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烤烟新品种PVH1452优质适产栽培技术筛选及模型构建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出烤烟新品种PVH1452优质适产的配套栽培技术。【方法】通过L27(313)正交试验,分析了施氮量、株距、留叶数和打顶时期等4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产量产值的影响,构建了最优回归模型。【结果】施氮量、(株距×留叶数)和(施氮量×株距)显著影响PVH1452品种的产量,(株距×留叶数)和施氮量影响显著产值,打顶时期对产量和产值均无显著影响,此时产量和产值包含了56.8%和45.7%的因变量变化情况。PVH1452品种产量最高的组合为施氮量6.5 kg、株距0.55 m、留叶数18片;产值最高的组合为施氮量6.5 kg、留叶数18片;筛选得到产量最优模型为Y产量=179.804+16.406 X_1+15.9 X_2X_3-13.961 X_1X_3,产值最优模型为Y产值=3 569.956+452.367 X_2X_3+441.883 X_1;其中,X_1为施氮量,X_2为株距,X_3为留叶数。【结论】构建的2个模型残差频率符合正态分布,能为PVH1452配套栽培技术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海拔地区红牙大戟引种栽培初探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 2016
摘要:目的红牙大戟原产于低海拔热带、亚热带地区,为扩大红牙大戟的栽培区域,将红牙大戟从低海拔地区引种到1 840 m的中海拔地区试种,初步开展了红牙大戟根的生物学特性及引种到中海拔地区栽培的生态适应性研究。方法采用红牙大戟不带根茎的根作为繁殖材料进行栽培,观察根上不定芽发生特性;分别于冬季11月和次年夏季7月引种红牙大戟,统计不同引种时期红牙大戟的保苗率;将红牙大戟栽培于粘土、红壤、50%红壤+50%粗砂,30%红壤+70%粗砂的基质中,统计不同栽培基质中红牙大戟的成活率;采用无覆盖、覆盖厚5~8 cm松毛、覆盖厚5~8 cm松毛+盖地膜三种不同覆盖措施保护红牙大戟越冬,统计不同保护措施下红牙大戟的保苗率;将引种栽培一年后的红牙大戟地下部分挖起,观察不定根发生特点并统计不定根膨大数量。结果红牙大戟不带根茎的根不能作为繁殖材料,生长季节引种红牙大戟有利于提高保苗率,偏砂性红壤最适宜红牙大戟生长,只要冬季土表层土温不低于2℃红牙大戟可以生存,红牙大戟膨大的侧根是增加产量的基础。结论中海拔地区在冬季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可以引种栽培红牙大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现代理念的兰花栽培与管理浅析
《科技展望 》 2016
摘要:兰花是一种观赏价值非常高的花卉,在我国具有非常悠久的栽培历史。从古至今,兰花在中国人的心中都具有高洁、典雅的特征,与"梅、竹、菊"统称为"四君子"。本文将从兰花的栽培与管理两方面内容进行论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传统蔬菜——臭参的栽培技术
《中国园艺文摘 》 2016
摘要:介绍臭参的植物学特征特性、分布区域和营养成分,并从选地、播种、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总结其栽培管理技术,为臭参的开发及栽培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