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240条记录
ICP-AES雾化法氢化法联合同时测定人血清中三十种元素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1992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探讨了用ICP-AES雾化法氢化法联合同时测定人血清中三十种元素的方法。本法最低检出量基本满足血清样品的测定要求。方法回收率在95—105%之间,重复测定的相对误差小于5%。对于探索血清元素含量与疾病的关系及临床诊断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雾化 人血清 氢化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ICP-AES雾化法氢化法联合测定白族产妇及新生儿发中常微量元素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1992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报道用ICP-AES同时测定人发中24种元素的方法。采用10mg/ml样品,4.8mol/L盐酸溶液,用基体匹配法校正干扰,分别用雾化法和氢化法测定,用人发标准检验方法和结果的准确性。较满意地测定了Zn等18种元素。91例母婴发中的Zn、Fe、Sr、Mg、Cd、P、Ni、Se、As和Mo等元素呈显著的正相关性。

关键词: ICP-AES 产妇 新生儿 人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水稻品种冬糯的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定位研究——Ⅰ.抗病基因的初级三体分析定位

遗传学报 1992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研究了云南稻品种冬糯对我国水稻白叶枯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oryxac)菌系“江陵691”的抗性遗传和抗病基因与初级三体额外染色体的关系。冬糯对白叶枯病菌系“江陵691"的抗性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xa-k);该抗病基因分别与Xa-a、xa-c、Xa-(?)、Xa-f和Xa-i不等位,并呈独立遗传;与Xa-g不等位,呈连锁遗传,重组值为28.7%。冬糯抗病基因与Triplo-7的额外染色体即第7染色体有关,推定冬糯所带的抗病基因位于第7染色体上。以IR36为遗传背景的初级三体系带有一对显性抗白叶枯病基因,该抗病基因位于第11染色体上。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 抗病基因 初级三体 基因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果宜昌橙—柑桔属宜昌橙的新变种

园艺学报 1991 CSCD

摘要:本文对柑桔属宜昌橙(Citrus ichangensis Swingle)的一个新变种——小果宜昌橙进行了定名,并介绍了该变种的主要特征。 该变种形态类似宜昌橙,与宜昌橙的主要区别是子房心室少(5-7个),每个心室中胚珠少(3-4个),果实小。而宜昌橙子房心室7—10个,每个心室胚珠4-8个,果实较大。本变种为常绿乔木,树高3-5m,枝梢有刺,叶、花、果上均有油胞。果实长圆形,果皮紧、淡橙黄色,汁胞柔软,味酸苦,具有5—7个囊瓣。种子大、单胚,子叶白色。叶柄具翼,很宽大,大体上与叶片等长。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的漾濞、巍山、保山、腾冲等县。

关键词: 柑桔属 小果宜昌橙 变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产生的胞外脂酶

微生物学报 1991 CSCD

摘要: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生长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中能产生胞外脂酶。最适碳源为1.0%淀粉,氮源为1.0%蛋白胨。一些植物油,如橄榄油、糠油、菜油等能诱导脂酶的大量产生,诱导脂酶产生的橄榄油最适浓度为0.5%。无机离子在菌培养过程中对脂酶产率影响很大,K~+、Na~+、Mg~(2+)、Ca~(2+)等对脂酶产生有促进作用,而Mn~(2+)、Ba~(2+)、Zn~(2+)、Fe~(3+)、Co~(2+)、Cu~(2+)等则抑制脂酶产生。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tween、span及糖脂)能刺激胞外脂酶的产生。

关键词: 假单胞菌 胞外脂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稻瘟病菌的有性世代研究 Ⅰ.稻瘟病两性菌株的初步研究

植物病理学报 1991 CSCD

摘要:在云南省稻瘟病菌的有性世代研究中,发现了10个从水稻上分离的两性菌株。这些菌株分别采自西双版纳州景洪(属一季晚籼稻区)、曲靖地区曲靖(属高原梗稻区)、保山地区滕冲(籼粳交错区)及怒江州六库(籼粳交错区)。它们与A或a交配型的标准菌株(从日本龙爪稷上分离的梨孢属菌与乌干达龙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bglS基因的亚克隆及功能分析

生物工程学报 1991 CSCD

摘要:带有枯草杆菌β-1,3-1,4葡聚糖酶基因(bglS)7.1kb的EcoRI片段,经亚克隆,将1.5kb的EcoR I-Pst I酶切片段插入pUC19的polylinker上,转化E.coli JM101后合成出β-1,3-1,4葡聚糖酶,它能专一性地降解大麦β-1,3-1,4葡聚糖和地衣多糖,酶的大部分(>50%)留在胞内,其中25%分泌到胞外。根据酶特性分析,大肠杆菌中合成的β-1,3-1,4葡聚糖酶完全与出发菌株枯草杆菌相同。

关键词: 基因(bglS) 亚克隆 β-1,3-1,4葡聚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瘟菌水平抗性稳定性的研究——品种与小种适合度的分析

植物保护学报 1991 CSCD

摘要:在温室条件下,对9个无垂直抗性基因粳稻品种×8个日本标准稻瘟菌株组合测定了侵染几率(IP)、病斑型比例(PB)、病斑扩展速率(LR)和产孢能力(SPC)组分,并据此确定了品种与小种的适合度。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SPC的互作项外,其它组分及类型,方差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但品种和小种主效应所占方差更大,从而证实了品种的抗性类型为水平抗性。某些品种在IP、PB及LR组分上反映了小种的专化作用,但因为不同品种在各组分上的抗性反应不同,因此,品种水平抗性的稳定性不能由组分的小种专化作用确定,而须由各组分组成的适合度的小种专化性确定。对品种X小种的适合度进行了互作的多重比较,未发现专化性互作,说明供试品种的水平抗性是稳定的。

关键词: 稻瘟病 品种与小种适合度 水平抗性 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

作物学报 1991 CSCD

摘要:1973年,本院发现芥菜型油菜雄性不育株后,经连续几年研究,1975年育成了欧新 A 不育系,欧新 B 保持系和74243—6恢复系,实现了芥菜型“三系”配套。多年来连续测定表明,育成的芥菜型“三系”表现育性稳定,欧新 A 不育系的不育株率达100%,单株自交结实指数平均在0.000—0.103之间。恢复株率为99.54~100%,F_1杂种有较强的苗期优势,也有种子产量和含油量优势。比芥菜型地方良种昆明高棵增产19.2~34.8%,含油量提高6.58~8.23%。芥菜型“三系”的育成,填补了我国芥菜型杂优利用的空白,势将推动芥菜型油菜杂优利用的研究。

关键词: 芥菜型油菜 三系 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量对水稻叶瘟菌侵染循环中主要组分的影响

植物保护学报 1991 CSCD

摘要:在人工气候室内进行了施氮量对稻瘟侵染过程主要环节影响的定量试验。结果表明,施氮量对稻瘟菌侵染、病斑扩展及产孢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侵染几率所受影响最大,其次为病斑扩展及产孢,潜育期基本上不受影响。试验还发现,稻瘟侵染、产孢和病斑扩展各组分对氮量均有最适要求,当施氮量超出它们的最适范围后,将不再有利于各组分的发展。以上结果均用数学模型进行了描述,揭示了侵染循环各组分与施氮量间关系及警戒氮量在稻瘟流行学上的意义。

关键词: 水稻叶瘟菌 侵染循环 施氮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521522523524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