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genotype(模糊匹配)
33条记录
油菜K121S温敏核不育的遗传初探

西南农业学报 2004 CSCD

摘要:以芥菜型油菜温敏核不育系K121S及其母体不育源05S为材料对其温敏核不育性进行了遗传分析,试验结果初步认为,二者受同一不育基因系统控制,4对隐性重叠基因控制基本不育性,还存在1对活性受温度调节的隐性抑制基因,在其激活状态下可抑制重叠基因的作用而表现可育,使得K121S具有夏播不育而秋播可育的温敏性,05S不具温敏性而呈典型的核不育表现。存在3种不育基因型:温敏型s1s1s2s2s3s3s4s4sii,纯合不育两型系s1s1s2s2s3s3s4s4sⅡ,杂合不育两型系s1s1s2s2s3s3s4s4sⅠi,温敏型可作为纯合不育两型系的临时保持系获得全不育群体。测交F1全部可育,各分离群体F2夏播表现3:1、15:1、63:1、205:1、255:1,秋播3:1、13:3、15:1、61:3、63:1、253:3、255:1、1021:3和全可育,兄妹交或F1回交可能出现的分离为:夏播1:1、3:1、7:1、15:1,秋播1:1、3:1、7:1、15:1、31:1、5:3、13:3、29:3、61:3和全可育。

关键词: 油菜 核不育 温敏性 遗传 基因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不同育种材料微型薯休眠特性及调控试验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4 CSCD

摘要:通过对马铃薯不同品种、自交实生薯家系、杂交实生薯家系等3类育种材料的微型薯在3种不同条件下休眠特性的分析,总结了3类育种材料的休眠特性及进行休眠调控的方法。在不同条件下,3类育种材料的休眠幅度(休眠幅度指同一群体从第一个块茎通过休眠至所有块茎全部通过休眠的时间)达极显著。赤霉素处理能使3类育种材料的休眠期较室温下缩短25 0%~62 5%,休眠幅度缩短34 7%~71 4%,但芽长得又细又长;变温处理能有效缩短休眠期较长的品种和家系的休眠时间,对缩短休眠期短的品种和家系的休眠时间效果不明显,但能使3类育种材料的休眠幅度较室温下缩短28 6%~50 0%,使芽长得较粗壮。赤霉素处理和变温处理均不能改变3种类型试验材料之间休眠幅度的差异。

关键词: 马铃薯 微型薯 实生薯 基因型 休眠特性 休眠调控 休眠时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不同基因型微型薯休眠特性及其调控研究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3

摘要:通过对马铃薯不同品种、自交实生薯家系、杂交实生薯家系等3类育种材料的微型薯在3种不同条件下休眠特性的分析,总结了3类育种材料的休眠特性及进行休眠调控的方法。结果表明,在室温(20℃)黑暗条件下,品种的休眠幅度为35~42d,自交家系休眠幅度为42~49d,杂交家系休眠幅度为49~63d;赤霉素处理能使3类育种材料的休眠期较室温下缩短25.0%~62.5%,休眠幅度缩短34.7%~71.4%,但芽长得纤细;变温处理能有效缩短休眠期较长的品种和家系的休眠时间,对缩短休眠期短的品种和家系的休眠时间效果不明显,但能使3类育种材料的休眠幅度较室温下缩短28.6%~50.0%,使芽长得较粗壮。赤霉素处理和变温处理均不能改变3种类型试验材料之间休眠幅度的差异。

关键词: 马铃薯 微型薯 实生薯 基因型 休眠特性 休眠调控 休眠时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