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温室的选址及建设规格
《云南农业 》 2014
摘要:1场地选择1)阳光充足,避免遮阳。在温室的东、南、西侧无高大建筑、树木以及自然遮挡物。2)避开风口,充分利用地形小气候。山口和自然风口在冬季和春季往往是大风的通道,容易形成穿击风。在这样的地区建设温室,容易遭受风灾和加大对流放热。建设地应选择在山前平地或村庄的南侧。3)土壤疏松肥沃,地下水位低。土壤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作物生长,可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是获得优质高产的基础。地下水位低,地温容易升高,土壤水分容易调节,对冬季早春作物生长有利;另外,避免将温室建设在低洼处,以防止水涝、水灾。4)避开粉尘污染地带。避开粉尘排放严重的工厂、矿山以及机动车辆流量大的公路两侧,这样能尽量防止由于粉尘对覆盖材料的污染影响温室的采光,降低其使用寿命。


红肉番石榴(Psidium guajava L.)果实香气物质的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4 CSCD
摘要: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红肉型‘四季桃’番石榴果实中的挥发性组分及其特征香气组分。‘四季桃’番石榴果实达到可食成熟度时,果皮呈现为黄绿色,果肉为红色;在‘四季桃’番石榴果实中共检测出醇类、醛类、酯类、萜类及酸类共62种挥发性物质;酯类物质的种类最多,共检测到24种酯类物质,但醛类物质对番石榴果实香气的贡献率最高,达到56.39%;62种挥发性组分中检测到7种特征香气组分,分别为己醛、2-己烯醛、丁酸乙酯、乙酸-3-甲基丁酯、戊酸乙酯、己酸乙酯和乙酸己酯,其中草香型的己醛和2-己烯醛及果香型特征的己酸乙酯对果实香气的贡献率较大。


云南省地方马铃薯品种‘伽马2号’的肥料需求
《中国马铃薯 》 2014
摘要:‘伽马2号’是云南省种植面积较大、鲜食品质较好的马铃薯地方品种,本研究对该品种的肥料需求规律进行了研究。采用"3414"设计方法探索该品种的最佳施肥量,以达到节本高效生产的目的。结果表明,在施农家肥的情况下,不施化学钾肥导致产量偏低,每667m2产量仅为1 000 kg左右;合理施肥可获得较为满意的产量,在不防治晚疫病的条件下,较低的施肥量,即每667m2施农家肥1 000 kg,纯N 6 kg,P2O5 4 kg,K2O 5 kg,可以保证每667m2收获2 t的产量;进一步加大施肥量只有在配合晚疫病防治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而获得更高的产量。


高原苹果早熟新品种——‘昭富1号’
《果农之友 》 2014
摘要:云南苹果发展已有百年的历史,在20世纪80年代发展迅速,随后发展减缓,到2012年,全省栽培面积为3.6万公顷,产量达27.5万吨,产值110亿元。云南省苹果产区主要分布于北纬25°~27°东经100°~104°,海拔1 800~2 300米的山区、半山区。可分为4个主要产区,分别是滇东北产区、滇西北产区、滇中产区和滇东产区。由于低纬度高海拔的地理条件,紫外线强度大,日照充足,降雨量适中,加上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苹果


不同钾肥品种及配施对三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中国中药杂志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文采用盆栽土培试验,研究了施用氯化钾和硫酸钾及配施对三七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同对照相比,氯化钾和硫酸钾及两者配施均能显著提高三七生物量和产量,且氯化钾对三七增产效果略优于硫酸钾。2种钾肥及配施均也显著促进三七植株对K的吸收和三七地下部对N,P的吸收,并显著提高三七皂苷含量与累积量;其中,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Rb_1,Rd和总皂苷含量分别增加了54.54%~72.72%,11.15%~37.55%,2.26%~29.68%,10.34%~51.72%,13.85%~25.52%,且氯化钾和硫酸钾1:1配施时,三七各种皂苷成分含量最高。2种钾肥相比,氯化钾对皂苷成分含量的提升作用优于硫酸钾。三七对氯不敏感,氯化钾和硫酸钾对三七的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形成作用等效。三七生产中推荐选用氯化钾做钾源,以提高三七产量和品质,降低钾肥投入成本。


不同类型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田间发生规律调查研究
《湖南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对樟-茶间作、纯茶园两种不同类型茶园中的假眼小绿叶蝉的田间发生规律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樟-茶间作茶园中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和若虫发生峰值高于纯茶园,两种茶园全年均有2个为害高峰期,即主高峰6月下旬~7月中旬与次高峰9月下旬~10月;两种茶园中假眼小绿叶蝉均以成虫状态越冬,越冬时间基本相同。


档案馆社会化服务与模式探讨
《兰台世界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档案服务是档案工作的根本要求,是档案事业的生命。长期以来,因其中必要性,必然性、关键性和重要性而成为各国档案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尤其近年以来,随着人们对档案作用的日益重视和对自己信息权利的逐步觉醒,做好档案的社会服务工作自然成为一种客观社会需求。从中国发展的实践来看,通过新型的发展观念,发展战略,实现中国梦,构建新型的文明强国,无疑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价值诉求和最根本的国家利益。在此过程中,作为人类的"社会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