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mulberry(模糊匹配)
106条记录
桑树绿枝扦插皮部生根过程的形态解剖学观察

蚕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品种育71-1的新鲜嫩枝为材料,采用立体育苗方法(发明专利号:ZL200710132106.7)进行扦插试验,观察绿枝插穗不定根发育过程的外观形态和组织结构变化,为探究桑树扦插皮部生根机制提供形态解剖学依据。试验组插穗扦插后10 d左右,在插穗基部切口至上方3 cm范围内的幼小不定根顶破皮层伸出,并形成根系,平均每株生根量达30~40条,与常规的桑树绿枝扦插形成愈伤组织的生根状况相比,其生根时间提前4 d左右,每株生根量提高3倍以上。解剖学观察发现,桑树绿枝插穗虽然具有潜伏根原基和诱生根原基,但试验组插穗的绝大部分不定根是由维管形成层的薄壁细胞诱导分化的根原基发育形成,属于皮部生根类型。

关键词: 桑树 绿枝扦插 皮部生根 形态解剖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蚕区33份桑树种质资源的桑叶枝总黄酮含量测定

蚕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云南省保存的鲁白桑、广东、鸡、长果桑、长穗6个种的33份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Al(NO3)3-NaNO2比色法测定桑叶枝中的总黄酮含量,筛选药食用途桑树品种的育种材料。33份桑树种质资源的桑叶总黄酮含量总体上符合正态分布,93.94%的检测样品的桑叶总黄酮质量比分布在10.00~35.00 mg/g之间,96.97%的检测样品的枝总黄酮质量比分布在2.00~15.00 mg/g之间,大多数桑树种质资源的枝总黄酮含量低于桑叶总黄酮含量。不同桑树种质资源间的桑叶枝的总黄酮含量差异显著(P<0.05);但基于6个种间以及地方品种和选育品种之间的比较则没有显著差异(P>0.05)。供试的33份桑树种质资源中,白桑种地方品种苍溪桑叶总黄酮含量最高,质量比为35.27 mg/g,长穗种地方品种普洱8的枝总黄酮含量最高,质量比为19.49 mg/g,这2个地方品种适合作为育种素材用于培育药食用途的桑树新品种。

关键词: 桑树种质资源 桑叶 桑枝 总黄酮 云南蚕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粉管通道和农杆菌介导植酸酶基因phyC对桑树的遗传转化

蚕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酸酶可以促进单胃动物利用饲料中的植酸磷。桑叶中的含磷量较高,培育转植酸酶基因的桑树品种有利于桑叶饲料的开发利用。构建含中性植酸酶基因phyC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0-phyC,利用花粉管通道结合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phyC基因导入红果1号×育2号杂交种子,1 301粒杂交种子经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和大田播种共获得154株苗,其中11株经PCR鉴定为阳性的phyC基因转化苗。该转基因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转化范围较广的特点,获得的转phyC基因桑树植株可作为饲料品种选育的素材。

关键词: 桑树 植酸酶 phyC基因 遗传转化 花粉管通道 农杆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桑树病虫害的农业防治技术

农业与技术 2014

摘要:桑树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和为害程度常因各地气候、土壤和生物及防治水平不同,往往在地区间或同一地区不同年份间存在很大差异。许多桑树种植者为了增加桑叶产量,往往使用化学方法进行病虫防治。这虽然短时间促进了桑叶增收,但是不利于以后桑树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从农业防治在桑树病虫害防治中的特点出发,就桑树病虫害的农业防治措施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桑树 病虫害 农业防治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瓜钝绥螨对桑园朱砂叶螨捕食作用研究初报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4

摘要:应用胡瓜钝绥螨对桑园朱砂叶螨的卵、若螨、雌成螨进行捕食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胡瓜钝绥螨对朱砂叶螨各螨态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圆盘方程,其对朱砂叶螨卵的控制作用强于幼若螨及雌成螨,a/Th分别为16.2909,3.1051,

关键词: 胡瓜钝绥螨 朱砂叶螨 捕食作用 桑园 Holling 捕食功能反应 圆盘方程 控制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7种杀菌剂对桑树及家蚕的安全性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CSCD

