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848条记录
云南省部分家蚕品种资源对杀虫剂溴虫腈的敏感性调查

蚕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对溴虫腈敏感性较低的家蚕品种并给家蚕耐药性机理研究提供素材,选择云南省蚕区的17份家蚕品种资源为供试材料,调查溴虫腈对不同品种家蚕的半致死浓度(LC50)并观察蚕体中毒症状。溴虫腈对供试家蚕的LC50值在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大部分家蚕品种2龄起蚕的LC50值在100~200 mg/L之间,差异最大的是日系品种秋白A和黑蚕淡,二者的LC50值分别为257.955 mg/L和51.287 mg/L,相对毒力指数相差5倍。按照4级毒性分级法,溴虫腈对供试的17个家蚕品种主要呈现中等毒性和低毒性。中毒家蚕表现出吐液、静卧、拒食,死亡后蚕体缩短、软化、翘头尾,呈"S"、"C"扭曲状等症状。

关键词: 溴虫腈 家蚕 敏感性 半致死浓度 品种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农产品出口增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CMS模型的实证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运用CMS模型分析了云南省2001~2010年农产品出口增加的成因,结果表明,世界农产品进口规模的扩大、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高以及产品出口结构适应世界进口需求结构的变化是推动云南省农产品出口增加的主要因素,而且近几年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高成为云南省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关键因素;从分类产品上看,较强的出口竞争力促进植物性产品和饮料、烟草等产品的出口,而较弱的出口竞争力以及不合理的出口结构阻碍了动物性产品和动植物油脂产品的出口。

关键词: 农产品 增长成因 CMS模型 云南省

四种重楼属植物光合作用特征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重楼属(Paris)植物作为名贵的药用植物,野生资源逐渐匮乏。在人工栽培的过程中,为了控制其生长条件,探索生长环境因子对其影响,通过Li-COR6400对4种重楼属植物光响应及CO2响应曲线进行测定,比较其光合生理参数对光和CO2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花叶重楼(Paris marmorata)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饱和点(LSP)、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最高,光补偿点(LCP)相对较低,CO2补偿点(Г*)最低、最大Rubisco羧化速率(Vcmax)、CO2饱和点(Cisat)相对较高,说明其对光强的适应范围较宽;光响应下水分利用效率(WUE)相对较低。滇重楼(P.yunnanensis)的LCP、Г*、Cisat最高,Pmax、LSP、Jmax较高,比较适宜强光及高浓度CO2环境;在CO2浓度升高的情况下其WUE最高。白花重楼(P.polyphylla)的表观量子效率(AQY)偏低,对强光利用能力不强。毛重楼各参数居中,适应能力一般。滇重楼及花叶重楼对强光的利用能力较强,在栽培管理过程中,应对苗床适当增湿处理,增大光合同化效率,以提高产量;白花重楼植株、叶片较小,对强光的利用能力也相对较弱,在管理中应注意适当遮阴。

关键词: 重楼属 光合特性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外低纬高原地区农业发展对云南的启示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介绍了低纬高原地区气候特点,分析了国外低纬高原地区主要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和教训,如印度农业的"三大革命"和农业信息化发展;巴西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墨西哥"贸易自由化"与经济"去农业化"使其农业丧失比较优势;阿根廷、沙特阿拉伯、南非等国家十分重视依靠科技发展现代农业,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结合云南高原农业自然和社会资源条件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建议:应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努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强化农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快发展山区有机生态农业和秋季农业;强化城乡统筹,因地制宜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关键词: 低纬高原 特色现代农业 启示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非洲菊未受精胚珠离体培养影响因素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3个基因型的非洲菊未受精胚珠为试材,研究胚珠发育时期、培养基及供体基因型对非洲菊未受精胚珠离体诱导效果的影响,并以根尖染色体计数为基础对获得的33株再生植株的倍性进行了流式细胞术鉴定。结果表明,胚珠发育时期、培养基及供体基因型均极显著影响愈伤组织和胚状体的诱导频率,且①外轮舌状花完全水平展开、内轮管状花开放前1 d,剥取的胚珠诱导频率较高;②MS中的大量元素和有机物+Heller中的微量元素+1/2铁盐+0.5 mg/L 2,4-D预培养7~10 d有利于启动雌核发育诱导胚状体形成;③经胚状体或愈伤组织2种途径可再生植株,经胚状体途径再生的植株单倍体频率较高。

