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栽培稻种间杂种不育性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徐鹏 1 ; 陶大云 1 ; 胡凤益 1 ; 李静 1 ; 周家武 1 ; 杨友琼 1 ; 邓先能 1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作所

关键词: 亚洲栽培稻;非洲栽培稻;种间杂种;不育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000-2642

年卷期: 2003 年 25 卷 03 期

页码: 238-2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栽培稻种间杂种不育是从非洲栽培稻向亚洲栽培稻转移有利基因及利用栽培稻种间杂种优势的最大生殖障碍,为克服栽培稻种间杂种不育障碍以充分、合理利用非洲栽培稻的有利基因,1999年至2001年在海南三亚用9个梗型亚洲栽培稻品种与2个非洲栽培稻品种杂交的17个F_1组合,及与相应亚洲栽培稻回交的BC_1F_1为基本材料研究表明,F_1所有组合均高度不育,回交一代花粉育性也很低,为0%~5.75%;在群体较大的BC_1F_1组合IRGC 102203/IRAT216∥IRAT 216中选育性最高的1株(32.10%)自交得76株BC_1F_2,平均花粉育性为89.2%,之后种成76个BC_1F_3株系,每株系随机取1株自交至BC_1F_5,BC_1F_5的花粉及小穗育性基本正常,再随机取23个林系与IRAT 216测交,BC_2F_1的花粉和小穗育性均表现为半不育。说明这23个株系均带有来自非洲栽培稻亲本IRCC 102203的不育基因,不育基因同时作用于雄配子和雌配子,杂种不育的遗传模式主要表现为“单位点孢子体—配子体互作不育”,经一代的选择和淘汰,育性基本恢复正常。大规模的回交转育育性基因及回交高世代QTL分析(AB-QTL)以更好地研究杂种不育的遗传规律及克服对策的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

  • 相关文献

[1]栽培稻种间近等基因系杂种育性研究. 陶大云,徐鹏,胡凤益,杨友琼,李静,周家武,MontyP.JONES. 2002

[2]栽培稻种间近等基因系杂种育性遗传及其基因定位. 陶大云,徐鹏,李静,杨友琼,周家武,胡凤益,Monty P.JONES. 2003

[3]非洲栽培稻形态生理及与亚洲栽培稻种间育性研究. 杨江主,陶大云,胡凤益,杨桂芬,陶红. 1997

[4]栽培稻种间杂交改良云南粳稻品种研究. 徐鹏,陶大云,胡凤益,周家武,李静,邓先能. 2005

[5]栽培稻种间杂种营养优势研究. 胡凤益,陶大云,杨友琼,徐鹏,李静,周家武. 2002

[6]野生稻和非洲栽培稻抗稗草作用研究初报. 余柳青,徐正浩,郭怡卿,陶大云. 2002

[7]从分类和地理差异看亚洲栽培稻的耐盐性. 张尧忠,IDA,飞田哲,仙北俊弘,长峰司. 2000

[8]长雄野生稻黑壳基因的分子定位及遗传研究. 邓伟,周家武,李静,胡凤益,徐鹏,邓先能,王荔,陶大云. 2010

[9]亚洲稻(Oryga Sativa L.)分类的酯酶同工酶研究——兼论水稻酯酶同工酶基因表达的时空性. 才宏伟,王象坤,程侃声,张尧忠. 1992

[10]普通野生稻在水稻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邓伟,陈赟娟,李荣波. 2011

[11]水稻过氧化物酶基因OsPOX1遗传变异分析. 李程鹏,孙一丁,刘辉,曾千春,王炎炎. 2015

[12]长雄野生稻紫色柱头性状的遗传和基因定位研究. 陈志伟,邓伟,李飞,周家武,李静,徐鹏,邓先能,胡凤益,王荔,陈善娜,陶大云. 2010

[13]类重金属ATP酶基因序列遗传变异分析. 李程鹏,孙一丁,刘辉,曾千春,王炎炎,马继琼,杨奕,许明辉. 2016

[14]栽培稻种间育性S1基因桥梁亲本培育及分子验证研究. 栾鸭红,周家武,胡凤益,李静,徐鹏,邓先能,谭学林,陶大云. 2009

[15]甘蓝型与芥菜型油菜种间杂交后代DH系抗旱性评价. 原小燕,符明联,李根泽,王敬乔,魏生广,程德荣. 2015

[16]菜心和芥蓝种间杂交创制异源四倍体蔬菜种质. 吕凤仙,和江明,李崇娟,杨鼎,胡靖锋,杨红丽,兰梅,徐学忠,张丽琴.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