摘要:为明确桑园常用的杀菌剂在不同剂量下对桑树及家蚕安全性,评价了常用杀菌剂80%代森锰锌WP、70%丙森锌WP、80%戊唑醇WP、30%苯甲·丙环唑EC、50%百菌清WP、50%嘧菌酯WG和22.5%啶氧菌酯SC对桑树的安全性及药后不同间隔期的桑叶对家蚕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杀菌剂在4倍推荐剂量范围内喷施桑树后均未产生药害;除30%苯甲·丙环唑EC、50%嘧菌酯WG、22.5%啶氧菌酯SC在4倍推荐剂量药后3天出现中毒外,其他处理无明显中毒现象。家蚕取食80%代森锰锌WP、70%丙森锌WP和22.5%啶氧菌酯SC在4倍推荐剂量处理药后3天的桑叶后,其4龄未眠蚕率分别为23.44%、28.33%和53.70%,4龄和5龄龄期比对照延长0.5~1.5天,药后3天和5天处理的全茧量和茧层量显著低于对照,其他杀菌剂处理与对照对家蚕的影响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本研究的7种杀菌剂在桑园使用时,至少在药后7天后方可采叶喂蚕,特别是80%代森锰锌WP、70%丙森锌WP和22.5%啶氧菌酯SC应控制好使用剂量及间隔期。

关键词: 杀菌剂 桑树 家蚕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树EIN2基因的分离与表达

作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EIN2是植物体内乙烯信号转导的中心元件,负责将乙烯信号由内质网传递到细胞核中。本文通过检索桑树基因组数据,获得一个EIN2候选基因(MaEIN2),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表达分析。MaEIN2全长5614 bp,由7个外显子和6个内含子组成,包含3921 bp的CDS,编码1036个氨基酸残基。MaEIN2在进化树中与草莓、桃树等双子叶植物的EIN2蛋白关系较近,与单子叶植物关系较远。MaEIN2在老叶和成熟果实中的表达量分别高于在幼叶和幼果中,且随果实发育呈逐渐上升趋势,MaEIN2可能与器官的成熟衰老有关。选用乙烯利、ABA和NaCl处理桑树种苗,乙烯利能够促进MaEIN2的表达,而ABA和NaCl抑制MaEIN2的表达。本文为深入研究MaEIN2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桑树 MaEIN2 表达分析 乙烯利 ABA NaC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树TIR1基因的克隆及在组织器官和扦插生根过程的表达分析

蚕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的转运抑制应答因子1(TIR1)作为生长素的受体,在生长素信号的感知与转导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从鲁(Morus multicaulis)品种育71-1插穗基部的皮部克隆到一个桑树TIR1基因,命名为MaTIR1(GenBank登录号:KJ787017)。该基因ORF全长1 758 bp,编码585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质量65.438 7 kD,等电点6.31,含有F-Box结构域和LRR结构域,不含信号肽和跨膜区。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MaTIR1在桑树的果、雌花、叶、芽、茎、根中均有表达,在叶中的表达量最高,在根部的表达量次之,在雌花的表达量最低,推测该基因在各组织器官的表达水平可能与各组织器官行使的生物学功能有关;在桑树硬枝与绿枝的扦插生根过程中,MaTIR1在不定根原基形成期与不定根伸长期的表达量明显上调,提示该基因可能参与了不定根的形成。

关键词: 桑树 转运抑制应答因子1 基因克隆 表达特征 组织器官 扦插 不定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园及周边不同寄主植物粉虱种群鉴定

南方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桑园及周边不同寄主植物粉虱类害虫种类、分布,为桑园粉虱生物学基础研究及提高综合防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粉虱发生季节,采集云南蒙自市草坝镇桑园及周边的桑树、薄荷、丝瓜、辣椒、黄瓜、青菜、假柿木姜子等7种寄主植物上危害的粉虱样本,分别提取其基因组,利用线粒体mt DNA COⅠ基因片段标记,截取其代表序列679 bp片段与国内外代表性粉虱相应序列进行比对分析,鉴定危害不同寄主植物的粉虱种类。【结果】辣椒(LJ)、薄荷(BH)、丝瓜(SG)、青菜(QC)为寄主的粉虱种群与烟粉虱B型间遗传距离小于0.003,同源性大于97%,聚为同一发育分支;黄瓜(HG)、假柿木姜子(JSM)为寄主的粉虱出现种群分化:JSM1、HG2与烟粉虱B型间遗传距离为0.002,同源性为98%,并聚为同一分支,JSM2、HG1与温室白粉虱同源性为100%,并聚为同一分支;粉虱与各比对粉虱的遗传距离在0.234~1.372,粉虱作为独立分支存在。【结论】粉虱只危害桑树;桑园周边的辣椒、薄荷、丝瓜、青菜植株上粉虱种群皆为烟粉虱B型,而黄瓜、假柿木姜子植株上的粉虱为烟粉虱B型与温室白粉虱,两者混合危害。

关键词: 桑园 粉虱 寄主植物 种群鉴定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树嫁接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14

摘要:阐述了桑树嫁接的概念、机理,介绍了桑树嫁接技术,包括接穗的选择与贮藏、嫁接时期与方法选择、砧木与芽片切取、插芽嫁接及接后管理等内容,以期为农户进行桑树嫁接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桑树 嫁接 机理 接穗选择 简易芽接 接后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