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家蚕(模糊匹配)
152条记录
12种杀虫剂用于桑树害虫防治对家蚕的残留毒性和安全间隔期

蚕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避免桑树喷施杀虫剂造成的家蚕农药中毒事件发生,选择常用的12种杀虫剂供试,在桑园喷施不同浓度的药液后,于不同时间采摘桑叶饲养3龄起蚕,调查各种杀虫剂对家蚕的残留毒性和安全间隔期,筛选出适合云南蚕区桑树害虫防治的杀虫剂。多杀霉素、吡虫啉、虫酰肼和呋虫胺4种杀虫剂按推荐使用浓度及其2倍、4倍浓度药液喷施桑树后对家蚕的残留毒性最高,3龄起蚕取食喷药后5 d的桑叶,72 h内100%死亡;灭多威、毒死蜱、吡蚜酮和阿维菌素对家蚕的残留毒性次之,3龄起蚕取食喷施推荐使用浓度药液后5 d的桑叶,72 h内死亡率超过12%;印楝素、苦参碱、辛硫磷和虫螨腈4种杀虫剂对家蚕的残留毒性较低,3龄起蚕取食喷施推荐浓度药液后5 d的桑叶少有死亡,且产茧性状也未受到明显不良影响。桑树喷施毒死蜱、印楝素、苦参碱、灭多威、虫螨腈、辛硫磷各浓度药液后11 d采叶养蚕,对幼虫龄期经过无影响。在养蚕季节,蚕区桑园及周边农田应禁用多杀霉素、吡虫啉、虫酰肼、呋虫胺等对家蚕具有高残留毒性的杀虫剂,但可用于冬季封园治虫。可选用印楝素、苦参碱、辛硫磷、虫螨腈等对家蚕残留毒性低的杀虫剂用于桑树害虫防治,在推荐浓度范围内的安全间隔期为11d;在推荐浓度范围内灭多威、毒死蜱、吡蚜酮等的安全间隔期为15 d,阿维菌素为20 d以上。

关键词: 杀虫剂 家蚕 残留毒性 安全间隔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莨菪内酯对家蚕中肠组织GSTs活性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2014 CSCD

摘要:【目的】探讨东莨菪内酯对家蚕中肠组织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性的影响,为桑园使用东莨菪内酯防治虫害的安全性及家蚕抗性品系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毒叶法对家蚕进行添毒,测定东莨菪内酯对家蚕中肠组织GSTs活性的影响,并通过离体抑制试验求出东莨菪内酯对GSTs的抑制中浓度(IC50)。【结果】摄食不同浓度东莨菪内酯(0.026~0.104 mol/L)处理桑叶的家蚕表现出相似的中毒症状(吐液和拒食),但在添毒36 h后中毒症状完全消失。相对于正常的家蚕,摄食东莨菪内酯处理桑叶后家蚕中肠组织的GSTs比活力呈前期降低、中期升高、后期降低的变化趋势。不同浓度(0.001~0.016 mol/L)的东莨菪内酯均显著抑制家蚕中肠组织离体GSTs活性,且抑制率随东莨菪内酯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东莨菪内酯对家蚕中肠组织GSTs的IC50为0.00474 mol/L。【结论】东莨菪内酯可抑制家蚕中肠组织GSTs活性。

关键词: 家蚕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 东莨菪内酯 比活力 抑制中浓度(IC5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致病菌与非致病菌诱导对家蚕抗菌肽基因defensinA/B的表达定量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4

摘要:在致病菌(Bacillusbombyseptieus)与非致病菌(Escherichiacoli)诱导家蚕后的不同时间,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抗菌肽基因defensinA/B在脂肪体中的表达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家蚕被注射黑胸败血芽孢杆菌致病菌和非致病菌(大肠杆菌)后的3、9、12h,检测到脂肪体中的Bm-defA/B的转录活性上调,

关键词: 抗菌肽基因 定量分析 致病菌 家蚕 诱导 PCR方法 荧光定量 大肠杆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种杀菌剂对家蚕的安全性评价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出对桑园褐斑病高效、对桑树及家蚕安全的低毒杀菌剂,选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25%丙环唑乳油、1%多抗霉素水剂和30%醚醇可湿性粉剂等5种药剂按常规推荐浓度及其推荐浓度的2、4倍在夏、秋2季分别喷施桑树,药后1、5、10、15、20 d观察其对桑树的危害情况,并采集药后5、8、11、14 d桑叶饲喂家蚕,进行上述药剂对家蚕的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2次喷施桑树均未对桑树产生药害。除30%醚醇可湿性粉剂375、750、1500倍液3个处理造成家蚕中毒、死蚕情况以外,其他药剂处理均未发现家蚕中毒现象。大部分药剂在药后5~11 d内采叶饲喂家蚕,未引起家蚕急性中毒死亡,但不同程度影响了家蚕的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药后14 d的桑叶对家蚕和茧质无明显影响。说明使用上述杀菌剂防控桑园病害时应严格按照推荐浓度使用,并以喷施药剂14 d为安全间隔期。

