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烤烟根系分泌物自毒效应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烤烟根系分泌物对连作障碍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烤烟连作障碍机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为材料,采用水培方法收集烤烟根系分泌物,研究了不同浓度根系分泌物对自身种子萌发和烟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根系分泌物对自身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加,烟苗总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降低,叶片和根系相对电导率上升,根际和叶的p H值降低;除叶片POD活性随着根系分泌物浓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外,其它POD、SOD和CAT活性均随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且幼苗叶片和根系MDA含量增加。【结论】烤烟根系分泌物中存在自毒物质,会对烤烟产生自毒作用,且这种自毒物质的逐年积累可能是造成烤烟连作障碍的一个重要因素。
![](/resources/front/images/gray_right.gif)
![](/resources/front/images/buy.png)
溴氰菊酯在烟草上的使用安全性评价研究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18
摘要:目的了解昆明烟草生产投入品溴氰菊酯的安全性。方法在烟草上使用7.5 g.ai/hm~2(商品量300 m/hm~2)和12.5 g.ai/hm~2(商品量500 mL/hm~2)2.5%溴氰菊酯乳油,使用气相色谱仪检测初烤烟叶中的溴氰菊酯残留量,并应用农药残留风险的评估方法分析溴氰菊酯在烟草上使用的安全性。结果药后20 d初烤烟叶中溴氰菊酯残留量低于1 mg/kg(0.89~0.94 mg/kg),随着施药浓度的增加,溴氰菊酯残留量无显著累积性;溴氰菊酯最终残留量为1 mg/kg时,安全性达到375倍,农药长期膳食暴露量的贡献率(contribution rate,R)为0.98(R<1),R值越小,说明安全性越高。结论溴氰菊酯最终残留量小于1 mg/kg时,溴氰菊酯对吸烟人群的影响在安全范围内。
![](/resources/front/images/gray_right.gif)
![](/resources/front/images/buy.png)
烤烟品种"NC102"种植海拔与致香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摸索NC102种植海拔与致香成分的关系.[方法]在昆明NC102烤烟种植区1600 ~2200 m海拔范围内采集了170个初烤烟叶样品,对其致香成分应用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了检测,并采用DPS统计软件对种植海拔与烟叶致香成分含量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种植海拔与NC102上部烟叶中的正戊醛、香叶醇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种植海拔与3-羟基-2-丁酮、糠醛、2-乙酰基呋喃、芳樟醇、香叶基丙酮和3-羟基-β-大马酮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种植海拔与NC102中部烟叶的3-甲基-2-(5H)-呋喃酮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种植海拔与正戊醛、苯甲醛、2-戊基呋喃和芳樟醇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种植海拔与NC102上部烟叶的醛类呈极显著负相关,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94.7319-0.0353x;种植海拔与中部烟叶的酯类呈极显著正相关,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75.8251 +0.0587x.[结论]昆明烟区海拔1600~2200m范围内种植的NC102品种中、上部叶中正戊醛和芳樟醇在的含量均与种植海拔间呈显著的负相关.高海拔区域种植的NC102品种中、上部烟叶较低海拔地区美拉德反应的产物含量有所下降.在NC102品种的种植规划中应重视海拔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resources/front/images/gray_right.gif)
![](/resources/front/images/buy.png)
烤烟品种“NC102”种植海拔与致香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摸索NC102种植海拔与致香成分的关系。【方法】在昆明NC102烤烟种植区1600~2200 m海拔范围内采集了170个初烤烟叶样品,对其致香成分应用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了检测,并采用DPS统计软件对种植海拔与烟叶致香成分含量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种植海拔与NC102上部烟叶中的正戊醛、香叶醇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种植海拔与3-羟基-2-丁酮、糠醛、2-乙酰基呋喃、芳樟醇、香叶基丙酮和3-羟基-β-大马酮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种植海拔与NC102中部烟叶的3-甲基-2-(5H)-呋喃酮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种植海拔与正戊醛、苯甲醛、2-戊基呋喃和芳樟醇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种植海拔与NC102上部烟叶的醛类呈极显著负相关,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94.7319-0.0353x;种植海拔与中部烟叶的酯类呈极显著正相关,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75.8251+0.0587x。【结论】昆明烟区海拔1600~2200 m范围内种植的NC102品种中、上部叶中正戊醛和芳樟醇在的含量均与种植海拔间呈显著的负相关。高海拔区域种植的NC102品种中、上部烟叶较低海拔地区美拉德反应的产物含量有所下降。在NC102品种的种植规划中应重视海拔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resources/front/images/gray_right.gif)
