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立体栽培模式下三七种植土壤微生物、酶活特征及对农艺性状影响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廖沛然 1 ; 崔秀明 1 ; 蓝磊 2 ; 陈卫东 2 ; 王承潇 1 ; 杨晓艳 1 ; 刘大会 3 ; 杨野 1 ;

作者机构: 1.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昆明圣火药业集团珍稀药材繁育研究所

3.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三七;立体栽培;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农艺性状

期刊名称: 中国中药杂志

ISSN: 1001-5302

年卷期: 2015 年 40 卷 15 期

页码: 2915-29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立体栽培(3层)三年生三七种植土壤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其与大田土壤(对照)在酶活性、土壤微生物差异及对三七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立体栽培各层(下、中、上)土壤微生物浓度显著低于大田;土壤脲酶、蔗糖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均表现为从下层至上层逐渐升高,除各层中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外,上层及下层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立体栽培下三七各农艺性状指标均劣于大田栽培,3层中以中层长势最好,上层次之,下层最差。相关分析表明,真菌、放线菌及中性磷酸酶活性与三七农艺性状显著相关;土壤真菌和细菌浓度均与土壤相对含水量显著相关;放线菌和中性磷酸酶活性均与土壤p H和土壤相对含水量显著相关;脲酶和蔗糖酶活性与日最大温差呈显著负相关。当前研究表明立体栽培模式下土壤微生物比例失衡和土壤酶活性剧烈变化是导致立体栽培三七农艺性状劣于大田栽培夫的诱因之一。因此,改善立体栽培结构,从而使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接近大田土壤,为三七生长营造良好的土壤生态环境是保障三七健康生长的关键。

  • 相关文献

[1]三七连作障碍发生机理及消减技术研究. 杨建忠,官会林,刘大会,孙玉琴,韦美丽,王勇. 2016

[2]立体栽培三七的光温效应及对光合的影响. 王尧龙,崔秀明,蓝磊,陈卫东,李瑞博,王承潇,杨晓艳,刘大会,杨野. 2015

[3]有机肥和套种对干热区火龙果土壤微生物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李义林,李坤,李建查,潘志贤,史亮涛,刘小刚,方海东,岳学文. 2024

[4]魔芋连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杨敏,裴卫华,董家红,潘开华,吴德喜,余磊. 2018

[5]三七传统产区和新产区植株农艺性状比较及相互关系研究. 郑冬梅,王丽,欧小宏,郭兰萍,郝庆秀,刘大会,肖焱波. 2014

[6]平衡施肥及土壤改良剂对连作条件下三七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欧小宏,金航,郭兰萍,崔秀明,肖焱波,刘大会,黄璐琦. 2011

[7]栝楼棚架-丹参立体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刘伟,刘大会,史国玉,周洁,刘建华,王晓,赵红艳. 2014

[8]不同营养元素对三七生长的影响研究. 冯光泉,金航,陈中坚,段昌颜,崔秀明,孔令明. 2003

[9]三七种植土壤类型及产地的红外光谱鉴别方法研究. 杨春艳,刘飞,王元忠,李开毅. 2016

[10]三七连作障碍的研究进展. 刘莉,刘大会,金航,冯光泉,张金渝,韦美丽,赵振玲. 2011

[11]气相色谱法测定三七中苯醚甲环唑残留量. 张雪燕,吴文锐,毛佳,代雪芳,尹可锁,陈昱君,杨建忠. 2010

[12]土壤-三七系统重金属污染调查及相关分析. 陈璐,米艳华,林昕,刘大会,曾民,陈晓艳. 2014

[13]钾素水平对二年生三七全生育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杜彩艳,张乃明,包立,杜建磊,米艳华,陈璐,孔令明. 2018

[14]不同施钾水平对土壤速效钾含量和三七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杜彩艳,杜建磊,包立,汪泰,刘源,张乃明,杨明英. 2017

[15]根际-非根际土壤砷形态与三七根部砷赋存形态的相关性研究. 陈璐,米艳华,王云美,杜丽娟,和丽忠,李倩,王文治. 2021

[16]不同干燥方法对三七药材外观性状与内在结构及其品质的影响. 刘勇,徐娜,陈骏飞,杨野,肖红伟,雷咪,陈美兰,刘大会. 2019

[17]趁鲜切制加工对三七药材干燥速率和质量的影响. 刘勇,陈骏飞,徐娜,林伟国,刘义梅,陈美兰,刘大会. 2019

[18]红外光谱对三七及其野生近缘种亲缘关系研究. 李运,王元忠,杨维泽,杨绍兵,张金渝,徐福荣. 2016

[19]红外光谱结合判别分析对三七道地性及产地的鉴别研究. 刘飞,王元忠,杨春艳,金航. 2015

[20]FTIR结合SVR对三七总多糖含量快速预测. 李运,张霁,刘飞,徐福荣,王元忠,张金渝.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