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云南省新选育大麦品种(系)的旱地适应性初步评价
《农业科技通讯 》 2009
摘要:麦类栽培可分为完全靠降雨且不追肥的旱地麦和有灌溉条件并能根据需要追施肥料的田麦两大类型。大麦在云南省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畜牧业及啤酒工业的发展,云南省大麦种植面积发展较快。全省大麦种植面积从2002年的约40万亩很快发展到2008年的300多万亩,成为全国


利用SSR标记和产量对27份玉米自交系进行杂种优势群划分
《玉米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SSR标记技术对23份玉米自交系和4个测验种进行杂优类群研究。从117对引物中筛选出77对扩增带谱清晰且具有多态性的SSR引物,在供试材料中检测到398个等位基因变异,计算27个自交系间的遗传距离(GD)在0.1074~0.4380,平均0.2880。分析GD和产量发现,GD大于0.3100的组合具有明显产量优势,GD小于0.2880组合的产量优势较弱;根据分子聚群并结合产量和系谱来源分析,将27份自交系划分为3个杂种优势群A群、B群和C群。


MAE-分光光度法测定大白口蘑中总黄酮含量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采用微波辅助萃取(MAE)法提取、以分光光度法测定大白口蘑样品中的总黄酮含量。[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乙醇浓度、液固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等因素对微波辅助萃取法提取大白口蘑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对微波法与乙醇浸提法、超声波萃取法进行了比较。[结果]微波萃取法最佳提取条件:乙醇浓度60%、液固比40∶1、微波功率255 W、微波时间5 min。最优条件下,精密度和回收率试验所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24%(n=6),回收率在98.1%~103.7%。微波法优于乙醇浸提法和超声波萃取法。[结论]MAE-分光光度法简单、可靠,重现性好,稳定性好,可广泛用于各种食用菌中黄酮类物质含量的测定。


云南部分地区野生茶树资源调查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 2009
摘要:通过对云南省5个民族自治州(市)7个县16个自然村野生茶树资源调查,初步摸清了这些地区的野生茶树资源现状,以为云南野生茶树资源的研究、合理保护、利用提供参考。


甘蔗品种间蔗糖转化损失率差异性研究刍议
《中国糖料 》 2009
摘要:从甘蔗育种与生产结合的角度,就13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次阶段性总结,调查分析了不同甘蔗品种(系)在堆放3~5d内的蔗糖转化损失率差异性,对糖厂造成产糖量损失差异的重要关系,强调甘蔗蔗糖转化损失率品种间差异性研究利用的科技与经济意义,很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邦图有机肥在茶园中施用试验初报
《福建茶叶 》 2009
摘要:昆明邦图科贸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邦图牌有机肥,具有丰富的有机质,可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并且无污染、无公害,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N、P、K≥4%、pH值: 6.5-7.5、有机质≥30%、腐植酸≥10%、水分≤20%。为探索邦图


发展农村经济是拉动内需的长远之计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CSCD
摘要:在金融海啸引发全球经济危机、出口萎缩的当下,扩大内需已成为普遍呼声。具有巨大潜力的农村市场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和减少国际范围内经济危机影响的重要基础。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产业发展和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为扩大农村市场经济、拉动内需提供了有利的支持条件。因此,加快培育农村市场需求,增加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事业的基础投入,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消费水平,拉动内需,是保持经济繁荣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不二决择。


不同生态下云南稻核心种质孕穗期耐冷性状的表型多样性差异
《生态环境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504份云南地方稻核心种质为材料,在昆明自然低温平均18℃(冷害)和新平27℃(正常)条件下进行孕穗期耐冷性状的表型多样性生态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在3种生态环境下,云南稻核心种质11个耐冷性状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参数存在一定差异,总趋势呈现籼稻(Indica)不同环境间这3个特征值差异较粳稻(Japonica)明显;弱耐冷系统群差异较强耐冷系统群明显。(2)不同环境间11个耐冷性状Shannon-weaver遗传多样性指数存在明显差异,体现为正常环境高于冷害环境,粳稻(Japonica)高于籼稻(Indica),强耐冷材料高于弱耐冷材料。这种差异主要由剑叶长、穗颈长、穗下节长、1~2节长、穗长、主穗实粒数和结实率等7个耐冷性状差异所致。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核心种质 生态差异 耐冷性状 表型多样性


氮磷钾硼配施对油菜泌蜜量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试验方法,在影响甘蓝型中熟品种油菜泌蜜量的施肥诸因素中,选择氮、磷、钾、硼的施用量作为生产上的决策变量,以油菜的泌蜜量为目标函数,所得结果通过计算机数据分析,建立了二次回归数学模型。对模型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的分析结果表明,磷素和钾素是影响油菜泌蜜量的主要控制因子;根据试验结果筛选出油菜泌蜜量的最佳施肥方案N150 kg/hm2、P2O5126 kg/hm2、K2O157.5 kg/hm2和H3BO37.5 kg/hm2。


云贵高原马铃薯高垄双行标准化栽培技术
《中国马铃薯 》 2009
摘要:云贵高原大部分耕地位于低纬度高海拔冷凉山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生态环境良好,风速大,传毒昆虫少,是生产马铃薯的理想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