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贮存过期油菜种子消毒方法的研究
《种子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以贮存 9a甘蓝型油菜品种 91 1 1 2 8的种子为试验材料 ,对 Hg Cl2 、Na Cl O、H2 O2 三种常用消毒剂不同浓度一时间处理的消毒效果进行了比较 ,找出了一种较佳的贮存过期油菜种子消毒方法 ,为油菜贮存过期品种资源再生与繁殖技术的研究作好了准备工作


贮存过期油菜种质的挽救
《植物生理学通讯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贮存 9~ 13a的油菜过期种质来说 ,种子培养方法较国际上常用的胚培养方法的挽救效果更佳 ,发芽率低于 5 %甚至已丧失发芽率的种质 ,在MS固体培养基上发芽率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接种后长出的幼苗健壮 ,挽救出的小苗采用试管快繁技术可使这部分种质重新具有种用价值


Ba~(35)SO_4同位素稀释分析法高精密分析菜籽(饼)硫代葡萄糖甙总量的研究
《作物学报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同位素稀释分析法可实现油菜籽硫代葡萄糖甙类物质总含量的准确定量测定。本文报道了 Ba35SO4 同位素稀释法准确定量测定油菜籽 (饼 )硫代葡萄糖甙总量的方法原理、实验步骤及相关的同位素高效率计数方法等 ,并讨论分析了其优缺点。实验表明本法具有很高的准确度 (用回收率表示 ,≥ 95 % )和精密度 (用 2σ%表示 ,高硫甙品种 <2 %、低硫甙品种 <5 .5 % )。其分析测试误差大大低于重量法、 Pd Cl2 分光光度法、色谱法等。本法适用于育种己定形品系(种 )的硫甙含量准确定量测定 ,也适用于为硫甙快速分析法建立“标准样”


云南地方油菜种质资源抗(耐)病毒病、菌核病和霜霉病的鉴定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1 CSCD
摘要:对云南油菜种质资源 317份的抗 (耐 )病毒病、菌核病、霜霉病进行鉴定研究 ,结果为 :云南省的地方油菜种质资源中虽无对病毒病、菌核病、霜霉病免疫的品种 ,但存在着高抗 (耐 )病毒病、菌核病和霜霉病的种质资源。其中 ,在芥菜型油菜中鉴定出高抗 (耐 )病毒病种质资源 11份 (高抗 3份 ,高耐 8份 )、高抗 (耐 )菌核病的种质资源有 3份、高抗 (耐 )霜霉病种质资源 1份 ;在白菜型油菜中鉴定出高抗 (耐 )病毒病种质资源 1份 ;甘蓝型油菜无高抗 (耐 ) 3类病的种质资源。云南省大部份油菜种质资源对 3类病的抗性为低感至高感 ,占油菜资源总数的 89 4%。


云南省优质油菜育种的研究进展及现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0 CSCD
摘要:自加拿大率先开展油菜品质育种后 ,世界优质油菜育种发展迅速。至今 ,云南省已育出适应本地生态条件种植的优质高产油菜新品种 17个 ,为云南省优质化油菜生产作出了贡献。综述报道云南省优质油菜育种现状、高产优质油菜开发利用前景。今后 ,云南省将加快优质油菜育种步伐 ,采用多种育种手段 ,努力与国际油菜品质育种目标接轨 ,提高油菜育种水平


云南油菜种质资源的品质鉴定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0 CSCD
摘要:对云南油菜品种资源 371份的含油量、7种脂肪酸的组成成份和硫甙含量进行测试分析 ,结果为 :云南省油菜种质资源中具有含油量较高的优异种质资源 ,含油量的高低与海拔高度有一定的关系 ,即高海拔地区油菜的含油量普遍较高 ;云南省地方品种中缺乏低芥酸 (<1% )和低硫代葡萄糖甙 (<30 μmol/g)的种质资源 ,优质油菜育种所需的低芥及低硫源资源只能从外引入利用


云南省地方油菜品种资源鉴定及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00
摘要:对云南省 317份油菜种质资源进行研究 ,发现云南省油菜种质资源大部分为极早熟和早熟品种 ,占云南油菜品种资源的 75 % ;同时也是高产种质资源和高含油量种质资源 ,且含油量与海拔高度有关 ,即高海拔地区油菜种质的含油量普遍较高 ;该省地方品种中缺乏低芥酸(<1% )和低硫代葡萄糖甙 (<30 μmol/g)的种质资源 ,研究结果为育种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科学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