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fertility(模糊匹配)
62条记录
三七GAP基地土壤养分分析与肥力诊断

西南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对三七GAP基地的土壤质地、供肥特性和土壤肥力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三七GAP基地土壤以壤质粘土为主,偏酸性,土壤肥力水平较高,但各养分因子分布不平衡,氮、磷元素基本满足三七生长的需求,而钾元素普遍不足,在栽培管理上,应根据三七的生长特点、不同生长期及具体的种植片区对养分的要求制定施肥方案,并注意多施钾肥。

关键词: 三七 GAP 土壤肥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甘蔗远缘杂交后代花粉育性的研究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05

摘要:甘蔗远缘杂交后代通过 92-142d的光周期诱导处理后,其孕穗期提早至适宜于花粉形成与发育的 9 -10月份,它们的花粉育性,除了云F1 2000-118外,均比对照提高。另外,远缘杂交后代的花粉育性除了受温度影响外,还与种性密切相关,且双亲血缘关系越远,杂交后代的花粉育性越差。

关键词: 甘蔗 远缘杂交后代 花粉 育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肥覆盖对改善台湾青枣园微环境的效果初报

热带农业科技 2005

摘要:3年的田间试验初步表明:在台湾青枣园套种热研2号柱花草、圆叶决明、银叶山蚂蝗、野生铺地木兰、苕子等绿肥作物,能显著增加天敌昆虫的种群、数量;显著提高土壤的肥力水平,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提高青枣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其中以热研2号柱花草效果最好。

关键词: 台湾青枣 绿肥 热研2号柱花草 天敌 昆虫 土壤肥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方蔗作土壤与养分状况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04 CSCD

摘要:蔗作土壤是甘蔗生产的基础,介绍了南方蔗区土壤的主要类型、分布特点和分布区域,分析了蔗区自然地带性土壤的基本肥力特点和目前土壤肥力状况,从高产高糖蔗作土壤的条件出发,提出了培肥蔗作土壤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甘蔗 土壤 肥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作物基因资源在绿色革命中的作用探讨

云南农业科技 2003

摘要:论述了作物基因资源在农业科技革命中的共同特征及其在首次绿色革命中的作用,着重强调了第二次绿色革命产生的背景及其具备的条件,预测了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 作物基因资源 绿色生产 农业科技革命 土壤肥力 环境污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栽培稻种间近等基因系杂种育性遗传及其基因定位

中国水稻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粳型亚洲栽培稻品种 WAB56- 1 0 4与来自种间回交组合 WAB56- 1 0 4 /CG1 4∥ WAB56- 1 0 4 ///WAB56- 1 0 4的3个栽培稻种间近等基因系杂交、回交 ,对 3个 BC1F1群体的花粉及小穗育性遗传研究表明 ,育性遗传符合单位点孢子体 -配子体互作模型 ,来自非洲栽培稻的不育基因在与相同位点的亚洲栽培稻等位基因互作时 ,导致携带亚洲栽培稻等位基因的雌雄配子败育 ,而形成花粉及小穗的半不育 ,但本研究的 3个组合中 ,并未导致所有携带亚洲栽培稻等位基因的雌配子完全败育 ,其作用介于配子消除与花粉灭杀之间。用微卫星标记对这 3个群体的育性基因定位表明 ,它们都位于第 6染色体短臂末端 ,但 WAB450 - 2、WAB450 - 8携带的不育位点与紧密连锁的微卫星标记 RM1 90、RM1 33共分离 ,且很可能与 S1等位 ,而WAB450 - 7的不育基因则与位于相邻区间的 RM2 53呈松散连锁 ,可能与 WAB450 - 2、WAB450 - 8的育性位点不同

关键词: 亚洲栽培稻 非洲栽培稻 种间杂种 育性 基因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于高原气候特点的小麦温光敏核不育系的选育及其育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2 CSCD

摘要:利用小麦温光型核不育系C49S 87作为父本 ,96B 13 8为母本进行转育 ,通过早代和冬、夏播不同条件对育性进行连续选择和鉴定 ,育成对强光照钝感、适应昼夜温差大的高原气候特点的新不育系K78S和K15 64S。育性研究表明 ,K78S和K15 64S的不育期比C49S 87长 15d以上 ,抗病性和异交结实性也有明显改进 ,在云南海拔 160 0m以上的多数生态区都可实现安全制种

关键词: 温光敏核不育系 小麦 高原气候 育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温光敏核不育系的育性提纯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2002 CSCD

摘要:最大限度控制育性的遗传漂移 ,是小麦温光敏核不育系提纯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小麦温光敏核不育系 C4 9S- 87进行连续三年五代的育性提纯 ,初步建立了一套株系选择与冬、夏播育性连续鉴定相结合的不育系育性提纯方法 ,并获得了保持原不育系生物学特性、株间育性差异更小、完全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显著提高的 3个株系。本文还对育性遗传漂移的产生原因及控制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关键词 小麦温光敏不育系 育性 提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花生种质丰产性和品质性状的改良潜力

花生学报 2002

摘要:利用改良潜力公式推算云南省现有的 2 66份花生栽培种种质 ,花生的丰产性改良潜力大于品质性状的改良潜力。在花生种质丰产性改良潜力中 ,单株生产力改良潜力 >单株果数改良潜力 >百果重改良潜力。在品质性状的改良潜力中 ,油酸 /亚油酸比的改良潜力 >油酸的改良潜力 >亚油酸的改良潜力 >含油量的改良潜力。不同类型间改良潜力存在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 花生 丰产性 品质性状 改良潜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于高原气修特点的小麦温光敏核不育系的选育及其育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2 CSCD

摘要:利用小麦温光型核不育系C49S-87作为父本,96B-138为母本进行转育,通过早代和冬、夏播不同条件对育性进行连续选择和鉴定,育成对强光照钝感、适应昼夜温差大的高原气候特点的新不育系K78S和K1564S.育性研究表明,K78S和K1564S的不育期比C49S-87长15d以上,抗生和异交结实性也有明显改善,在云南海拔1600m以上的多数生态区都可实现安全制种.

关键词: 高原气候 选育 育性 温光敏核不育系 小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