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335条记录
粳稻糙米钙含量QTL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十和田’为轮回亲本,‘丽粳2号’为供体,培育出糙米钙含量近等基因系下的重组近交系261个BC5F6株系,采用BSA法从遍布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600对SSR引物中筛选到1个与糙米钙含量有关联的SSR标记RM5536。进一步据其在水稻染色体上的位置,结合PCR找到了与糙米钙含量有关的3个SSR标记(RM5794、RM5362和RM12178)。用MAPMAKER/EXP3.0软件做出了这4个标记的连锁群,最后采用混合线性模型找到了糙米钙含量QTL位点。QTL分析结果显示:该位点位于1号染色体引物RM12178和RM5362之间,贡献率为9.62%,为新发现的糙米钙含量QTL位点,暂命名为qBRCA-1。并发现与糙米锶含量有关的QTL位点,其位于标记RM5362和RM5794之间,贡献率为3.93%。同时本试验首次从分子水平上验证了偏相关比简单相关更准确解释元素间的相关性。

关键词: 近等基因系 糙米 钙含量 BSA 混合线性模型 QT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B型清道夫受体基因的鉴定及系统发生与表达分析

蚕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B型清道夫受体(SR-B)是清道夫受体超基因家族成员,参与机体的脂类代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或保护、宿主免疫损害防御、凋亡细胞清除和细胞粘附等重要生命过程。基于家蚕全基因组数据,利用比较基因组学方法,鉴定获得了14个家蚕B型清道夫受体基因,这些基因分布在至少5条染色体上,其内含子的大小从几十到近万个碱基对。系统发生分析表明,14个家蚕B型清道夫受体基因分布在3个类群:第1类群中分布的9个基因和第3类群中分布的3个基因,分别与类群中其它昆虫的同源基因形成明显的直系同源关系;第2类群中分布有2个基因,此类群中不同昆虫的同源基因之间的进化关系较为复杂。EST数据和芯片数据分析表明,多数家蚕B型清道夫受体基因具有转录活性。RT-PCR检测结果显示,有8个家蚕B型清道夫受体基因在5龄第3天幼虫组织中表达,并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推测这些基因可能行使不同的功能。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诠释家蚕B型清道夫受体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家蚕 B型清道夫受体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系统发生 组织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柬埔寨农业研究体系概况

东南亚纵横 2010

摘要:文章在介绍近期柬埔寨农业政策、农业科研体系的研究内容、机构构成及相互联系等基础上,对柬埔寨国家农业研究体系进行综述,并提出云南省与柬埔寨进行农业合作的互补建议。

关键词: 柬埔寨 农业研究 国际合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蝉兰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植物名称金蝉兰(Cymbidium gaoligongense Z.J.Liu et J.Y.Zhang)。2材料类别种子。3培养条件(1)种子萌发培养基:MS+6-BA1mg·L-1(单位下同)+NAA5+活性炭1g·L-1+椰乳100mL·L-1;(2)芽和根分化培养基:MS+6-BA2+NAA0.5;(3)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冷水胁迫对云南粳稻育成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1个云南粳稻育成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冷水胁迫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以及品种耐冷性与农艺性状冷水反应的关系。结果表明,农艺性状的冷水反应不仅与品种有关,也与具体的农艺性状有关。冷水胁迫使株高、穗实粒数、结实率、单株产量和着粒密度极显著降低(P<0.01),穗长和剑叶长极显著缩短(P<0.01),剑叶宽度极显著变窄(P<0.01),剑叶与穗下节间的夹角极显著变小(P<0.01),一次和二次枝梗数极显著减少(P<0.01),有效穗极显著增加(P<0.01),而千粒重不因冷水胁迫发生明显变化(P>0.05)。相关分析表明,水稻成熟期综合耐冷性与结实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结实率又与株高和单株产量冷水反应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合考虑供试品种的耐冷性,云粳19号、云粳20号、云粳优1号和云粳优15号耐冷性较强,可作育种亲本利用,以提高水稻品种的耐冷性。

关键词: 粳稻育成品种 冷水胁迫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1个中国古老月季品种的核型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11个中国古老月季品种进行了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研究。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及核型分别为:匍匐红2n=2x=11m+3sm;金瓯泛绿2n=3x=14m+7sm;青莲学士2n=3x=8m+13sm;四面镜2n=3x=15m+6sm;一季粉2n=3x=13m+8sm;羽仕妆2n=3x=16m+5sm;桔囊2n=4x=15m+13sm;软香红2n=4x=18m+10sm;一品朱衣2n=4x=17m+11sm;紫红香2n=4x=16m+12sm;紫香绒2n=4x=21m+7sm。匍匐红、四面镜、软香红的核型为1A,一季粉、一品朱衣的核型为2B,其余品种的核型类型为2A。

关键词: 中国古老月季 染色体 核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保塘古茶园有机栽培技术研究

中国园艺文摘 2010

摘要:通过对云南保塘古茶园进行有机栽培管理,进行了免耕和耕作两种处理,在耕作中施用有机肥和经过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芟草;对茶园土壤分别进行了耕作前、后的养分分析,对茶叶蒸青样在耕作前后进行了常规分析和农残和重金属检测,对茶园害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前和试验后免耕处理和耕作处理的土壤有机质都增加;试验前和试验后免耕处理土壤磷含量增加,钾含量降低;耕处理磷含量减少,钾含量降低;茶叶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含量耕作比免耕处理的都有所增加;铜含量在处理前后分别为0.16和0.13mg/kg,均≤2mg/kg,铅含量在处理前后分别为6.1和6.0mg/kg,均≤30mg/kg;免耕茶园茶树上的害虫种类为23,耕作茶园害虫种类为19,两处理茶园优势种均为:假眼小绿叶蝉、茶蚜、蚧类、茶跗线螨、茶黄蓟马。耕作茶园害虫种类比免耕茶园害虫种类少。各处理茶园天敌都有蜘蛛、蜂。茶园耕作后害虫种类降低,数量减少。耕作茶园地表优势种为黑蚁和跳虫,天敌有蜘蛛。

关键词: 古茶园 有机茶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多样性控制魔芋及玉米病害试验

云南农业 2010

摘要:为持续有效控制魔芋、玉米的主要病害,富源县农技推广中心依据生物多样性控病原理,开展了魔芋、玉米病害控制试验。试验表明,利用生物多样性原理控制作物病害,效果显著,对提高农业效益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控制病害 魔芋 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节水灌溉技术对促进云南甘蔗增产的启示

中国糖料 2010

摘要:介绍了智能化灌溉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微灌技术、肥水耦合灌溉技术及其在甘蔗上的应用效应,展望了应用这些灌溉技术对促进云南省甘蔗生产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 甘蔗 节水灌溉 智能化灌溉 肥水耦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麻顶枯现象与原因的探究

中国麻业科学 2010

摘要:对大麻顶枯现象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不同熟期的大麻材料顶枯率表现为晚熟﹥早熟﹥极早熟,种植密度小的顶枯率﹥种植密度大的,有顶枯发生和没有顶枯发生的地块土样的测定结果显示,土壤中的大量元素差别不大,微量元素则差别很大,尤其以Na、S、Ca、Mg差异最大,有顶枯发生的地块土壤Na、S含量明显高于没有顶枯发生的地块,Ca、Mg含量则相反。

关键词: 大麻 顶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