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新时期云南农业科技发展的思路及对策建议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06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思路的分析,针对新时期农业的发展战略要求,提出了围绕农业的“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拓宽研究领域,构建具有云南优势和特色的服务于发展山区四季型农业和沿边外向型优势特色农业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按照“优先发展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及健康类农产品生产核心技术等3项先导技术,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实现组装配套和综合试验与示范,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做好科技前瞻性储备”3个层次来推进云南省农业科技发展的思路及其对策建议。
云南省黑甜玉米种质鲜果穗主要产量因子的遗传效应分析
《玉米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云南黑甜玉米种质材料20份,按Griffing(4)双列杂交法配制的90个测交种或组合为材料,采用朱军QGA软件及加性-显性模型(AD模型)分析被测试材料的鲜果穗重、穗长、秃尖长、穗粗、穗行数和行粒数6个性状的加性和显性遗传效应。结果表明,鲜果穗重和穗粗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控制,穗长和穗行数受加性-显性效应制约,秃尖长和行粒数的加性与显性作用不明显,6个性状遗传力均偏低。综合被测试材料6个性状的加性效应值(一般配合力)和组合或测交种显性效应值(特殊配合力),筛选出2、7、8和11号4个优良材料及2×8、8×10、8×9、4×5和4×8共5个优良组合或测交种。
云南辣椒种质资源及研究利用现状
《辣椒杂志 》 2006
摘要:对云南辣椒种质资源的分布、特征特性、研究利用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综述,并对云南辣椒研究与国内、国际辣椒研究的差距作了初步的分析,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云南三种野生稻原生境植物种群的调查及比较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云南省境内的3种野生稻40个原生境的植物群落进行了考察,共记录植物159种,分属于51科。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对野生稻原生境植物种类进行分类,乔木层植物共6科1亚科11种,灌木层植物共29科60种,草本层植物共20科88种;普通野生稻原生境的植物种类95%为草本层,疣粒野生稻的植物则有明显的垂直层次结构。普通野生稻原生境植物共计20种,均为特有植物种,分属于5科,主要为禾本科和莎草科;药用野生稻原生境植物共计25种,分属于19个科,特有种15个;疣粒野生稻原生境植物共计125种,分属于45科,特有植物种数达117个。最后就3种野生稻原生境植物种类调查的意义、外来物种对野生稻的原生境威胁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庭院经济与云南的新农村建设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摘要:庭院经济的内涵、特点及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云南发展庭院经济的现状,云南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力发展庭院经济。
云南甘蔗花叶病病原的初步鉴定
《中国糖料 》 2006
摘要:对发生在云南蔗区的甘蔗花叶病病原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其病原呈现复杂性,既有线状或球状病毒的单纯侵染,又有线状和球状两种病毒的复合侵染。电子显微镜检测发现:含线状病毒的样品中均可看到大量线状、略呈弯曲的病毒粒子,病毒粒子大多数长度约为750nm,具有典型的马铃薯Y病毒科病细胞病理特征:在细胞质内存在大量风轮状、卷筒状内含体。血清学鉴定17份样品,其中10个样品与马铃薯Y属病毒合成抗体呈阳性反应,根据马铃薯Y病毒科特异性简并引物设计对其中5个样品进行RT-PCR,扩增产物与预期结果一致,这表明病原属马铃薯Y属病毒;另7个样品则与马铃薯Y病毒属合成抗体呈阴性反应,表明它们所带病毒是马铃薯Y科病毒但不是马铃薯Y属病毒。鉴别寄主测定从各地采集的5个样品,在供试的13个甘蔗及其近缘属鉴别寄主上,其致病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11号分离物侵染力最强,共侵染10个鉴别寄主,分布最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