关键词: 非洲菊 未受精胚珠 离体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72%异丙甲草胺乳油对蔗田杂草的防除效果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异丙甲草胺在甘蔗大培土后芽前土壤处理对甘蔗田杂草的防除效果,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72%异丙甲草胺乳油不同剂量对甘蔗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甘蔗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在5月底6月初甘蔗大培土后、杂草萌发前施用剂量为1500mL/hm2和1950mL/hm2的72%异丙甲草胺乳油,药后20天对蔗田单子叶杂草和双子叶杂草的株防效均达95.1%以上,药后40天株防效均达92.0%以上,鲜重防效达93.9%以上;其中1950mL/hm2的使用剂量40天的株防效分别为95.7%和94.9%,鲜重防效为95.5%,且对甘蔗安全。

关键词: 异丙甲草胺 甘蔗 杂草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毛葡萄资源的研究及利用

广东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种质资源调查收集、抗性研究、营养成分、酿酒特性与栽培育种等方面对国内外野生毛葡萄进行系统综述,指出其在种质资源研究方面仍需深入研究,今后利用毛葡萄培育高抗、高功能性成分的葡萄品种是育种方面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毛葡萄 资源 评价 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温水处理脱毒种苗生产技术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蔗作为用蔗茎腋芽进行无性繁殖的作物,其种苗是传播甘蔗病害的主要途径,国内外甘蔗科研和实践表明,防止种苗带菌(毒)传播的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就是生产、繁殖和推广脱毒种苗。"十五"以来,云南省农科院甘蔗所,借鉴国外先进的脱毒技术经验,研究形成了成熟的甘蔗温水处理健康种苗工厂化生产技术、方法及工艺流程和快繁技术体系。文章从技术针对的问题、技术的提出、技术原理、技术路线及要点、经济模式、温水处理健康种苗生产与繁殖、质量要求及监测、性能特点、示范增产增糖效果等层面对甘蔗温水处理健康种苗生产技术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综述,以期为温水处理健康种苗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帮助。

关键词: 甘蔗种苗 温水处理 生产技术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苦荞麦新品种云荞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云荞2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应用系统选育方法选育的苦荞麦新品种。第9轮国家苦荞品种区域试验表明,云荞2号在北方组、南方组中分别比对照九江苦荞增产7.3%、2.1%,其单产在北方组、南方组的9个参试品种中分别居第2、第4位。云荞2号于2012年通过国家小宗粮豆品种鉴定委员会的鉴定,适宜在云南迪庆、云南昆明、四川西昌、贵州威宁、甘肃定西、甘肃庆阳、宁夏固原等地及与这些地区相近的生态区域进行推广种植。

关键词: 云荞2号 新品种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设施土壤中三唑酮降解动力学研究

土壤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经25℃下培养1个月,采用GC/MS定量监测设施土壤和无菌土壤中三唑酮和降解产物三唑醇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设施土壤中三唑酮的降解符合热力学方程,半衰期为15.2 d,无菌土壤处理后三唑酮的半衰期为39.4 d。土壤中降解产物三唑醇有立体选择体,在设施土壤中三唑醇的对映体选择值(EF)为4,无菌土壤中三唑醇的EF值为2。三唑醇的降解符合一元三次方程,设施土壤中三唑醇在第7 d达到最高点后含量逐步降低,无菌处理土壤中三唑醇含量最高点出现在第14 d。

关键词: 三唑酮 三唑醇 降解动力学 设施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