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建设世界作物园、保护未被充分利用作物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陶大云 1 ; 陈秀华 2 ; 李林 3 ; 杨雅云 4 ; 屈云慧 5 ; 杨芳 5 ; 罗雁婕 3 ; 万红辉 6 ; 李立池 2 ; 李露 2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国际农业研究所

3.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处

4.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5.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处

6.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关键词: 世界作物园;未被充分利用作物;可持续发展;诺亚方舟;气候变化;食物安全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23 年 035 期

页码: 71-74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一万二千年前开始出现的农业革命,驯化了动植物,为人类文明的出现带来了曙光,为城镇、社会分工、社会发展、文化文明出现奠定了基础。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2489种作物,中国有大约600种作物,说明大约80%人类文明的结晶——作物没有进入中国的大门为我所用,而当前中国粮食生产对外来作物物种的依存度仅60%,这些未进入中国的未被充分利用作物都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云南具有寒、温、热三带气候及现代科研体系,建有中国西南野生生物资源种质库、热带万种植物园及国家甘蔗种质圃等一批国家种质资源库(圃),应通过国际大科学计划、国际大科技工程、国际大科技网络引进中国没有的作物,开展国际联合研究,建设世界作物园,成为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诺亚方舟,为应对气候变化、食物安全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也是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科技发展的增长点、切入点、新内涵。

  • 相关文献

[1]西南地区红花龙胆分布格局模拟与气候变化影响评价. 沈涛,张霁,申仕康,赵艳丽,王元忠. 2017

[2]云南高原湖泊水葱克隆生长与有性繁殖特征及影响因子. 赵飘,刘振亚,王娜,牛孟莹,艾静,肖德荣,王行. 2022

[3]气候变化对野蔷薇全球分布影响的模拟. 杨舜婷,王慧纯,景维坤,王其刚,晏慧君,邱显钦,蹇洪英. 2024

[4]云南元谋不同海拔土壤微生物对车桑子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土壤特性的影响. 王雪梅,闫帮国,赵广,史亮涛,刘刚才,方海东. 2017

[5]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土壤肥料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刀琨,杨世品. 2018

[6]植物新品种保护与可持续农业. 王建军,陈于敏. 2003

[7]论科技创新在云南省热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及应用. 郭容琦,刘光华,罗心平,张林辉. 2010

[8]2种中国黑块菌的介绍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龙新华,王丽,李树红,余文艺,张小雷. 2014

[9]云南辣椒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钟利,刘发万,杨敏杰,张丽琴,秦荣,李卫芬. 2008

[10]云南农村沼气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江惠琼,张穆,唐志荣,陈良正,李兴丽,冯璐. 2009

[11]探讨云南省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 罗正宏. 2015

[12]云南中蜂示范基地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对策. 余玉生. 2011

[13]西南边境山区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以云南省瑞丽市为例. 张正清,朱春华,周东果,龚琪,岳建强. 2010

[14]RCEP框架下中国咖啡产业发展研究. 王之凡,芮艳兰,姚黎,李忻蔚,左艳秀,徐璐. 2024

[15]勐海县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周宋芳,陈剑锋,朱兴正. 2008

[16]谈勐海县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陈红伟,张俊,钟秀英. 2006

[17]依靠科技创新 推动云南茶业可持续发展. 陈红伟,张俊,王平盛. 2003

[18]发展名优普洱茶 振兴云南茶业经济. 浦绍柳. 2005

[19]陆良县块菌资源调查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朱建华,张小雷,王丽,苏开美,李树红. 2017

[20]依靠科技创新 推动云南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 张俊,王平盛,陈红伟.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