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养分丰缺分级的蔗田土壤肥力主成分综合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集22个代表区域的206份蔗田土样,结合土壤养分丰缺分级,采用主成分综合评价分析了12个土壤养分指标。结果表明,土壤p H总体较低;超过一半的地块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和速效钾处在低级至甚缺水平;部分地块铁、锰含量较高,铁不缺,铜、锰、锌普遍缺乏。主成分分析表明,在主成分1上,p 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以及有效锰,有效锌、有效铜、有效铁起主要作用;在主成分2上,有效钾、有效铁、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锰起主要作用;在主成分3上,有效磷、全磷、有效锰起主要作用;在主成分4上,有机质、全磷、有效磷、有效钾和有效铁起主要作用;在主成分5上,有机质、全钾、速效钾、有效锰起主要作用。22个研究区域的土壤肥力划分为5类,其中肥力水平较低的3类和4类居多,总体肥力水平偏低。


云南三七种植区土壤主要养分含量特征研究与评价
《西南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以云南省三七主要种植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采自云南三七主要种植区的67个土壤样品进行主要养分含量测定和统计分析,探讨研究区土壤主要养分含量的差异,并采用单项指数和修正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土壤肥力现状进行评价,以期为三七科学合理施肥,优质丰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云南省三七主要种植区土壤p H平均值为6.37,土壤有机质、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缓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0.13 g/kg、213.65 mg/kg、41.69 mg/kg、290.99 mg/kg、47.98 mg/kg;土壤p H以中性偏酸性为主,有机质含量丰富,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处于极高水平,而缓效钾含量贫乏,存在土壤供钾潜力不足的问题;各种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异程度由小到大依次为土壤p H、速效钾、碱解氮、有机质、速效磷、缓效钾;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云南三七主要种植区土壤综合肥力属于高肥力水平,土壤肥力状况整体良好。


朱砂叶螨抗炔螨特品系相对适合度
《生态学杂志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朱砂叶螨抗炔螨品系的相对适合度,在朱砂叶螨敏感品系(SS)的基础上使用炔螨特持续筛选34代获得了炔螨特抗性品系(PRR34)。通过统计2个品系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对其发育历期、繁殖力及种群参数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朱砂叶螨敏感品系经炔螨特持续筛选34代后(PPR34),其抗性倍数为37.78。与SS品系相比,PPR34卵孵化率、发育历期和世代周期均无显著差异,但产卵前期显著延长了37.07%,单雌产卵量减少14.61%,雌雄性(♀/♂)比增加了23.38%。采用Weibull分布拟合存活曲线模型为DeeveyⅠ型,SS品系和PRR34品系的参数c值分别为2.04和2.38。其种群趋势指数、内禀增长率(rm)、净生殖率(R0)分别为123.78、0.24和25.34,以及111.91、0.26和28.99;PRR34品系的相对适合度为1.14,与敏感品系相比存在一定优势。因此,与敏感品系相比,朱砂叶螨抗炔螨特品系单雌产卵量下降,但雌性比增加,种群适合度优势较高,可能导致抗性种群迅速增长并增加防控难度。


小麦新品种云麦69丰产稳产性分析及应用前景
《大麦与谷类科学 》 2015
摘要:云麦69是2014年3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选用自育材料云麦42作为母本,陕西小麦材料陕623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选育而成。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小麦新品种云麦69的生产特性,以2010、2011两年云南省小麦区域试验地麦组的结果资料,采用区域试验与对照相比较的方法,对云麦69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云麦69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好,综合性状优良,是适合云南地区大面积生产的小麦新品种,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滇西南勐永蔗区土壤肥力的综合评价
《作物研究 》 2015
摘要:以滇西南勐永蔗区185份土壤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度函数和模糊数学法,对蔗区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勐永蔗区土壤p H值和有机质、全钾、速效钾、有效磷含量适宜,全氮含量偏高,全磷、碱解氮含量偏低;(2)p H和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钾含量的空间变异较小,有效磷含量的空间变异较大;(3)勐永蔗区土壤肥力平均综合指标值0.53,中等水平及以上的占92.3%,说明该蔗区土壤肥力状况总体良好。