![](/resources/front/images/buy.png)
最优分辨系数和主成分分析在烤烟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中国烟草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快速找出最适宜昆明生态条件的烤烟新品种,根据灰色系统理论,选择10个烤烟品种的10个性状作为评价因子,采用最优分辨系数确定了关联系数,采用主成分分析确定了性状的权重,建立了综合评价体系。结果表明,外观质量得分是所有烤烟品系中最重要的影响因子,权重达0.405。各品种综合得分依次为云烟100>云烟105>PVH2254>云烟116>NCT6>NC196>K326>GL338>NC71>云烟87。聚类分析表明,替代昆明地区云烟87和K326的最佳品种为云烟105,其次为PVH2254。云烟100的综合评价得分最高,是特色化生产的最佳选择。
![](/resources/front/images/gray_right.gif)
![](/resources/front/images/buy.png)
氮素前移对烤烟生长发育以及烟叶质量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为探明氮素前移对烤烟生长发育、烤后烟质量的影响,以红花大金元为试材,统一采用烟草专用肥(配合常规施肥方式与水肥一体化技术),对比分析氮素前移模式(伸根期追肥40%,旺长期60%)与常规施氮方式(伸根期追肥25%,旺长期45%,成熟期35%)烤烟的田间生长及烤后烟叶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氮素前移处理较常规氮肥模式的烤后烟单叶重、叶质重以及含梗率显著降低,物理性状更好,还原糖、总糖、钾含量提高,蛋白质、烟碱、总氮含量降低,总体化学成分协调性提高,评吸质量提高,中性致香成分增加。在不同施肥方式中,上部叶以氮素前移配合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处理表现较好,中部叶则以氮素前移配合常规施肥方式处理的表现较好,经济效益较高。氮素适当前移,有利于促进烤烟前期生长发育,并控制后期长势促进成熟落黄,提高烟叶质量与经济效益。
![](/resources/front/images/gray_right.gif)
![](/resources/front/images/buy.png)
不同比例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有机无机肥料配比对烤烟生长和产质量的影响。【方法】以K326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进行研究。【结果】有机肥料在土壤中的释放效率较慢,对烟株的生长效果不如施用化肥处理;25%有机肥+75%化肥处理对烤烟的品质较好,50%有机肥+50%化肥处理的烤烟产量、上等烟比例较高。【结论】建议农业生产中有机肥使用比例以25%~50%为宜。
![](/resources/front/images/gray_right.gif)
![](/resources/front/images/buy.png)
红河烟区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及肥力适宜性评价
《西南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研究红河烟区土壤主要养分含量状况及植烟土壤适宜性。【方法】采用GPS技术在红河烟区取土壤样品299个,测定土壤主要养分含量,采用ArcGIS 9.2软件、地统计学和土壤肥力指标法(soil fertility index,SFI)对植烟土壤养分状况和肥力适宜性进行分析。【结果】红河州植烟土壤大部分酸碱度在5.5~7.5,适宜烤烟种植;土壤有机质含量适中,分布呈山区高、坝区低的趋势;水解性氮在植烟县市分布不均,整体呈现四周高、中间低趋势,52.33%的植烟土壤含量丰富,49.5%的土壤有效磷偏低;土壤有效磷分布呈西北高、东南低的趋势,含量中等及以上占50.5%;土壤速效钾空间分布不规则,平均含量为197.24 mg/kg,整体处于中等水平;96.65%的土壤水溶性氯含量小于30 mg/kg。【结论】全州大部分植烟土壤养分适宜性等级属于Ⅰ、Ⅱ、Ⅲ级,分别占总植烟土壤29.81%、34.39%、23.04%,适宜性稍差的Ⅳ级土壤占12.77%。
![](/resources/front/images/gray_right.gif)
![](/resources/front/images/buy.png)
不同烤烟品种留叶数对烤烟产量、化学成分、评吸质量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促进烤烟K326产量和质量协调和最优化,于2015-2016年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留叶数对烤烟产量、化学成分、评吸质量的影响。以烤烟品种K326、红大、云87为材料,处理留叶数分别为16~22片/株。结果表明:不同留叶数对不同烤烟品种的影响不同,从经济性状出发,K326、红大、云87最适宜留叶数分别为22、20、18片/株;从化学成分出发,K326、红大、云87最适宜留叶数分别为20、16或18、20片/株。从评吸质量出发,K326、红大、云87最适宜留叶数分别为21、17、20片/株。综上所述,难做到烟叶质量、产量、效益的统一。从化学成分分析来看,各处理的氯、总氮和钾含量均在优质烟叶范围内。但总糖和还原糖均高于优质烟叶的两糖含量,这与云南特殊的气候环境有关,符合云南烟叶高糖含量的特点。
![](/resources/front/images/gray_right.gif)
![](/resources/front/images/buy.png)
不同生长期烤烟对钾的吸收积累规律
《分子植物育种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钾是影响烤烟品质的重要元素之一,为研究烤烟不同发育时期根、茎、不同叶位对钾的吸收规律,本研究通过对沾益、宣威、罗平三个地区的烤烟根、茎、不同叶位叶片,每隔15 d采样,并分析其钾的量。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时期,三个地区土壤中的钾含量呈下降趋势,根部总钾呈升高趋势,在生长后期75~90 d有所下降;茎秆总钾无论在生长前期还是生长中后期一直呈升高趋势;1~3叶位叶片在整个生长期,总钾呈升高趋势,其余叶片生长前中期总钾基本呈升高趋势,在生长后期75~90 d或90~105 d,其总钾基本呈下降趋势,可能与生长中后期,叶片采摘,茎秆生长引起的叶片钾回流到茎秆有关。叶片及根部对钾总量的积累高峰期在移栽后的75~90 d之间,茎部钾总量的积累高峰期在移栽后的105 d,烤烟吸收的钾主要分布在烟叶和茎秆,根中则最低。
![](/resources/front/images/gray_right.gif)
![](/resources/front/images/buy.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