关键词: 杀菌剂 桑树 家蚕 安全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7种杀菌剂对桑树及家蚕的安全性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CSCD

摘要:为明确桑园常用的杀菌剂在不同剂量下对桑树及家蚕安全性,评价了常用杀菌剂80%代森锰锌WP、70%丙森锌WP、80%戊唑醇WP、30%苯甲·丙环唑EC、50%百菌清WP、50%嘧菌酯WG和22.5%啶氧菌酯SC对桑树的安全性及药后不同间隔期的桑叶对家蚕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杀菌剂在4倍推荐剂量范围内喷施桑树后均未产生药害;除30%苯甲·丙环唑EC、50%嘧菌酯WG、22.5%啶氧菌酯SC在4倍推荐剂量药后3天出现中毒外,其他处理无明显中毒现象。家蚕取食80%代森锰锌WP、70%丙森锌WP和22.5%啶氧菌酯SC在4倍推荐剂量处理药后3天的桑叶后,其4龄未眠蚕率分别为23.44%、28.33%和53.70%,4龄和5龄龄期比对照延长0.5~1.5天,药后3天和5天处理的全茧量和茧层量显著低于对照,其他杀菌剂处理与对照对家蚕的影响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本研究的7种杀菌剂在桑园使用时,至少在药后7天后方可采叶喂蚕,特别是80%代森锰锌WP、70%丙森锌WP和22.5%啶氧菌酯SC应控制好使用剂量及间隔期。

关键词: 杀菌剂 桑树 家蚕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抗病机制与防御酶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动物医学进展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家蚕与其他无脊椎动物一样,在长期进化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防御系统抵抗外界物质的入侵。病毒感染导致家蚕体内各种代谢发生变化,直接影响其生命力。酶作为推动生物体内复杂代谢活动不断进行的催化剂,已有研究表明,许多酶在家蚕受到病毒感染时其活性发生变化。论文根据目前的研究状况,介绍几种在家蚕抗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的解毒酶、免疫酶、消化酶等防御酶类,对两者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其在家蚕抗病应用研究上进行分析展望。

关键词: 家蚕 病毒 抗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溴虫腈在蚕桑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国蚕业 2014

摘要:介绍了溴虫腈的作用原理和特性、溴虫腈对桑树害虫的毒力和防治效果、溴虫腈对桑树和家蚕的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溴虫腈在蚕桑生产中应用的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 溴虫腈 桑树害虫 桑树 家蚕 残毒期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莨菪内酯对家蚕生长发育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CSCD

摘要:为明确植物源物质东莨菪内酯对家蚕的生长发育和经济性状的影响,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东莨菪内酯不同浓度药液对家蚕生长发育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东莨菪内酯4000、2000、1000 mg/L药液分别处理家蚕,其出现摆头、吐液等轻微中毒症状。用东莨菪内酯125~4000 mg/L药液分别处理家蚕,至5龄的累计死亡率为24%~80%,延迟了家蚕各龄期的发育。东莨菪内酯各浓度药液处理家蚕后对其经济性状具有显著性影响,其全茧量、茧层量、化蛹率和蛹体重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但对家蚕的茧层率不存在显著性影响。东莨菪内酯对家蚕具有慢性累积毒性,对其生长发育及经济性状造成显著性影响。

关键词: 东莨菪内酯 家蚕 安全性 生长发育 经济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蚕生产中血液型脓病发生原因分析与防控措施

蚕桑茶叶通讯 2013

摘要:分析了养蚕生产中家蚕血液型脓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对养蚕生产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家蚕 血液型脓病 原因 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现行品种“云蚕7B”白死卵发生原因分析

云南农业科技 2013

摘要:以2011年秋季生产发生白死卵的云蚕7B原原种卵圈(试验区1)、同批生产的无白死卵发生的云蚕7B原原种卵圈(试验区2)以及同期其他批次的无白死卵发生的云蚕7B原原蚕种(对照区)为试验材料,按蚕种繁育技术规程进行催青、收蚁、饲育、制种、保种处理,调查后代白死卵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试验区1和试验区2的白死卵卵圈发生率分别为50%和19.08%,卵粒发生率分别为8.01%和3.26%,且随着蚕种保护时间的延长,白色卵发生率持续增加,而对照区无白死卵发生,表现出云蚕7B发生的白死卵具有一定的遗传特性。

关键词: 家蚕 云蚕7B 白死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