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335条记录
普洱茶膏的制作工艺与评鉴

蚕桑茶叶通讯 2010

摘要:普洱茶膏是从普洱茶中萃取的精华,是云南历史上普洱"八色贡茶"之一,曾是清朝宫庭贡茶。清.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每年入贡,民间不易得也。"清.张泓在《滇南新语》中记载:"……普洱茶最粗者熬膏成饼摹印,备馈遗。而岁贡中亦有普洱茶膏,并进蕊珠茶。"在18世纪,欧洲的茶商就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滇龙胆资源家种后灰霉病发生与病原鉴定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10

摘要:目的探讨引起滇龙胆灰霉病的病原种类及滇龙胆资源家种后感染该病的病原鉴定。方法资源圃内以不同来源地居群资源为单位调查自然条件下的发病程度;病害标本进行常规组织分离、鉴定并验证。结果资源圃内所有居群资源均可感染该病,发病株率为47.4%~100%,居群受害严重度有差别。病害标本分离出两种葡萄孢属菌且通过柯赫氏验证。结论滇龙胆灰霉病由葡萄孢属的两种致病菌灰葡萄孢菌及另一短梗葡萄孢菌引起,滇龙胆是葡萄孢属的新记录寄主。

关键词: 滇龙胆 灰霉病 病原菌 葡萄孢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开远市东山片区3种桑园主要害虫及防治

云南农业科技 2010

摘要:开远市2007年发展蚕桑生产,主要集中在开远市东山片区的中和营镇、碑格乡和马者哨乡。随着这3个乡(镇)桑园面积的不断扩大,虫害发生也越来越严重,经调查有24种害虫危害桑树,其中朱砂叶螨、桑粉虱、桑蓟马危害较重,现将这3种害虫的形态特征、流行规律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茶DNA提取方法及分子鉴定研究(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0

摘要:[目的]为绿茶产品品质鉴定提供依据。[方法]以绿茶为原料,通过改进的CTAB方法来提取分离绿茶总DNA。并利用所得绿茶DNA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10个绿茶产品进行鉴定。[结果]所采用改进的CTAB微量提取DNA法,可以得到高质量的绿茶总DNA,1.0g茶样DNA含量在101~498μg/g之间,平均249μg/g。采用ISSR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ISSR标记能有效地区别不同的绿茶产品。[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绿茶分子鉴定技术提取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绿茶 DNA提取 ISSR 分子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云南元阳哈尼梯田种植的稻作品种多样性

生态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稻作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近年来,选育品种的大面积单一化种植,导致种植的稻作品种遗传基础狭窄,多样性下降,已经受到关注。然而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如元阳哈尼梯田,当地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已经保护了当地的水稻资源,高度的多样性依然存在。采用半问卷式和农村参与式评价方法(PRA),在村寨和农户两个水平,调查分析中国云南省元阳哈尼梯田种植的稻作品种多样性,尤其是当前仍在种植的传统品种的多样性,为稻作传统品种多样性农家就地保护提供典型范例。结果表明,在调查的30个村寨750户中,共种植135个具不同名称的水稻品种(组合),包括100个传统品种,12个杂交稻组合和23个现代育成品种;种植传统品种的面积占总稻作面积的56.2%;平均每个村寨种植9.7个品种,最多的达19个,最少仅4个;每个村寨至少种植2个传统品种和1个现代品种;种植最多的是传统品种"老粳糯",有12个不同村寨种植;大多数传统品种仅有12个不同村寨种植。有11个村寨(占的30个村寨36.7%)的所有农户均种植传统品种。在农户级水平上,有611户(占81.5%)种植传统品种;有391户(占52.1%)同时种植传统品种和现代品种,其种植传统品种与现代品种的面积比例平均为1/2;仅种植传统品种的有220户(占29.3%)。平均每户种植2.2个品种(组合),最多的农户种植5个品种,包括3个传统品种,1个现代常规品种,1个杂交稻组合。传统品种的丰富度,村寨平均为5.9,最高达12,而农户平均为1.541;传统品种的均匀度,村寨平均为0.670,农户平均为0.192;不同村寨种植传统品种的差异度平均值为0.702。其中太阳老寨、新寨村、欧乐、多沙和上马点等5个村寨传统品种的丰富度与均匀度均较高,在稻作传统品种农家保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村寨和农户水平,传统品种丰富度与均匀度的相关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0.627,0.925);村寨传统品种丰富度与农户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473);村寨农户年人均纯收入分别与村寨传统品种丰富度和农户数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r=-0.570,-0.370*)。在如此小的耕地面积(142.29hm2)上,当前生产上仍种植着如此丰富的稻作传统品种,实属少见。高度异质的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习俗是哈尼梯田传统稻作品种多样性种植的重要因素,建议将元阳哈尼梯田作为稻作传统品种多样性农家就地保护区。

关键词: 元阳哈尼梯田 稻作传统品种 多样性 相关分析 农家保护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AFLP技术鉴别不同地区的普洱茶晒青毛茶

食品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鉴别不同地区的普洱茶晒青毛茶,对31个来自不同地区的普洱茶晒青毛茶进行AFLP-毛细管电泳技术分析,一共得到426个可重复的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4.6%,聚类分析主要分为台地茶类、老树茶类等两大类。结果表明,采用以下方法可鉴别不同来源的普洱茶晒青毛茶:从典型的主要特征峰和染色信号的最高值和次高值来区别;从峰形图的整个形状来区分;与对照的峰形图比较来区分。表明AFLP-毛细管电泳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分子标记技术,能成功应用于不同区域普洱茶晒青毛茶的鉴别。

关键词: 普洱茶 晒青毛茶 AFL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加快云南咖啡产业发展的建议

云南农业科技 2010

摘要:云南省拥有热区土地面积8.11万hm2,其中咖啡宜植面积7.93万hm2,而目前种植面积只占宜植面积的32.34%,因此利用荒山荒坡推行间套种和实施退耕进行扩大咖啡种植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当前,云南省咖啡生产存在品种混杂、良莠不齐等问题;咖啡产业"育—繁—推"体系尚未建立,对产业良性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主要从咖啡产业发展趋势、咖啡发展前景、产业存在问题、产业需求等方面阐述加快咖啡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咖啡 产业 发展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西兰花雄性不育系杂交制种提高产量的关键技术

长江蔬菜 2010

摘要:西兰花又称青花菜、绿菜花,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的一个变种,原产于地中海沿岸,以绿色花球为商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栽培面积逐年扩大,现已成为人们喜爱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组植物花粉生活力测定及种间杂交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固体培养基法测定茶组植物10个茶种的花粉生活力。结果表明,10个茶种的花粉发芽率在9.2%~79.1%之间,其中,野生型茶树花粉平均发芽率为34.2%,栽培型茶树花粉平均发芽率为75.8%,各茶种之间花粉生活力存在显著差异。野生型茶树与栽培型茶树8个人工杂交组合的结实率在4.4%~22.5%之间,结果表明,以花粉生活力高的栽培型茶树为父本的杂交组合结实率高于野生型茶树为父本的杂交组合。

关键词: 茶组 花粉生活力 种间杂交

不同施肥量与施肥方法对优质水稻品质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二次正交旋转回归栽培试验,揭示了氮、磷、钾施用量对水稻内在品质蛋白质、淀粉、直链淀粉、粘稠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对蛋白质及直链淀粉的需求高时,可增加氮肥的施用量,适当减少磷、钾肥的施用量;当对淀粉与粘稠度的需求高时,可增加磷肥的用量,适当减少氮、钾肥的施用量。本试验可为实现不同水稻内在品质需求的栽培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 施肥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