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农业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形态学鉴定、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试验等多种试验方法,对花魔芋新品种云芋1号的植物学形态、生育期、抗病性、生产力及品质等特征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云芋1号植物学特征特异性显著,是一个品质、耐病性、产量、适应性等综合性状优良的花魔芋新品种,在云南魔芋产区具有较高的示范推广价值。
关键词:
魔芋
云芋1号
特征特性
《现代物业(中旬刊)
》
2010
摘要:一个单位的良性发展与严格的固定资产管理是密不可分的,科学事业单位也一样。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效率上,都难以适应经营管理新形式的需要。因此,寻找一种简便、高效的管理手段成为必然。
关键词:
固定资产管理
使用
特点
现状
建议
《农村科学实验
》
2010
摘要:一、特征特性云亚1号是云南省自主选育的首个纤维用亚麻新品种.该品种苗期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抗旱能力强,茎绿色,叶片绿色,花蓝色,花序短而集中,株型紧凑,种皮褐色.具有高产、稳产、广适、耐寒、抗倒伏、
关键词:
苗期生长
绿色
抗旱能力
特征特性
抗倒伏
云南省
亚麻
新品种
《西南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云南百合品种60份材料的15种矿质元素(S、P、K、Na、Ca、Mg、Fe、Zn、Cu、Mn、B、Mo、Sr、Ni、Al)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ICP-AES同时测定百合中15种元素含量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不同百合品种间矿质元素中S、Na、Mg、Fe、Mn、Mo、Ni含量变异小(5%~13%),而P、K、Ca、Zn、Cu、B、Sr、Al含量变异大(17%~54%);在百合的15种矿质元素中,K和Na,Ca和Mo,Zn和Mn都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而P和Mg,Cu和Sr也达到显著相关水平,其它矿质元素间的相关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文章为探讨利用矿质元素,对百合繁育材料进行快速、可靠筛选的可行性提供了大量有益的参考数据。
关键词:
性状
矿质元素
云南百合
关系
《农业科技通讯
》
2010
摘要:保油7号是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与云南省农科院经作所联合选育的常规"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该品种集高产、优质、抗病、抗倒伏为一体,2008年通过审(认)定。在栽培上,在中等肥力的田块,直播适宜密度为每公顷18万~21万株,育苗移栽的适宜密度为每公顷10.5万~12万株。全生育期每公顷施尿素600㎏、普钙570㎏、硫酸钾300㎏和硼肥22.5㎏。
关键词:
油菜新品种
保油7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中国麻业科学
》
2009
摘要:采用5个处理,3次重复分期播种,所设的5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全生育日数随播种期的延后而缩短,株高随播种期的延后变矮,单株茎重也基本是随着播种期的延后而降低,干茎制成率、出麻率及原茎产量和纤维产量出现抛物线变化。综合各性状指标,最佳播种期为10月底到11月中旬。
关键词:
亚麻
播种期
产量
性状
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
》
2009
摘要:论述了观光茶业的特征,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特色化、规范化、一体化、消费群体大众化、经营策略系统化等方面提出了发展观光茶业的建议,以期为观光茶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观光茶业
特征
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建议
《西南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黄花蒿"元阳种源"进行露地和地膜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地膜栽培株高、基茎粗、分枝数、冠幅、单株生物量、青蒿素含量等性状均优于露地栽培,且叶蕾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目前,黄花蒿地膜栽培技术已在云南主要产区曲靖大面积推广。
关键词:
黄花蒿
地膜栽培
露地栽培
性状
《云南农业科技
》
2008
摘要:优良家蚕品种的选用、繁育和推广是提高蚕茧产量,增加蚕农收入,改善原料茧品质的有效手段。保持家蚕品种优良性状,延长品种的使用年限,防止品种过早退化,对提高品种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了家蚕品种退化的原因,并提出保持家蚕品种优良性状的措施,为家蚕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家蚕
品种
性状
保持措施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克服仅从单一性状评价香料烟品种资源的局限性,采用了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5份香料烟品种资源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波贝达2-2、里拉544,BS4号、巴斯玛略维纳、丸叶、巴斯玛4号、依兹密尔12、巴斯玛11号品种间的灰色关联度均超过对照品种柯玛蒂尼。不同性状与原烟产量的关联度也不同,其关联序列为:叶数>中部叶大小>下部叶大小>株高>上部叶大小。这一结果与田间选择的结果有很高的一致性。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分析
品种资源
香料烟
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