外源GA_3对魔芋成花效应及育性的探讨
《西南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外源GA3诱导魔芋开花,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花粉离体萌发试验和田间试验、形态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诱导花的育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A3可诱导营养生长期魔芋球茎开花,诱导率随处理浓度增高而升高;诱导花主要生物学特性与正常花一致,花魔芋诱导花的花期推迟约70 d,白魔芋诱导花的花期推迟约30 d;诱导花的雌、雄花均可育,并随GA3处理浓度升高表现为育性降低;田间授粉结果表明,以诱导花为亲本的杂交组合可获得杂交种子。


蔗叶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生态环境及甘蔗产量的影响
《土壤通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蔗叶中含有大量甘蔗所必须的碳、氮、磷、钾及其他微量元素,是一种数量多、可就地利用的优质有机肥源。蔗叶还田是缓解当前有机肥源不足的一项有效措施,也是增加土壤有机物和保持土壤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合理利用这部分资源对蔗糖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国内外蔗叶还田技术的生态效应及对土壤性状和甘蔗产量的影响方面做一综合阐述。基于我国蔗叶还田的研究现状,指出应加强蔗叶还田长期定位监测试验,在建立监测数据库和不同技术标准、农机农艺结合及新型农机研发、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方面需进一步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


小麦新品种云麦68丰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了解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新品种云麦68的丰产、稳产、适应性及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性。[方法]对云麦68的2009~2011年度云南省区域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云麦68具有较突出的丰产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是适合云南省大面积种植的小麦新品种,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有效穗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穗粒数、千粒重均与产量相关不显著。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有效穗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其次是千粒重,穗粒数的作用最小。增加有效穗,提高千粒重是其高产的关键。[结论]该研究可为云麦68在生产上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昆明市植烟土壤肥力状况评价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全面分析昆明市植烟土壤肥力状况,以1 000个代表性植烟土壤的理化指标为基础数据,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对植烟土壤的肥力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昆明市植烟土壤质地以壤土为主,容重、孔隙度和持水量整体处于适宜烤烟生长范围,>0.25 mm水稳性团粒含量较高,土壤抗侵蚀能力强。(2)植烟土壤pH变异系数较小,微酸性土壤比例占48.10%;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含量适宜,碱解氮含量中等,有利于烤烟种植中氮素的调控;速效磷含量变异程度较高,速效钾含量丰富;交换性镁、有效钼含量变异程度较大,有效硼含量中等,水溶性氯含量不均衡。(3)昆明市植烟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数(IFI)的变化范围是0.258~0.957,平均值为0.703,整体IFI分值较高。植烟土壤肥力综合评价中养分强度因素的有效钼、有效硼、交换性镁和速效磷指标相对其余指标对植烟土壤肥力的作用分值较小,是影响昆明市植烟土壤肥力的限制因子。


干热河谷退化山地龙眼和柱花草间作效应分析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龙眼(Dimocarpus longgana Lour.)行间种植热研2号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cv.Reyan No.2),观测了龙眼单作区与龙眼-柱花草间作区土壤营养成分、水分和地表温湿度、龙眼生长量和产量、柱花草的鲜草产量。结果表明:龙眼行间种植热研2号柱花草,间种区土壤肥力得到提高,土壤有机质、总氮及微生物细菌数量高于龙眼单作区,土壤容重降低。翻压柱花草后土壤全氮、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显著高于未翻压样地。龙眼行间种植热研2号柱花草,旱季0~20 cm土层土壤水分高于龙眼单作1.679%,2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高于龙眼单作0.833%。在寒冷季节(1月),间种区地表温度在18∶00时高于龙眼单作0.400℃;在炎热季节,间作区地表温度在14∶00时低于龙眼单作0.664℃。间种区龙眼株高、冠幅和地径高于龙眼单作41.00 cm,0.231 m2,1.034 cm,单位面积经济效益高于龙眼单作4 830.0元/hm2。
关键词: 干热河谷 龙眼和热研2号柱花草间作 土壤肥力 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