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335条记录
澳洲坚果花粉保存及生活力测定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澳洲坚果花粉最佳保存方法,为人工授粉提高产量及杂交育种亲本组合提供理论依据,以澳洲坚果品种D的花粉为材料,采用自然干燥,干燥皿干燥,40℃烘箱干燥3种干燥方式,分别干燥2、6、10、24 h,并在低温(4℃)条件下保存5、10、15、20、25、30天,以琼脂培养法测定花粉萌发率。结果表明:自然干燥和干燥皿干燥方式下花粉萌发率差异不显著,但两者均极显著高于40℃烘箱干燥方式下的花粉萌发率;自然干燥下4个干燥时间在保存了20天内的花粉萌发力均能用于人工授粉;干燥皿干燥2、6 h保存20天内的花粉萌发率均在15%以上,可以在生产中应用;40℃烘箱干燥方式处理下,所有干燥时间和保存时间的花粉萌发力均在15%以下,对于人工授粉没有价值;在低温(4℃)保存下,澳洲坚果花粉萌发率以自然干燥方式下干燥2 h保存5天最佳,为42.24%;但是综合考虑外界环境调控的容易程度,在生产中选择干燥皿干燥方式为最佳。

关键词: 澳洲坚果 花粉萌发率 干燥方式 干燥时间 保存时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红花产业现状、发展优势及对策

云南农业科技 2014

摘要:红花(Carthamus tinotorius L.)属菊科红兰花属,又名黄兰、红兰花、草红花、红花菜,是一种花油两用,栽培历史悠久的经济作物。现在中国许多地区把红花油作为高级烹调油食用,把红花花瓣作为提取天然色素的原料和中药材使用,红花产业化程度不高,规模较小。产品的质量档次及加工转化增值率较低,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红花必须进行产业化经营。1中国红花产业现状1.1国内外红花种植面积及市场需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热河谷象草光合特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元谋干热河谷生态农业模式中套种的象草光合特性相关因子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旱季,受干旱胁迫和光抑制作用,象草Pn、Gs日进程呈双峰型走势,发生"午休"现象,Tr日进程呈单峰型走势;雨季,Pn、Gs、Tr日进程呈单峰型走势;象草为阳性耐荫C4植物,能在弱光环境下充分利用光能,有较强的CO2同化能力。总体上,象草对干热河谷气候环境有较好的适应性和抗旱性,适时在林内套种,能发挥良好的生态位功能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

关键词: 象草 光合特性 干热河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地球葡萄花序拉长试验

热带农业科学 2014

摘要:红地球葡萄生产上需要拉长花序,才能实现优质栽培。通过选择生产上常用的药剂开展田间试验,并进行统计分析,本试验已筛选出两种药剂及其最佳使用浓度。

关键词: 红地球葡萄 拉长花序 药效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抗旱新品种的选育及应用

中国科技成果 201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自动缫缫丝煮茧工艺及方法

四川蚕业 2014

摘要:随着缫丝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缫丝业得到了很大发展,从座缫发展到立缫再发展到自动缫,每一次的革新和发展,都使缫丝业得到质的飞跃。当前所采用的自动缫丝技术,以煮茧工艺和方法尤为关键,必须应用适宜当地气候和茧质的煮茧工艺,才能发挥自动缫丝产量高质量优的优势,达到既降低生产成本,又提高自动缫规模效益和缫丝业经营效益的目的,本文就自动缫煮茧工艺和方法进行详细阐述,为缫丝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自动缫丝 煮茧工艺 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理信息系统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探讨

农业网络信息 2014

摘要:将地理信息系统融入农业领域,能较大地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综述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概况及发展状况,深入讨论GIS在农业资源管理、农业灾害监测、精准农业、农作物估产与监测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同时对GIS在农业中的应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农业应用 精准农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树TIR1基因的克隆及在组织器官和扦插生根过程的表达分析

蚕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的转运抑制应答因子1(TIR1)作为生长素的受体,在生长素信号的感知与转导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从鲁桑(Morus multicaulis)品种育71-1插穗基部的皮部克隆到一个桑树TIR1基因,命名为MaTIR1(GenBank登录号:KJ787017)。该基因ORF全长1 758 bp,编码585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质量65.438 7 kD,等电点6.31,含有F-Box结构域和LRR结构域,不含信号肽和跨膜区。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MaTIR1在桑树的果、雌花、叶、芽、茎、根中均有表达,在叶中的表达量最高,在根部的表达量次之,在雌花的表达量最低,推测该基因在各组织器官的表达水平可能与各组织器官行使的生物学功能有关;在桑树硬枝与绿枝的扦插生根过程中,MaTIR1在不定根原基形成期与不定根伸长期的表达量明显上调,提示该基因可能参与了不定根的形成。

关键词: 桑树 转运抑制应答因子1 基因克隆 表达特征 组织器官 扦插 不定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柠檬红锈藻病为害与药剂防治

江西农业学报 2014

摘要:柠檬红锈藻病(Cephaleuros parasicas Karst)是造成柠檬树未老先衰,柠檬减产的一种枝干病害,在云南省柠檬产区发生普遍,且为害较重。通过不同龄期柠檬植株和枝干对红锈藻病的抗病性调查,结果表明:红锈藻病在柠檬植株定植2~5年发病,以定植3~4年发病最重,发病率均为100%,病情指数分别为72.20%和84.27%;柠檬枝干2~5年生均发病,发病率为100%,以2、3年生枝干病情指数最高,分别为82.56%和87.68%;定植1年植株和1年生枝干均不发病。9种杀菌剂的大田筛选试验表明:75%百菌清和46%氢氧化铜的防治效果较好,施药后2 d的防效分别为56.79%和48.47%,施药后5 d的防效分别为100%和75.19%。但46%氢氧化铜等铜制剂与其他杀菌剂、杀虫剂混合使用时易造成柠檬幼果药害。

关键词: 柠檬 红锈藻病 枝干 杀菌剂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杧果新品种‘云热–5007’

园艺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云热–5007’是从‘红象牙’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杧果新品种。树势中等;果实椭圆形,平均单果质量414.8 g,成熟果实果皮向阳面粉红色,背阴面黄绿色,果肉金黄色;可食率82.2%,可溶性固形物13.4%,总糖17.3%,维生素C 0.149 mg·g-1,果汁丰富,味甜;纤维含量中等,加工性好,丰产、稳产性好。

关键词: 杧果 实生群体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