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666条记录
干旱胁迫对持绿型割手密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及抗旱性评价

西南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持绿型割手密叶片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进一步探明持绿型割手密的抗旱性及遗传规律。【方法】以25个持绿型割手密血缘创新种质及其亲本为材料,通过桶栽控水方式,测定叶片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质膜透性等生理指标。【结果】在干旱胁迫下,参试材料叶片的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质膜透性、SOD和POD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利用综合抗旱能力D值大小进行聚类分析将参试材料分为3类,其中第1类为D值超过双亲的材料,有9个,占参试材料的36%。【结论】云割F211-208、云割F211-182、云割F211-52等材料都表现出超亲的抗旱性,可在育种实践中优先利用。

关键词: 割手密 持绿型 生理特性 抗旱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作物资源特征特性及生态地理分布研究Ⅺ:稻资源耐旱性多样性分布

贵州农业科学 2018

摘要:为进一步了解云南稻资源耐旱性多样性分布,采用GIS等技术分析2 440份稻资源耐旱性多样性在不同气候类型和各类稻区中的表现。结果表明:稻耐旱性与气候环境相关,多样性呈随海拔升高和温度降低而减小、随海拔降低与温度升高而增大趋势;多样性富聚区在云南全省均有分布,其中以滇西较丰富,亚热带是多样性富聚气候带;多样性大小依次是中亚热带=北热带=南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水陆稻和熟制类型兼种以及粳籼稻交错种植区域是稻苗期耐旱性多样性富聚区;挖掘了106份可供研究利用的优异耐旱稻资源。

关键词: 稻资源 耐旱性 多样性 生态地理分布 云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探索与创新

卷宗 201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葫芦巴碱标准物质的研制

化学分析计量 2018

摘要:研制葫芦巴碱标准物质。分别采用质量平衡法和定量核磁法两种不同原理方法对葫芦巴碱标准物质的纯度进行定值。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葫芦巴碱标准物质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考察。对葫芦巴碱标准物质纯度定值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结果表明,葫芦巴碱标准物质的纯度定值结果为99.31%,扩展不确定度为0.4%(k=2)。研制的葫芦巴碱标准物质量值准确,均匀性和稳定性符合二级标准物质技术要求。

关键词: 葫芦巴碱标准物质 定值 均匀性 稳定性 不确定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试论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办公室业务 2018

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农业科技档案的地位日渐突出,然而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却有待解决,文章从缺乏收集意识和管理方式的单一两个方面论述了当今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农业科技 档案 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网络环境下档案管理的创新探索

卷宗 2018

摘要:传统的档案管理对象以纸质化档案为主,管理人员数量较少,管理技术也比较单一化,与此相关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因而在网络化时代到来之后,这些管理模式的弊端逐渐体现。本文基于网络档案管理的必要性,分析了目前管理模式中存在的缺陷,并且从利用信息技术角度出发分析了档案管理创新的办法。

关键词: 网络时代 档案管理 创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叶中农药残留测定中前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茶叶中农药残留测定的前处理技术,如固相萃取法、QuEChERS法、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法以及其他新方法,对茶叶中农药残留测定的前处理方法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58篇)。

关键词: 农药残留 前处理技术 研究进展 综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析农业科技推广档案的管理与利用

卷宗 2018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科学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也非常普遍,新农业不再是传统意义的春种秋收。而农业科技推广档案管理也是现在科技新农业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本文就农业科技推广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加强和改善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农业科技档案 管理 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坪县杂交籼稻减量施肥试验

云南农业科技 2018

摘要:化肥的施用是获得水稻高产的重要技术环节,但过度依赖化肥,也会导致化肥施用量增大,农业面源污染加剧,危害生态安全。化肥的施用对水稻影响是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水稻产量增加,施肥量达到最高点后,产量不增反降。通过田间试验和数据分析,华坪县河谷区杂交籼稻施肥量以养分含量为19∶7∶6,锌0.2%的复混肥500 kg/hm2较为适宜,相应产量12 658 kg/hm2,产品产值45 569元/hm2,投入成本1 250元/hm2,施肥量减少20.5%。

关键词: 水稻 施肥 减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个百合品种光合特征的比较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阐明不同百合品种的光合特征差异并为其温室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东方百合品种‘Siberia’和‘Sorbonne’、亚洲百合与喇叭百合的杂交品种‘Conca D or’为试验材料,利用Walz公司生产的GFS-3000光合测定系统和Junior-PAM荧光系统测定了3个百合品种的光合日变化、荧光参数和快速光曲线。结果表明:3个品种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为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0:00;其中‘Siberia’的Pn峰值最大,为6.530μmol/(m2·s);气孔导度(Gs)随时间变化呈下降趋势;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亦为单峰曲线,但不同品种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胞间CO2浓度(Ci)和气孔限制值(Ls)日变化趋势截然相反,呈现早晚高中午低的单谷型和早晚高中午低的单峰型变化,最低值和最高值均出现在10:00。环境因子中,光合有效辐射(PAR)和叶片温度(TL)对Pn直接作用较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空气相对湿度(RH)对‘Sorbonne’和‘Conca D or’Pn直接作用较大,但呈负相关。‘Sorbonne’的所有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快速光曲线参数在3个品种中均最大,且‘Sorbonne’的Ek远远大于另外两个品种,表明其具有很高的耐受强光能力。以上结果说明,日光温室条件下,‘Siberia’的光合能力最强;在‘Sorbonne’的栽培中,可以适当的增加光照,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其生长。

关键词: 百合 叶位 光合日变化 环境因子 叶绿素荧光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