方法,但需在发现胚萌发初期使其与子房壁剥离,以避免影响萌发杂种的真实性;胚培养效果还与培养条件有一定的关系,MS+NAA 1 mg/L+蔗糖6%+琼脂6%,pH5.5是最适用的培养基,较适的培养室温度20±2℃,光照10 h/d,光照强度1000~1500 lx(1只日光灯);培养瓶采用不透气膜封口。胚培养后代以瓶内结球的形式出瓶后,成活率达100%。

关键词: 基因型 胚培救 百合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研究进展

云南农业科技 2007

摘要:稻瘟病是世界水稻生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综述了目前已鉴定的稻瘟病抗性基因及其在水稻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以及已成功克隆的抗稻瘟病基因及其蛋白的结构特点。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抗性 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冬播麦区小麦部分品质性状的基因型和环境影响及其相关分析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CSCD

摘要:选择冬播麦区108份代表性品种(系)于2001~2002年度分别在南北两组区试15个试点种植,对其部分品质性状进行分析表明,北片各品质指标在不同品种和不同地点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品种间的变异大于品种×地点互作及地点间。试点之间相比,北片各点籽粒硬度和千粒重显著高于南片(里下和试点除外),籽粒蛋白含量和SDS沉淀值各试点相差不大。品种间相比,北片参试品种的籽粒硬度、籽粒蛋白质含量、千粒重和SDS沉淀值普遍高于南片品种,其中北片依次分别为61,12.0%,44.8 g和11.0 mL,南片分别为44,11.5%,37.8 g和10.3 mL;北片品质性状变异幅度较小的品种频率高于南片,北片依次分别为66.2%,76.9%,78.5%和7.7%,南片分别为23.3%,39.5%,32.6%和7.0%。相关分析表明,品质性状间的关系与SKCS籽粒硬度大小有关,硬质麦籽粒硬度与SDS沉淀值和千粒重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和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8和-0.53,籽粒蛋白和SDS沉淀值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5;软质麦籽粒硬度与SDS沉淀值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8,与千粒重无显著相关性,籽粒蛋白和SDS沉淀值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5。

关键词: 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rumL.) 品质性状 基因型 环境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甘蔗许多重要性状是质量性状或数量性状,受单基因或多基因控制,对这些性状进行基因定位对甘蔗育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特别是分子标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质量、数量性状基因定位研究可以更深入地进行,同时也促进了标记辅助选择(MARKER-ASSISTED SELECTION,MAS)育种技术快速发展起来.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分子图谱构建、甘蔗基因定位和分子辅助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当前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同时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甘蔗 标记辅助选择 基因 QT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