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间作带型、宽窄行与密植对玉米和花生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原小燕 1 ; 张云云 1 ; 符明联 1 ; 陆建美 1 ; 王建丽 1 ; 罗金超 1 ; 刘珏 1 ; 赵凯琴 1 ; 田正书 1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砚山县经济作物推广工作站;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关键词: 玉米;花生;间作;种植密度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8 年 11 期

页码: 2288-229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索适宜云南的玉米花生间作系统最佳种植模式。【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间作带型、种植密度及宽窄行种植方式对单/间作体系玉米花生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在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相对于普通匀垄种植模式,宽窄行种植均能提高单作玉米及花生产量,且对玉米产量促进效果更显著;玉米花生在不同的间作带型及不同的种植密度下,多数处理表现出明显的间作优势,合理的间作带型及适宜的种植密度是保证该间作优势的关键因素,其中玉米花生采用2∶4间作带型,玉米种植密度与单作相同(7. 69万株/hm2),宽行行距0. 9 m,窄行行距0. 4 m,间作优势最大;间作系统中的优势作物产量对总产量影响较大,不同间作带型及种植密度均能影响单/间作系统中玉米花生产量,且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影响更大,间作带型对花生产量影响更大,玉米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花生在2∶4间作带型产量较高。【结论】本研究筛选出玉米花生间作系统最适种植模式为玉米花生采用2∶4间作带型,玉米种植密度与单作相同(7. 69万株/hm2),宽行行距0. 9 m,窄行行距0. 4 m,花生密度比单作适当降低,可获得较高复合产量,间作优势最显著。

  • 相关文献

[1]间作带型、宽窄行与密植对玉米和花生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原小燕,张云云,符明联,陆建美,王建丽,罗金超,刘珏,赵凯琴,田正书. 2018

[2]施氮量对生育中期玉米花生单作及间作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原小燕,符明联,张云云,陆建美,王建丽,罗金超,刘珏. 2018

[3]玉米花生高效间作模式及适宜花生品种筛选研究(英文). 原小燕,符明联,王建丽,李根泽,冯光勇. 2014

[4]间作模式及氮、磷肥对玉米—花生间作体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原小燕,李根泽,林安松,王绍彩,王建丽,张云云,符明联. 2015

[5]辣椒花生高效间作模式及适宜花生品种筛选研究. 原小燕,符明联,王建丽,李根泽,陆建美. 2016

[6]不同种植密度对花生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葛再伟,杨丽英. 2002

[7]分室磷添加下菌根对滇池流域红壤间作玉米生长及磷素利用的影响. 付先恒,年夫照,谷林静,夏运生,张丽,徐刚,刘大会. 2015

[8]阳荷间作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徐杰,袁理春,石瑶,孙宏伟,张云波,周琼,宁德富. 2024

[9]玉米与大豆间作条件下不同茎叶处理除草剂的筛选. 赵银月,黄国贤,詹和明,代希茜,王铁军. 2017

[10]玉米大豆间作种植密度耦合数学模型及其优化方案研究. 代希茜,詹和明,崔兴洪,赵银月,单丹丹,张亮,王铁军. 2019

[11]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不同剂量除草剂的效果研究. 赵银月,耿智德,詹和明,代希茜,王铁军. 2014

[12]云南省适宜与玉米间作大豆品种的筛选与鉴定. 赵银月,黄国贤,詹和明,代希茜,单丹丹,王铁军. 2018

[13]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品种高产潜力研究. 管俊娇,肖植文,杨晓洪,张建华,张惠,王江民,刘艳芳,黄清梅. 2015

[14]云贵高原山区玉米品种高产潜力研究(英文). 管俊娇,张鹏,黄清梅,张惠,张运锋,王彦林,王宝书,张建华. 2015

[15]基于LCA的不同间作体系产量优势及温室效应研究. 耿川雄,任家兵,马心灵,龙光强,鲁耀,汤利. 2020

[16]甘蔗间作种植方式研究进展. 崔雄维,张跃彬,刘少春,郭家文. 2009

[17]不同问作物对茶树新梢营养元素的影响. 许燕,孙云南,肖星,汪云刚. 2012

[18]小麦、大麦与蚕豆间作对耗水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周绍松,李永梅,周敏,郑毅. 2008

[19]大麦/蚕豆间作对土壤水势的影响. 周绍松,李永梅,郑毅,周敏. 2009

[20]豆科与禾本科牧草间作的生长互作效应及对氮、磷养分吸收的影响. 张德,龙会英,金杰,樊博,赵秀梅,韩学琴.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