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多样性(模糊匹配)
73条记录
大麦基因型间SSR标记的多态性及其亲缘关系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大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利用位于大麦7条染色体上的42对SSR引物对42个大麦种质多态性及其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2对SSR引物在42个大麦品种间均有多态性,共检测到112个等位基因,每一对引物的等位基因个数在2~5之间,平均为2.591个。42对SSR引物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321~0.857,平均为0.433。聚类结果表明,这些大麦基因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布范围较小,为0.321~0.857,在遗传相似系数值0.550水平上,这些品种聚成4大类。SSR标记揭示多数二棱啤酒大麦和多棱饲料大麦品种分别聚在不同类群中,表明其遗传距离较远,遗传基础较广泛;同一类品种(系)间的分布范围相对较近,表明其遗传基础较狭窄;大麦地方品种遗传背景相对复杂。

关键词: 大麦 亲缘关系 微卫星标记 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作物资源特征特性及生态地理分布研究XⅢ稻抗病性资源的多样性分布研究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云南丰富的稻作生境和多样的稻种资源,分析了稻瘟病(苗瘟、叶瘟、穗颈瘟)和白叶枯病综合抗病性及多样性在不同气候类型、各类稻区和气温中的差异表现,其主要结果有:稻抗病性多样性富聚程度与气候环境因素关系密切,其中温度对抗病性多样性影响较大;抗病性多样性指数从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北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北温带逐渐减小,反之增大;气候带可分为多样性富聚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北热带和南温带)和多样性低富聚区(中温带和北温带),其中南亚热带是抗病性多样性最为富集的气候带;温度是影响稻抗病性多样性主要因子,18±1℃是稻抗病性多样性富集程度变化的分度点,13.1~21.0℃之间为抗病性多样性的富聚区。此外,挖掘了24份值得研究利用的优异稻抗病资源。

关键词: 稻种资源 抗病性 多样性 生态地理分布

云南少数民族茶文化多样性探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较多的边疆省份,各民族独有的生活方式、地域差异和民族多样性形成了丰富多彩民族文化。云南也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和起源中心,茶是云南各民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茶与云南自然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结合形成了云南少数民族茶文化多样性,造就了中华文明中一朵绚丽多姿的文化奇葩。

关键词: 云南 少数民族 茶文化 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作物资源特征特性及生态地理分布研究ⅩⅢ稻抗病性资源的多样性分布研究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云南丰富的稻作生境和多样的稻种资源,分析了稻瘟病(苗瘟、叶瘟、稳颈痘)和白叶枯病综合抗病性及多样性在不同气候类型、各类稻区和气温中的差异表现,其主要结果有:稻抗病性多样性富聚程度与气候环境因素关系密切,其中温度对抗病性多样性影响较大;抗病性多样性指数从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北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北温带运渐减小,反之增大;气候带可分为多样性富聚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北热带和南温带)和多样性低富聚区(中温带和北温带),其中南亚热带是抗病性多样性最为富集的气候带;温度是影响稻抗病性多样性主要因子,18±1℃是稻抗病性多样性富集程度变化的分度点,13.1~21.0℃之间为抗病性多样性的富聚区.此外,挖掘了24份值得研究利用的优异稻抗病资源.

关键词: 稻种资源 抗病性 多样性 生态地理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稻作资源特征特性及生态地理分布研究Ⅶ.稻白叶枯病抗性资源的多样性分布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9 CSCD

摘要:采用GIS、BioDiversity等技术分析了4062份云南地方稻种资源白叶枯病抗性多样性在云南不同气候类型和各类稻区的表现。结果表明,稻白叶枯病抗性与气候环境因素呈显著相关。稻白叶枯病抗性多样性从南亚热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热带→南温带→中温带逐渐减小,反之增大;随海拔的升高、温度的降低而减少,反之增大。亚热带是稻白叶枯病抗性多样性富集气候带。单双季籼稻区和水陆稻区的稻白叶枯病多样性高于其他稻作区,稻作复杂地区稻白叶枯病抗性多样性较高。发掘了198份值得研究利用的优异的稻白叶枯病抗性资源。

关键词: 稻白叶枯病抗性 资源 多样性 生态地理分布

云南稻作资源特征特性及生态地理分布研究Ⅵ.稻瘟病抗性资源的多样性分布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GIS、BioDiversity等技术,基于云南不同的稻作气候生境条件,分析了4763份苗瘟、4420份叶瘟和4251份穗颈瘟抗性多样性在不同气候类型和各类稻区中的表现,其结果为:①不同气候带对稻瘟病抗性多样性的形成有显著作用;②穗颈瘟抗性多样性在热带和亚热带高,温带低,有随海拔的升高、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反之增大的趋势,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是稻瘟病多样性富聚区域;③稻区内稻类型复杂,稻瘟病抗性多样性就丰富,多样性与稻种类型息息相关。其结果为利用稻瘟病抗性多样性控制稻瘟病提供了依据。此外,通过对稻瘟病抗性多样性的分析研究,挖掘了289份值得研究利用的优异的稻瘟病抗性资源。

关键词: 稻瘟病抗性 资源 多样性 生态地理分布

云南野生茶树资源的多样性、利用价值及其保护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云南是茶树的起源地和多样性中心,野生茶树资源种类众多、分布广泛。野生茶树具有进化上原始、抗逆性强、含有特异的生化成分等特性,是重要的遗传资源。概述了云南野生茶树资源的多样性、利用价值及保护研究进展。

关键词: 野生茶树 多样性 利用价值 保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稻作资源特征特性及生态地理分布研究 Ⅶ.稻白叶枯病抗性资源的多样性分布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GIS、BioDiversity等技术分析了4062份云南地方稻种资源白叶枯病抗性多样性在云南不同气候类型和各类稻区的表现。结果表明,稻白叶枯病抗性与气候环境因素呈显著相关。稻白叶枯病抗性多样性从南亚热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热带→南温带→中温带逐渐减小,反之增大;随海拔的升高、温度的降低而减少,反之增大。亚热带是稻白叶枯病抗性多样性富集气候带。单双季籼稻区和水陆稻区的稻白叶枯病多样性高于其他稻作区,稻作复杂地区稻白叶枯病抗性多样性较高。发掘了198份值得研究利用的优异的稻白叶枯病抗性资源。

关键词: 稻白叶枯病抗性 资源 多样性 生态地理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羊肚菌居群多样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技术对分布于滇西北地区的3种羊肚菌(Morchella)的27个居群进行分析。11个随机引物在27个居群中产生243个位点,所有的位点都具有多态性。

关键词: 羊肚菌 居群 RAPD 多样性 滇西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在云南的发生分布及其遗传多样性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云南普遍发生的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China virus,TYLCCNV)进行分子鉴定.结果发现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在云南的发生非常广泛,其发生、分布与地理生态、气候类型有关,主要集中在滇中南的热带、亚热带气候类型地区.共获得20个TYLCCNV分离物的病毒全基因组DNA-A,和已报道的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云南分离物进行同源性比较,它们之间的同源性在89.2%~97.4%之间.同源性比较发现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DNA-A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布差异,地理和气候接近的地区同源性越接近.

关键词: 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DNA-A 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