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截杆高度对麻疯树生长的影响
《热带农业科学 》 2013
摘要:把1年生的麻疯树截杆成6种不同的高度,研究其对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截杆高度对株高、地径、冠幅和枝长增长量以及萌芽数、成枝率、枝粗、枝下高和不同长度的萌发枝数量都有显著的影响。综合这些指标来看,在实际生产中,把麻疯树幼树截成60或80cm高更为适宜,能使植株生长更快、更健壮,促进更多的侧芽萌发和成枝,并形成更合理的树冠结构。
麻疯树地理种源对比试验初报
《热带农业科学 》 2012
摘要:通过对14份不同地理种源麻疯树的对比种植试验,比较当年植株生长量及种子产量。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植株生长量和种子产量存在较大的差异,YD、QY-01、Tc002、002、007地理种源营养生长量较大,其株高达到176~192 cm,地径达7.43~8.52 cm,植株冠幅面积达到190 cm×190 cm;而REP-7、REP-3、REP-2、YS078、BC001地理种源种子产量较高,每亩种子产量达到18.18~29.36 kg。试验为进一步品种选育提供了研究材料。
云南怒族利用的农业生物资源及其传统知识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云南省怒江僳傈族自治州兰坪、贡山、福贡3县4个乡怒族村寨的农业生物资源及其传统知识或经验进行了较系统地调查、收集和整理。结果表明:在调查区怒族利用的农业生物资源共有24科、49种、121份,包括粮食、蔬菜、果树、药用4类,分别占收集样品的58.68%、19.83%、15.70%和5.79%;怒族利用这些农业生物资源的传统知识主要涉及食用、药用、文化宗教等方面,其中以食用和药用为主,在用途、用法上具有独到的地方,有非常明显的民族和地方特色。这说明农业生物资源不仅为怒族的基本生存提供了食物和药品来源,也在他们的宗教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刈割对干热河谷海狮苏丹草生长的影响
《草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海狮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为材料研究在留茬5、10、15cm条件下,其植株高度、分蘖及单位面积产量等的动态变化情况,并通过构造一年生苏丹草刈割株高生长线性模型来分析其单作群落植物个体生长情况与整体生物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一个生长周期内,不同刈割区海狮苏丹草单作群落的总生物量在一定范围内达到相对稳定状态;不同刈割时期内植株个体生长速率与生长潜力呈显著负相关,表明苏丹草单作群落个体有通过平衡自身生长速率与生长潜力的关系使群落总生物量在一定范围内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的倾向。
云南余甘子病虫害调查初报
《植物保护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云南地区余甘子病虫种类及危害情况,在2010-2011年对云南省12个地州市近20个余甘子资源主要分布区的余甘子病虫害进行了系统调查。记录危害余甘子的虫害14种,病害3种,在此基础上提出余甘子锈病、澳洲吹绵蚧、乌桕黃毒蛾、咖啡豹蠹蛾为当前防治的主要对象,并对主要病虫的发生、危害情况及其相应的防治技术措施作了概述。
膜荚黄芪与麻疯树的间种技术
《云南农业科技 》 2012
摘要: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又名小桐子、膏桐、假花生、南洋油桐等,属大戟科(Euphorbiaceae)麻疯树属。原产于中美洲,现分布于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热带地区,在中国的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等地也有分布。麻疯树是一种耐旱、耐贫瘠的多年生、多用途树种,除能增加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外,其种子、树汁在医药、化工、蛋白饲料等方面应用广泛。尤其是从其种子中压榨得到的粗脂肪混合物,经进一步化工转化可获得理想的环保型机械燃
元谋干热河谷辣木人工林地灌水后不同覆盖措施对土壤水分及辣木物候的影响
《水土保持研究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元谋干热河谷气候特点,2010年初步研究了旱坡地辣木人工林地灌溉后地表盖草和覆膜的土壤水分及其变化状况,研究结果得出:(1)在地面覆盖物作用下,无论是沙土、沙壤土还是黏土样地,耕作层0-20cm、20-40cm土壤水分高于未覆盖样株的土壤水分,辣木生育期比未覆盖提前。总体表明,盖膜土壤水分增加最多,在0-20cm土层,2龄辣木树10d的土壤水分高于对照1.2%~4.6%,幼龄辣木树(栽植8个月)10d的土壤水分高于对照1.8%~4.7%。其次是草覆盖,在0-20cm土层,2龄辣木树10d的土壤水分高于对照2.6%~3.4%,幼龄辣木树(栽植8个月)10d的土壤水分高于对照1.8%~4.6%。土层20-40cm下土壤水分变化较小。(2)由于土壤质地差异,无论是灌水量的多少与处理的不同,沙土蒸发均高于沙壤土,而且变化较大,沙壤土变化均匀,黏土较保水。深层土壤水分总体趋势是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加,增加幅度随之减少。
元谋干热河谷区海狮苏丹草引种与适应研究
《热带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对云南干热河谷典型区元谋引入的海狮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Hay-King)Stapf.]进行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海狮苏丹草生育期95 d,种子黑亮,平均株高220.0 cm,再生能力强;刈割后分蘖数增多,可达58个,具褐色中脉特性;在元谋干热气候粗放管理条件下,年可刈割3~4次,平均鲜草产量达81.16t/hm~2,干草产量达19.03t/hm~2;营养价值高,粗蛋白含量达17.64%;适口性好,可用于牛羊鱼等草食动物饲养。总之,元谋干热气候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产量,但其优良功能性状及生态功能在试验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元谋干热河谷豆科牧草的引种试验
《草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3-2006年元谋干热河谷对16个豆科牧草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参试材料中,除蝴碟豆(Centrosema pubescens)、大叶千斤拔(Flemingia macrophylla)和卵叶山蚂蝗(Desmodium ovalifolium)由于气候差异性不能结实外,其他牧草均能适应该地区种植。其中,银合欢属表现出产量高、叶量大、适口性好等特点。产量排列前3名的牧草为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K636、新银合欢和热研1号银合欢,干草产量分别为26 933.9、24 882.6和22 459.2 kg/hm2,羊对这3种牧草特别喜食。其次是提那罗新罗顿豆(Neotononis wightii),表现出叶量大、干鲜比低等特点,其干鲜比为0.27,茎叶比为0.73,羊对其特别喜食。卵叶山蚂蝗产量最低,茎叶比最高,其干草产量为920.8 kg/hm2,茎叶比为1.96,不适宜作该地区的牧草生产草种。克拉豆(Cratylia argentea)花期应注意防治害虫,提高结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